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草 发表于 2024-7-17 21:08

2014年11月29日,“董高生作品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前排左起:金正新、宋继敏、赵元惠、董高生、黄秉忠、
宋宗祧、刘彦卿、李杰
中排左起:张华、张娟娟、鲍莹柯、张江涛、邓世太、
霍华民、杨丽秀、马军、刘丽平、杨培放
后排左起:余子愚、查文科、李焕有、张迪华、沙草、曾庆龙、闫迎建、孙瑞、李向伟、李振宇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7-18 10:09

董老师为人耿正,嫉恶如仇,眼界开阔,思考深遂,杂文也多铮铮之声!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7-19 12:02

散文小屋 发表于 2024-7-17 20:55
咱再发一篇杂文
侃侃丑书书法家换届



咱的文章写的好啊!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7-19 16:31

散文小屋 发表于 2024-7-17 20:55
咱再发一篇杂文
侃侃丑书书法家换届



您是董老师吗?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7-20 07:05

散文小屋 发表于 2024-7-17 20:48
曾经有一篇杂文入选洛阳杂文学会出版书籍

动物园的瞎想


咱这趟动物园收获超值!使咱,也帮助读咱这篇文字的人进一步认识到,那些会飞的、会咬的进了动物园才是幸福满满一族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7-21 07:14

黄秉忠诗写董高生
常用笔名曰洛人四本人生造诣深评论国是民为本藏否人物重品贞修身最难是中庸判断是非思辨真多读多看听问走五多求知度光阴人物大小等同看两不处世少知音为人低调广交游博学多才擅诗文无奈疾病摧健体行动不便特艰辛难得意志坚如钢著书立说足等身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7-22 16:14

   杂文月刊副社长赵永兵(阿福)去年来洛阳考察洛阳杂文学会情况,期间,自行到洛阳老城街上喝了不翻汤,回去后有感而发,写下《生活就像不翻汤》,2024.07.21发表在《讽刺与幽默》。
不翻汤遍布洛阳大街小巷,名字听起来像丈二的和尚。不翻其实是绿豆小饼一张,饼薄烙时无须翻面底朝上,白胡椒、香醋、盐碗底放,豆皮、粉丝、海带碗中藏。不翻薄饼盖在所有配菜上,撒一把嫩韭菜浇一勺热汤,不翻汤主打一个酸辣鲜香。生活就是这样:过日子是拼接琐碎的日常,有甜言蜜语也有恶语相向。甜言蜜语时尽情翻新花样,恶语相向时最好不翻旧账。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7-23 09:58

      《一个老新闻人的杂文情缘》(作者刘彦卿)读后感      王子厚,资深新闻人,为人厚道,人情练达,明智处世,广结人缘。他主政《洛阳日报》期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杂文衰微日甚,所有报刊纷纷撤销杂文专栏丶不发杂文的形势下,继承前任总编重视杂文醒世传统,对一版的《河洛话廊》丶二版的《街谈巷议》丶副刊的《洛浦漫笔》办得风生水起,发稿频率不减,刊登了大量来自本市乃至全国各地杂文作者的优秀作品。据我记忆,日报三个主要杂文栏目撤销都比全国大小报刊晚得多,一版《河洛话廊》最后一期发到2000年12月7日,二版《街谈巷议》最后一期发到2000年12月8日,副刊《洛浦漫笔》还坚持到2010年12月10日发最后一篇稿后才撤销。比全国各地报刊晚撤销十多年,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可见子厚等一班新闻人对坚守杂文阵地的胆识和毅力。聊感欣慰的还有,上迷三个专栏都是以本人的拙作收尾。1993年创办《洛阳晚报》时,全国杂文的萎缩势头已锐不可当,大小报刊都不刊发杂文了,子厚却特意从《大河报》社借来思想锐利,对杂文情有独钟的马云龙主持晚报编采事务,当年的晚报一版《今夕谈》丶文艺版《津桥夜话》活跃非凡,为广大杂文作者开辟了宽广的作品发表阵地,对洛阳市乃至全国的杂文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对当时的社会與情产生过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7-31 11:03

洛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李向伟创作的以伊川县为题材的散文《在荆山和伊河之间》,发表在《人民日报》2024年7月31号“副刊”“我与一座城”征文栏

孙建邦 发表于 2024-8-1 10:18

洛阳市杂文学会欲摧弥坚。不用开会,不谋而合,相向而行,团队精神凸显。这是我混迹于“文坛”(文艺界习惯讲还有这么罐子)以来,看到的一个现实的文化团队的文化自信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洛阳杂文故事(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