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杂文,让洛阳更美好——2020年8月,洛阳市文联“文艺百花”发表刘彦卿文章
, z0 l' {$ S7 z: j2 E
5 `! `2 ]0 V6 x/ |6 m
& {- V/ I. g: X* v 河洛大地,源远流长,群星璀璨,人才辈出。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承河洛文化、黄河文化,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出精品、出人才,我们开设专栏:“文艺百花”,搭建交流平台,以期发现推介更多文艺人才,努力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 本期为大家推荐的是刘彦卿的《杂文,让洛阳更美好》。5 S5 H9 k Y# L d0 b$ S$ Q
& T6 w' z2 E: X/ l: s
杂文,让洛阳更美好 作者:刘彦卿
5 [8 j- V6 B+ T4 n3 s 01杂文,让一座城市成为网红 几年前,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换届,新任会长蒋元明先生在第一时间来到洛阳开展调研。蒋会长坦言,洛阳在他心中有很多令他着迷的东西,尤其是“洛阳杂文”。 多年来,河南省杂文学会前后几任会长,都把洛阳视为中原杂文高地,对洛阳偏爱有加。去年年底,河南省杂文学会换帅,新任会长张丙辰先生首先想到要在洛阳举办活动。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个活动直到今年6月中旬才落实。活动当天,在张会长的带领下,河南省杂文学会一行10余人兴致勃勃地赴洛阳开展调研活动。与会者对洛阳的杂文创作发展啧啧称赞,把洛阳称为“网红”城市。在他们心目中,洛阳这座城市因为杂文显得更有魅力、更加漂亮。 同样的赞许,在此之前也不时听到,譬如:在洛阳市杂文学会创作基地、会员之家和会员活动中心挂牌仪式上,在一年一度的洛阳杂文征文大赛活动中,在《洛阳杂文年选》的首发式上,许多杂文作者也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在2015年《洛阳市杂文学会志》出版发行时,外地杂文作者和兄弟学会更是感同身受,异口同声:因为杂文,他们更喜欢洛阳这座城市了! 因为得到杂文的涵养而改变一座城市的颜值,因为一群杂文人的存在使得一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这是洛阳杂文人不曾料到的。在让我们深感欣慰的同时,也使我们感到不解。难道就因为洛阳杂文组织起步早、群众基础好、杂文队伍整壮、杂文创作环境适宜吗?也不尽然!
/ V5 T! J* |6 z4 k- U. V: ~5 v9 D 02洛阳杂文厚重的文化底蕴 说到杂文,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国现代杂文之父——鲁迅。 鲁迅杂文的特点是关注时政,针砭时弊,忧国忧民,激浊扬清,是对敌斗争的匕首投枪,治病救人的银针柳叶刀。其实,杂文的概念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一味把鲁迅的杂文理解成中国杂文的唯一范本,就未免有些偏颇。 中国最早的杂文,指的是与韵文相对的多种文体合在一起的总称,南朝时期的范晔,在《后汉书·文苑传》中,把“赋、论、诔、吊、书、赞、七言、女诫”等韵文、公文之外的文章均称为杂文,涵盖了古典文学中的“说”“解”“辨”“原”“议”“释”等文章,以及序跋文、赠序文、书牍文、箴铭文、杂记文等等。也就是说,那些杂七杂八不好归类的杂着文章,都可一古脑儿归入杂文之中。直至上世纪30年代,杂文这一体裁,才被鲁迅等人发挥到极致,另立门户,独以“杂文”称之,鲁迅也因此受到国人尊崇。 “杂文”“杂著”“杂说”等几种文体的内涵与外延,虽然与现代杂文不能等同,却也密切相关。而洛阳最早的杂文,似乎可追溯到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就有一批名为散文实为杂文的文章风靡社会。另外,与《诗经》并列的《尚书》,虽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但其中有许多文章就很有古代杂文的痕迹。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其中的“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以及《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等语言,显然是标准的杂文语言。 若从这个层面上看,最早的杂文应该起源于洛阳,其历史有近三千年之久。 ) i! x' q+ v; s) g
03杂文,一直在涵养洛阳 杂文涵养洛阳由来已久。这,应该是当今洛阳杂文长兴不衰的源头活水。 早在2000多年前,周王朝就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去广泛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老子当年在洛邑工作时,对这些诗进行了加工整理并定稿,孔子入周问礼时抄录了这个定稿,用来教育弟子。后来,就成了儒家的经典《诗经》。 占《诗经》绝大部分的国风和大小雅,通称为“风雅”。后来,“风雅”的内涵延伸为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和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实,《诗经》中的“风”,实为“讽”。就是要人们把内心的怨恨“讽”出来,留下来。这,应该也是洛阳最早的杂文,自然也是中国最早的杂文。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经》源自洛阳,杂文亦源自洛阳。 十五国的国风,既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又是十五国国民“讽言讽语”的“时评”;雅,则是洛邑(今洛阳)“王畿”之乐,周人称洛邑之为“夏”(古代“雅”“夏”通用),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音乐的“正声”。《诗经》,几乎成了洛阳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对各诸侯国更不例外,品读《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那个时候,一个好的外交家,要能在不同的场合,吟出与之相应的诗,用诗礼来引导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维护国际秩序。一诗泯恩仇,一诗起干戈。有时,战争与和平,就取决于一句恰如其分的诗。春秋时期,人们把国家纳入诗的风雅,吟诗成风,“讽”化天下。洛阳,从此成为中国最有思想的城市。 如此风雅的城市,如此风雅的国度,岂有不美好之理?!
- ~( T3 S$ L7 o: \7 }5 ] 04洛阳,将杂文进行到底 在洛阳,除了一年一度的杂文征文大赛活动,一年一度的《洛阳杂文年选》编辑出版,还有一些不间断的“应景”活动。譬如:三十多年来洛阳杂文学会逢五逢十的庆典活动;以鲁迅诞辰纪念日所设的“中国杂文节”倡议纪念活动;中国杂文博物馆的酝酿、论证、筹建活动;《洛阳杂文志》的编纂动议等等。 这两年,每逢“三八节”到来之际,我们又在“洛阳杂文”微信公众号上,连续举办了洛阳女杂文作家作品专题展示。这不仅是对“三八节”的致敬,也是对洛阳女性杂文的致敬。我们所提出的“女性杂文”这个概念,不也是对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致敬、对杂文一直涵养洛阳这一文化现象的致敬吗? 在洛阳,确实有这么一批不让须眉的杂文巾帼人物,不断能看到一批“女性杂文思维”特征的作品。这从这几年编辑出版的《洛阳杂文年选》即可看出,尤其是获奖作者中的女杂文作者的作品,更是特色鲜明。这些各具风采的杂文巾帼,在为洛阳杂文增色的同时,也使得洛阳这座城市更有颜值,更加美好。 成立于1985年的洛阳市杂文学会,只有是三十余年的历史,而洛阳杂文却有着三千年的历史。在我们眼里,洛阳杂文犹如一条浩瀚明净的河流,从久远的年代汩汩流来,随着不同的时代而因物赋形,变换着自己的风格体貌。如何以三十年对接三千年,让杂文永远涵养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我们的口号是:将杂文进行到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思想、善思考,自然会让人的心胸越来越宽,格局越来越大。这样的人多了,一个社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自然就会思想活跃,清风气正,魅力无穷! (文章由洛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辉约请而作)
. I# D. G* K; l! P0 Z0 x, A# W. {刘彦卿洛阳夹河滩人。河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洛阳市杂文学会会长,洛阳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智库专家。
* w4 \8 b5 \ @! o( J& i; s
# `. L7 y$ q3 q& z5 b3 K3 ]# F.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