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冬日取暖的事儿 4 m+ j0 _" C3 N" a
文/微澜 掌上洛阳有篇《古人过冬那些事儿》的文章。文中讲了“烧地卧土、北方大炕、宫廷地暖”的故事。这种取暖方式,可谓现代火炕、地暖的“老祖宗”,古人称“烧地眠,炙地卧”,也作烧地卧土。 看,古人有多聪明。“落难公主发烧,烧得迷迷糊糊,梦中频频喊冷。侠客架起柴火,把火烧旺,再移除火堆,将公主挪到烧过的土地上。” 读着读着,20世纪60年代咱老百姓过冬取暖的事儿浮现眼前。那时,人们的日子不宽裕,取暖的方式也很简单。 农村的夜晚很冷。人们就在堂屋里拢上一堆火,点一盏煤油灯,妇女们纺花纳鞋底,男人们剥玉米,孩子们伸着小手烤火……有时被烟熏的眼流泪,有时被呛得直咳嗽,有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暖气屋子?! 晚上睡在铺上厚厚谷草的木床上,把头缩进被窝里,两头睡人,相互取暖,棉衣搭在被子上。有家的被子上压着装满麦秸的草铺盖。在缺少棉花的时代,农人们想出的土办法。 那时的大人孩子,大多穿空心棉衣,没有衬衣,更没有毛衣、保暖衣。穷人也有穷办法,男人腰里拴绳子,裤脚打个绑腿。女人和孩子们有直筒暖袖,套在手脖子上,不钻风,护手背,不耽误做事情。老人戴的暖袖是用黑蓝粗布做的。也有年轻女子的暖袖,选用好看的花布做的,漂亮保暖。不干活时,两只手从俩头伸进一只暖袖里,那画面至今还留在脑海里。 老百姓有时会在街边拢堆火,随手拾点软柴火,捡点硬柴火,或搬来了一个树根。火堆边围着好多闲人,大家天南海北,家长里短,戏曲电影,胡喷乱侃,嬉笑逗乐,相互开涮。有人说野地烤火一面热;有人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人说某某某喜欢谁谁谁,就像是野地烤火一面热……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话掉不到地上,就是掉地上了,会有人赶快拾起来。然后哈哈大笑一阵,又有了新的话题。 我们家在部队大院住过好多年,公用的水管在院子里共用,厕所是公共厕所,砖瓦平房四下透风,冬天冷得很。政委的爱人是东北人。她说,在东北是外边冷,在河南是屋里冷。 政委爱人把自家的床,让匠人改成了火炕。没到过东北的家属们很是稀罕,都到她家参观。她把住室的三分之一处,三面环墙用砖垒成土炕,面上贴花纸,边上镶实木,在墙外留口烧柴火。既暖和又干净。可是,家属们没人跟着学,我们还按当地的习惯过冬。 关于取暖的事儿还有很多,比如,老百姓把砖头烧热用布包住放在被窝里暖脚;用输液瓶灌热水暖被窝;把小孩放在灶台上取暖;奶奶妈妈们把孩子们冻成红萝卜的小手放自己的怀里暖和;把婴儿揣在大襟棉袄里取暖;老人坐在背风的地方晒太阳等等。 后来,人们在屋里生个煤炉子,安个烟囱,坐上水壶,冒着热气。在炉盘上烤花生,烤红薯,烤馍片……到了饭点,做一锅热腾腾的糊涂面,那日子过得也温馨自在。 如今,冬至已至,气温下降。遂开启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模式。可我们不怕,出门有厚棉衣,车里有暖气,办公有暖气,商场有暖气,回家有暖气……恒温保暖,干净舒适。 是啊!古人的取暖,旧时的取暖,现在的取暖,不时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无不呈现着时代的印记! 9 x P1 `. h- E3 T
) `; D, }* z' M P: u) O4 K, E$ N. @3 l+ x; k: l9 |) l. T
& M% Q5 p( Q3 f# U1 V1 F2 F7 O5 ]: t* C3 n: \, a4 ?7 Z
! \, P, d* W' \- x" L# z k, ]. S6 |' a- W# @( l# [
0 G# Y, N. D) n$ `. g9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