石在
发表于 2024-6-22 08:27
二十七、哈尼族年首扎勒特、吃扎扎节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六月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年首扎勒特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历时五、六天至半月不等。节日期间杀猪宰羊,舂粑粑,蒸黄糯米饭祭祀天地和祖宗,并宴请邻近村寨、民族的宾客。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粑粑回娘家献祖拜年。白日里开展荡秋千、摔跤、打陀螺、歌舞等娱乐活动。夜晚,在村边草坪上燃起篝火,各户抬来桌子,摆上酒肉、粑粑、水果等互相宴饭,充满友爱欢乐气氛。苦扎扎节打磨秋 苦扎扎节,也叫六月年,在每年农历6月中旬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孩子们追逐戏要,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锣鼓声、琴弦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群山间回荡,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按照哈尼人的规矩,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小伙子们在黎明前扛回来。他们一路唱着山歌,把秋杆抬到寨边的秋场,将一根木头栽进土里,顶端削细当轴心,然后再把长长的横杆从中间凿凹,架在上面。两边的横杆长短要一样,还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划伤手。下午,穿着绚丽服装的哈尼人摩肩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场,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长的传统习惯,先由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开秋",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以后,一对对、一双双的小伙子们、姑娘们轮流上去转。打磨秋是一项哈尼人充满情趣的体育活动,它要求磨秋两边的人数要对等,骑坐的人用脚蹬地面,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反复转动,悠悠荡荡。甩秋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围观的人也显得更加开心,人群不时发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喊声,为其加油助兴,气氛十分热烈。那些艺高胆大,身手不凡的小伙子,往往成了姑娘们爱慕的对象。夕阳西下,磨秋场上响起了一排清脆的枪声,通知人们前来唱歌跳舞,那些躲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聚拢来了, 老人和孩子也聚拢来了。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
石在
发表于 2024-6-23 08:06
二十八、怒族仙女节山林节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阿龙”。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相传几百年前,当地一位叫阿茸的姑娘非常聪明能干,她发明了飞跨怒江的竹篾溜索,不辞辛苦劈开了高黎贡山,为人们引出了甘甜的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阿茸姑娘的名字传遍了怒江两岸,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并且十分崇拜她。阿茸的美貌让可恶的头人起了坏心,想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躲藏到高黎贡山的山洞里。头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放火将阿茸烧死在山洞里。阿茸的死感动了上苍,丙中洛满山的杜鹃突然开放为之涕血。当地群众为了怀念阿茸,每年杜鹃花盛放的季节,都要举办仙女节活动。活动一般持续三天。每天早晨,怒族群众穿上盛装,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手捧一束束鲜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在鼓乐声中,朝拜者手持鲜花,绕着祭台和烧香台走一圈,再把鲜花插在烧香台的竹竿丛中,意为向仙女敬鲜花。之后,人们又回到溶洞里把滴下的水接住喝了,这就是喝“仙水”。祭山林节山林节:居住在云南省兰坪县菟峨区的怒族(自称“若柔”人)为祭祀树林而过的节日。节期一般在树木枝叶茂盛的六、七月间举行。祭礼时要阖族参加,并排除其他民族的成员。他们集中到山上一片被视为“神林”的树林前,由巫师主持,杀黑羊祭祀,求神保护森林,免除各种虫灾、火灾等危害,使林木长得树高干粗。祭毕,就地烹羊同享。有的祭山林在正月初四五举行,此项活动只限于男性参加,牺牲为黑羊。
石在
发表于 2024-6-24 08:31
二十九、其他民族节日布朗族年节、祭寨神、洗牛脚、山康节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山康节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第一天除夕,家家户户大搞卫生,杀猪宰牛,做“厄糯索”,也称黄粑。早上,各家最晚辈的人要把自家做得最好的饭菜送到老人跟前,并跪着请老人吃饭,祝老人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同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接受老人祝福。第二天元旦是最热闹的一天,各村均举行盛大的赕佛仪式和歌舞比赛,进行泼水狂欢等活动。第三天,人们进山举行祭拜仪式。最后,人们都到龙潭旧址载歌载舞,使往日寂静的山林热闹非凡。另外还有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阿昌族进洼、出洼、烧白柴、泼水节、耍白象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是主要宗教节日。此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进洼、出洼、烧白柴、泼水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春节和耍白象。耍白象。耍白象是阿昌族民间的一项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因耍白象需要一定的体力,所以在阿昌族民间,多把这项活动视为一项体育运动。在耍白象之前,先要用木料做一个木架子,再用竹篾编成象头、象身,上面裱一层白纸,再用白布做成象鼻子。整个白象有如一只真象大小。并在白象的肚子里还要装有各种机关和绳子,专供耍象的人操纵。耍白象时,要有四个人藏在象肚子里抬着大象,另一个人在里面操纵象鼻子的绳子和滑轮。鄂温克族敖包节米阔勤节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鄂伦春族篝火节“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赫哲族河灯节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石在
发表于 2024-6-25 08:12
门巴族望果节“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现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门巴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风俗,同时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民俗艺术文化。白族三月街民族节火把节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保安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保安族又被称为“保安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布依族六月六布依族居住在中国西南部,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农耕稻作活动中形成、以祭祀、歌舞为载体,集宗教、生产、文娱于一体。承载布依族文化的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着布依族丰富的稻耕、祭祀、礼俗、婚姻、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朝鲜族主要节日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元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在农历正月初五,寒食节在农历四月初五,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朝鲜族民间这五大节日,基本与汉族相同。达斡尔族黑灰日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及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黑灰节是达斡尔族最重要的节日,时间每年1月16日。相传达斡尔族先民契丹人就有“惊鬼”之俗。每年除夕之夜,契丹人俗认鸣铃、执箭、爆盐炉中、烧地拍魔、洒灰拒鬼,谓之“惊鬼”。故除夕之夜后即是阳刚日、一切妖魔鬼怪退避三舍。为避邪,人们就用除夕黑灰涂于面额,以图吉利。正月十六,勤劳的达斡尔人便要开始远出行猎或备耕工作。这一天,达斡尔人称之为霍乌都如,即黑灰节。清晨,每家长者都要早早起来,给每个人额上抹上一个黑点点。年轻人则手涂抹油的锅底黑灰,争相涂抹在对方脸上,以此互相取笑逗乐。这种抹黑娱乐,象征着吉祥,好事不断。
石在
发表于 2024-6-27 09:00
德昂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德昂族原名“崩龙族”。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德昂族祭龙最富情趣。旧时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旨在祈求平安与兴旺。德昂族则重在祈求风调雨顺,届时,德昂族全村老少要齐集一清水池边,宰猪杀鸡,祭司还要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龙,然后点烛燃香,进行祭拜。东乡族圣纪节开斋节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俄罗斯族复活节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复活节公历三,四月。基诺族新米节打铁节火把节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打铁节是基诺族传统节日,即过年。原意为大家打铁,准备生产工具,故名。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区。每年农历十二月内举行,具体日期不定,由各村寨父、寨母据气候节令择吉日而定。柯尔克孜族诺若孜节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
石在
发表于 2024-6-28 08:12
拉祜族拉祜年、火把节、月亮节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尝新节傣历十二月。拉祜族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庆祝丰收的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的,梨是象征青年男女幸福的日子开始了)摆在小篾桌上,拿到寨子后面祭山神的地方献月亮。在月光下,全寨大人小孩围着篾桌跳芦笙,庆祝丰收。黎族春节和三月三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三月三节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篮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打击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以歌会友,以舞传情,沉醉在幸福的爱河里,直到天将破晓,才会依依惜别,相约来年三月三再会。满族春节、元宵节、颁金节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命名纪念日,是全族性的“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石在
发表于 2024-6-30 08:41
仫佬族依饭节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依饭节农历十月,后生节农历正月或七月。普米族火把节、尝新节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等地。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日期不固定,有的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转山节主要是祭山神活动,普米族各村寨都有自己的神山,转山节这天,人们都身着节日盛装,携带丰盛的食品,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神山烧香祭祀,举行赛马、野餐等活动,以祈求山神护佑,人畜兴旺。还请喇嘛到神山设坛颂经,乞求神灵保佑。撒拉族古尔邦节开斋节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畲族乌饭节,分龙节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亦称乌饭节,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分龙节畲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十五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节日时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都与雨水有关。塔吉克族古尔邦节,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塔吉克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60%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农历三月间。
石在
发表于 2024-7-1 08:24
塔塔尔族撒班节 肉孜节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肉孜节,古尔邦节,开斋节均与伊斯兰教相同。仡佬族灯杆节,仡佬节,尝新节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少数老人通仡佬语。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土族七日会火神节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乌孜别克族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纪,逐渐形成民族。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裕固族送年节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剪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节日习俗。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春节农历正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石在
发表于 2024-7-2 08:39
三十、56个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1、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还有进洼、出洼、烧白柴、泼水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2、布依族: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牛王节。3、布朗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还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傣历六月中旬,一般为3天。4、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5、朝鲜族: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农历正月初五,寒食节农历四月初五。九月九老人安慰日。6、赫哲族:赫哲年农历正月初一。河灯节七月十五。7、回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8、基诺族:新米节(好希早)阴历九月,打铁节农历一月,火把节农历六月。9、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10、德昂族:泼水节农历四月十五。还有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祭龙节等11、东乡族: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与回族同。12、侗族:芦笙节农历六月至九月,侗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斗牛节农历二月,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七月。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13、独龙族:年节卡崔哇农历十月中下旬。14、俄罗斯族: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复活节公历三,四月。15、鄂伦春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篝火节6月18日16、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农历五月二十二。17、高山族:新年祭农历十二月。18、仡佬族:一年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依饭节农历十月,后生节农历正月或七月。19、哈萨克族: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那吾热孜节等与回族同。20、拉祜族:拉祜年(即春节)也叫扩塔节、月亮节。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尝新节傣历十二月。21、黎族: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22、傈僳族:收获节农历九月,澡塘节农历正月初三,过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刀杆节农历二月初八,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农历九月。23、珞巴族:旭独龙节藏历二月,隆德节藏历四月。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24、满族:二月二、颁金节阴历十一月十三,庙会农历四月。25、景颇族:目脑节农历正月十五。26、柯尔克孜族: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回族同,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27、达斡尔族:春节(阿涅)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六黑灰日,28、傣族:泼水节傣历六月六日,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29、苗族: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30、保安族,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回族同。31、纳西族:农具会农历正月二十,龙王庙会农历三月十五,火把节六月二十五,骡马会农历七月十五。七月二十五转山节,32、怒族:仙女节,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33、普米族: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农历七月十五。火把节六月二十四。34、土家族:祈禳节农历正月初三,农历二月二社日,牛王会农历八月初八,过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35、土族: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七日会庆祝丰收的狂欢节。 36、佤族:播种节农历三月十五, 取新火节,剽牛节,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新米节农历七,八月。37、维吾尔族:努鲁斯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肉孜节(即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回族同。38、乌孜别克族: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回族同。39、锡伯族: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次年正月初二。,抹黑节正月十六,西迁节农历四月十八。40、毛南族:夏至后的分龙节。农历五月的庙节,南瓜节农历九月初九。41、蒙古族:蒙古族新年农历正月初一,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马奶节等。 42、苗族:苗年节农历十月初五,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
石在
发表于 2024-7-2 08:39
43、门巴族: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节日与藏族相同
44、羌族:大年农历正月初一,青苗会农历三月十二,农历十月初一羌族年节。
45、撒拉族: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与回族同。
46、畲族:三月三亦称乌饭节,分龙节农历五月十五。
47、水族:卯节农历五,六月。端节(借端)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亥日。借额节农历九月,
48、塔吉克族: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农历三月间。巴罗提节伊斯兰教历8月15日。奇地前笛尔节三月。古尔邦节与回族同。
49、塔塔尔族:肉孜节,古尔邦节,开斋节与回族同。撒班节春播后,又称为犁头节。
50、瑶族:圣纪节与回族同,尝新节农历八,九月。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仁王节、赶鸟节。
51、彝族:。二月八, 歌节农历三月初三,十月年、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52、裕固族:春节农历正月初五,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
53、藏族: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54、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尝新、牛魂、等。
55、哈尼族:年首扎勒特十月节农历十月初一,六月新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吃扎扎(五月节),火把节,栽秧节。
56、汉族(众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