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0-11 15:18
《洛阳杂文2024》序 洛阳亲友如相问
自2011年以来,洛阳市杂文学会已连续编印了13本年鉴式的《洛阳杂文》年选,这本《洛阳杂文·2024》是第14本。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杂文年选编印得更艰辛、更令人赞叹。 2023年10月,洛阳市杂文学会换届,正当新一届理事会带领大家奋勇前进、开创洛阳杂文事业新局面时,杂文学会遭遇了灭顶之灾。2023年7月,刚上任不到半年的洛阳市文联主席把杂文学会“改革”为市作家协会杂文专业委员会。三个月后,又以“莫须有”的理由(他们给出的所谓理由一改再改,先后有“不知道开会说”“未报备材料说”和“误会说”,更有“杂文学会是抨击时政的,我们管理起来风险很大啊”的惊人之语),把成立刚刚三个月的洛阳市作家协会杂文专业委员会(洛阳市杂文学会)予以撤销。至此,洛阳市杂文学会这个全国成立最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市级杂文组织,被文联主席的一句话就置于死地。 洛阳亲友如相问,文联要断杂文根。 这不由地让人想起写出“洛阳亲友如相问”诗句的唐代洛阳诗人王昌龄之死。 安史之乱平定后,王昌龄致仕回乡,路过亳州。听说亳州刺史闾丘晓也是个诗人,便去拜会。一是报个到,二是开个路条。不成想这个亳州刺史是个嫉贤妒能、卑鄙无耻之小人,早闻王昌龄诗名,恨其名声太高,自己却默默无闻,一直忿忿不平。听说王昌龄要来拜会,开心坏了。心想,诗写不过你,整人你可比不过我。于是,当王昌龄恭恭敬敬递上手本时,闾丘晓扫了一眼,故意发难说:“好你个王昌龄,如今安史为乱,人皆南逃,你却北上,分明有投敌之嫌。”王昌龄反问道:“请问证据何在?”“证据?打几棍子就有了,给我大刑伺候!”师爷赶忙小声提醒,这样不妥啊,人家也是朝廷命官!闾丘晓鼻子一啍:“治世从法,乱世从权。这里天高皇帝远,我说了算,给我往死里打!”就这样,一代文豪王昌龄被这个酷吏活活打死。 这个世界上,总是时时刻刻会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总是会发生一些令人忿忿不平的事情。但对于杂文人来说,这些事件虽然性质很恶劣,但还不至于让我们绝望,因为杂文人有鲁迅为榜样,知道挣扎和反抗。就像尼采所言,一棵树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需要更深地扎入黑暗。那些行为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不能让这个恶劣的环境改变自己。 杂文人的挣扎和反抗,除了不堕落到埋头于蝇营狗苟,除了据理力争、敢于发声,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权势唱赞歌,更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凭实力展示自己,用作品呼唤人间正义和良知,用真善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这一年,洛阳市杂文学会整体创作劲头持续高涨,累累硕果让人不敢忽视。 例如,全国唯一的杂文期刊《杂文月刊》,每期都有洛阳杂文学会会员新作,从不间断。在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河南省杂文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洛阳杂文团队能征善战,异彩纷呈。全国性的杂文大奖赛活动上,洛阳作者也能暂露头角,载誉而归。 再如,李向伟的作品继亮相众多“中字号”报刊后,又荣登《人民日报》副刊。邓世太的文集《遥望故乡》、刘彦卿的专著《千年甄庄》先后问世。 又如,由洛阳市杂文学会和偃师区共同主办的《车轮上的洛阳》票证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布展精细,效果显著,先后迎来了洛阳市党政主要领导光临现场参观指导。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这本《洛阳杂文·2024》。 这里汇集了洛阳杂文学会65位作者的65篇作品,既有大家熟悉的老面孔,杂坛大家,又有初出茅庐的文学新秀,还有两位在校的大学生。阅读这些作品,不仅能看到洛阳杂文创作的整体水平,更能感受到洛阳杂文队伍的那股力量和魅力。尤其是那些贴近现实、为社会进步发声的文字,如王少华的《“不含中国成分”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邓世太的《补证人员需补“正”》,孙建邦的《试把“文革”同“那十年”分开说说》,杨培放的《思想自由的花最美》,陈晓辉的《领导夫妻吵架,全城百姓遭殃》等篇什,用批判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正视苦难,面对贫穷,展示黑暗,揭露不平、不公等社会问题,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抨击时弊(不是某人说的“抨击时政”),留下人间清醒。就算无人听见,这个发声也是必须的,其回声也将激荡久远。 这一年,洛阳杂文的外部环境在继续恶化,杂文创作的平台愈加逼仄,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更加不易,杂文人一不留神就将自己活成了异类。尽管一路风沙一路泪水,但洛阳杂文人并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依然在默默地坚守。只有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的人,才会有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洛阳亲友如相问,杂文自有后来人! 因此,当向伟会长把《洛阳杂文·2024》书稿发给我,嘱我作序时,我真是感慨万千。 这里,我只想由衷地抒发一下我的心声—— 2024,向洛阳杂文坚守者致敬!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0-11 15:21
刘彦卿,河南省杂文学会执行会长。
灌吾园
发表于 2024-10-12 08:34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0-11 15:18
《洛阳杂文2024》序 洛阳亲友如相问
自2011年以来,洛阳市杂文学会 ...
这个时代更需要杂文,孤勇者。“暂露头角”似为“崭露头角”笔误。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10-12 08:57
洛阳杂文作家铮铮风骨续写着洛阳杂文故事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0-12 11:02
《洛阳杂文2024》后记 前段时间,给《杂文月刊》推荐了一篇洛阳作者的杂文,通常,主编会简单地回复是否采用,这次却多说了两句:“稿子很好,又是一个优秀作者。洛阳真是卧虎藏龙。”最后的这句话,让我高兴了好久。因为,这是对全国杂文创作状况熟稔于心的知名杂文刊物主编,站在全国的高度,对洛阳杂文创作队伍作出的评价,不能不说份量十足。 这些年来,洛阳杂文创作水平持续走高。在全国顶级报刊发表作品的杂文作者名单不断变长,2023年3月,更是创造了同期《杂文月刊》,四人联袂上榜的纪录。全省乃至全国杂文高地的内涵正在进一步夯实,洛阳杂文创作百花齐放的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四十年的辛勤耕耘,在先后四任会长持续接力下,洛阳杂文迎来了厚积薄发,正在不断结出硕果。 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因为人为的原因,洛阳杂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今年的年选要不要出、怎么出?颇费踌躇。 我们想到,洛阳杂文创作队伍靠什么凝聚?洛阳杂文创作的土壤靠什么肥沃?不正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举办征文大赛、举行采风活动、开展作品研讨、每年编印年选吗?尤其是从2011年起就开始的,面向洛阳杂文作者征集作品、编印年选的活动一直持续到2023年,从未间断过。许许多多杂文作者通过年选征稿找到了杂文组织,加入了杂文队伍;许许多作者通过多年征文大赛的磨砺,风头更劲,水平更高,在全国杂文界崭露头角。 所以,我们觉得,越是在当前困难的情势下,杂文年选的编印工作越是不能中断,不但要搞,而且要搞得更好。这是责任,也是这一时期杂文人应该有的担当。 当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给征稿留下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天。让人欣慰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65名作者惠寄的稿件,而且质量大多很高。作者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有大学生,也有90后——他们是洛阳杂文的新生代,也是洛阳杂文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欣喜地看到,洛阳杂文队伍仍然传承有序,生机勃勃。 还需要特别提出,今年收到了两篇特别的稿件,一篇是《往事并不如烟》,另一篇是《不能忘却的记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杂文,篇幅也长,仍然收在年选中,作者秉笔直书,并未多加评议,想必大家也能从中读出杂文的味道。 尽管在征稿启事中已经注明了征稿范围,仍然收到了不少外地作者的稿件,其中不乏大家名家,因为年选容量的原因,未予收录。致歉,并致谢。 王少华老师对本书作了精心编校,在此致谢。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10-12 21:10
凝结着编辑们的心血!向各位致敬!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10-12 21:37
杂文精神本来就是磨砺出来的。眼前有这么一个人物作为观照点很难得的。“砭痼弊常取类型”嘛!写杂文的作者,老是从老远的地方找对象,比如俄罗斯和乌克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特朗普和哈里斯,多少光年距离的外星人,几千年的皇上等等等等,结果自己活的地方空气污染的让你很憋气。所以,我把当前洛阳市杂文学会会务会议组成人员看成是洛阳文学艺术界一拨勇士!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0-14 08:53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10-12 21:37
杂文精神本来就是磨砺出来的。眼前有这么一个人物作为观照点很难得的。“砭痼弊常取类型”嘛!写杂文的作者 ...
说得很好,同意楼上意见!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0-14 08:55
这个人、这件事,将作为杂文题材,被继续写下去。然后,会成为中国杂文史和洛阳文学史的一部分。
平常人
发表于 2024-10-14 09:07
这个序言写得好!摆事实讲道理,把肆意弄权的的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