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5-2-25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洛阳
天津桥畔,诗星交汇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洛阳城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洛水穿城而过,水波荡漾,天津桥横跨其上,连接着洛阳城的繁华两岸。这座桥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见证着往来的匆匆岁月,也即将见证一段诗坛佳话的开篇。
李白,这位早已名满天下的诗仙,一袭白衣胜雪,腰间佩剑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不羁。他刚从长安游历归来,沉醉于洛阳的锦绣山河,每日在城中肆意挥洒豪情。而杜甫,彼时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怀着对诗歌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洛阳。他听闻李白的大名,心中满是敬仰,渴望能与这位诗坛巨擘相见。
命运的丝线悄然缠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杜甫漫步在天津桥,目光被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子吸引。只见那男子身姿挺拔,面对洛水,高声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迈的诗句让杜甫心中一震,他断定,此人正是李白。
杜甫快步上前,恭敬地作揖:“可是太白先生?晚生杜甫,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李白转过身,看到眼前这位年轻后生,眼中透着真诚与热忱,不禁哈哈大笑:“原来是子美,早闻你诗才不凡,今日在此相遇,实乃缘分!”
二人相谈甚欢,倚靠着天津桥的栏杆,俯瞰着洛水悠悠。李白谈起自己的游历见闻,从长安的繁华宫廷到塞外的雄浑风光,言语间满是对世间万物的热爱与洒脱。杜甫则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他的谦逊好学与独特思考,让李白也不禁点头称赞。
谈及诗歌,二人更是兴致勃勃。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如同天马行空,不受拘束;杜甫则注重写实,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融入诗句之中。他们交流着创作的灵感与心得,从格律技巧到情感表达,思维的火花在言语间激烈碰撞。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天津桥上,为二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洛水波光粼粼,似在为这场相遇而欢歌。李白提议到前边董家酒楼饮酒赋诗,杜甫欣然应允。他们在桥边的酒肆中,举杯畅饮,李白先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随即应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句饱含深情与壮志的诗句,在酒肆中回荡,引得旁人纷纷侧目。
这一次天津桥畔的相会,开启了李白与杜甫之间深厚的情谊,也成为唐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诗歌,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在大唐的天空中交相辉映,照亮了后世无数人对诗歌的热爱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