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皇城相府游记 都说山西好风光,山西的“大院”同样声名远扬。我曾经游览过清代民居建筑集大成者的王家大院,晋商大院的代表乔家大院和以善闻名的李家大院,却没有去过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皇城相府,一直心存遗憾。 初冬时节,天气晴朗,我终于踏上了探访皇城相府的旅程,一解心中夙愿。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总面积3.6万平方米,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步入皇城相府,首先看到的是御书楼。御书楼中间四个大字“午亭山村”,是康熙皇帝的封笔题字。午亭是陈廷敬晚年的号。两侧刻有“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一生功绩和操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走过御书楼,树立着一道功德牌坊。牌坊最上面四个字“冢宰总宪”,冢宰就是吏部尚书,总宪就是左都御史,这是陈廷敬同时担任的两个官职。陈廷敬为官53年,清朝设立的六部,他除了没有在兵部任过职,其它四部都当过尚书,礼部当过侍郎。功德牌坊是陈家一门五代人的官职和功名,在山西所有的大院中只有皇城相府有功德牌坊,彰显其家族的荣耀。 陈廷敬的会客厅叫“点翰堂”。厅中摆放的一套紫檀雕刻的桌椅和白檀雕刻的屏风,历经300多年依然完好无缺,是皇城相府三件宝贝之一。一黑一白也是在提醒大家自古以来善恶分明,黑白不两立。 皇城相府里有一个中华字典博物馆。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这里收藏了全国版本最全的《康熙字典》。博物馆里藏有《康熙字典》最早的版本,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历时六年。《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皇帝下令编撰,皇帝亲自写序,并且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字典,是名副其实的国宝级文物。能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版本的《康熙字典》,令我大开眼界。皇城相府里随处可见生僻字展板,扫描二维码即可查阅读音、释义,颇具知识性、趣味性。 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七层砖石结构,三层以上开设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石。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河山楼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10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皇城相府的外城墙步道从下往上看是“步步高升”,从上往下看是“平步青云”,步道修建于明朝时期,修建时陈廷敬还没有出生,其53级台阶却与陈廷敬为官53年巧合,堪称其妙。登上城墙是由125孔窑洞组成机关重重的“藏兵洞”,上下五层,设计精巧,暗道相通,异常坚固,兼具储藏粮食、家丁宿舍、保安防御功能。 皇城相府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康熙王朝的繁荣和鼎盛。从历史的变迁发展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感受祖国强大的骄傲自豪。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安居乐业! 特别喜欢这种历史文化之旅,让我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 W) i8 Q C( R7 P(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