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爱和小镇,花树凹 文/微澜 爱和小镇位于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又名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我们一行六人,起了个大早,从市区驱车前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景点。 入口处,上千只水缸和水艺术地搭配在一起,形成的缸湖十分壮观。展厅内,一个个陶瓷、一件件精美的洛阳三彩作品别具一格,琳琅满目。在老民房与夯土墙组成的洛阳三彩展览馆,三彩釉画流光溢彩,由无数陶碗紧密排列而成的壁画“河图洛书”隐于三彩环境艺术设计的《河洛》之中。 一把老旧的太师椅摆在那里……一个身着黑色绣花长裙,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老太太端端地坐着,既典雅又现代,仿佛在时光穿越…… 我们行走在山谷美景间,一步一景,目不暇接。脚下踩着缸圈路,艺术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我走在最后,举起相机随意得按着快门,美景中人影晃动,动静相宜。闺女走在前面,不时扭头给我拍照片,那种惬意连连的,故作姿态的表情,美得恰到好处。
! y4 y Z3 V) v( k7 K 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依山就势种满了灿若繁星的五色菊和格桑花。若要说这里是花海,那就是挂在山坡上的花海。往上看,有杂草树木的深绿。再往上看,有蓝天白云的缭绕。从坡顶往下看,花海、草坪、树木,还有被刚拔掉向日葵的黄土地。瞭望远方,丘陵地貌,连绵起伏,那深绿、浅绿、黄绿的色彩非常养眼。 收回视线,专注眼前。我咪着一只眼睛,开始用相机“特写”作品,一朵小花,一只蝴蝶,一只蜜蜂,一丛彩色狗尾巴草……迎着光,耐住心,手不抖,弯着腰,那全神贯注的姿态被闺女偷拍了。 “以大地为画布,把山川变公园”,是爱和小镇的特色。平缓的山坡,环绕的曲径,空气中满是土地的芬芳,也很适合老人和小孩来玩。 秋日的阳光穿过树叶,映在斑驳的土墙上;映在屋檐下的大红灯笼上;映在门框上的大红对联上,那种梦幻般的色彩,都被我收进了镜头,印在了心中。 忽闻,有小河流淌声。只闻其声,不见其貌。女婿说,下边有条河,顺河而行,不走回头路能回到景区大门。 我们下到沟底,小河水哗哗流淌,一边刀削斧砍般的青石耸立,一边荒草杂树滩涂。我们一会儿走到河这边,一会儿跳到河那边,河中石头就是过河路径。看两边水淹痕迹,看河道里巨大的无棱角的大石头,可以想象这肯定是一条古老的河流。 河道的开阔处有梯田,谷穗黄灿灿的,沉甸甸的勾着头,好一派丰收景象。白杨树整齐站立两排,地上一层黄黄的落叶,走上去唰唰地响。河水时隐时现,被茂密的水草覆盖。再往上,一个小水坝让河水自动溢流,平铺洒落,又是一番景象。 我们继续向上,准备在一处平台休息。因为我们来的早,很少遇到其他游客。看到有人很是喜欢。他是一位穿马甲的中年男子,说自己是景区里的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不一会儿,又来了两人。一个20来岁戴眼镜的青年,一个60上下的男士。 年长者头发略长,上穿一件有点皱巴的灰色麻料短袖,下穿一条有点旧的蓝色裤子,手里捏着手机,上衣兜里别着眼镜。他神态自若,一脸的自信。 我问,这条河叫啥河? 年长者告诉我们,这条河叫前河。这个村叫前河村花树凹自然村。该村内过去有一颗大桦树,且地处凹地,故名桦树凹,后人改为花树凹。 前河是洛河的源头吗? 就是洛河的源头,在500米处的“洛书院”。当然还有其他说法。 为啥到处都是缸文化艺术? 他给我们讲了仰韶文化、陶瓷传承、武则天、天堂、明堂、三彩博物馆…… 你是干啥的的,咋知道那么多? 他哈哈一笑,说自己是游客。我信了,因为洛宁话很有地域特色。那个小青年一直笑,不说一句话。我家老伴拱手说, 谢谢啦!你比专业大教授讲得都好,让我们看了景,又了解了历史。 我们相互道谢,他们向下走,我们向上走。迎面来了好多游客,大人小孩,老头老太,景区瞬间活跃了起来。 回到景区入口,回头一看他们三人也回来了。长者看我有点诧异,说他们是抄近道回来的。 我问,刚才忘了问你,这里为啥叫“爱和小镇”? 闺女指了指墙上宣传图片,你看他是谁? 啊!原来你就是爱和小镇的创意者郭爱和先生。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看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啦! 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洛宁县山清水秀,文化厚重。用艺术振兴乡村,在这儿是一条可行的路。我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为当地人和下一代人,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几年前,郭爱和与家人自驾游时偶然路过花树凹,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洛河从村旁流过,不远处就是‘洛出书处’,文化底蕴厚重,村民也热情好客……那时的花树凹,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年轻村民外出务工,只有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家。 郭爱和有了新的想法,花树凹正需要艺术融入,增添新的活力。他告诉我们,曾经在村民眼中破败的老房子、老物件,被发掘出了潜在的艺术价值。老房子不要拆,改造一番可以做展馆;土墙别推倒,贴上陶瓷,就是艺术墙;窑洞经修复,挂上艺术品,摆上咖啡壶,就是边休息边欣赏艺术的休闲空间……我们边听边点头,说这些我们一路都看到了,很是喜欢。 这不就是人们钟情的“乡村风情小镇”吗!犹如世外桃源,让人忘记了时间。 我特别欣赏,郭爱和的家国情怀:“我们的目标是把乡村装点得更像乡村,把自然呵护得更加自然。”走遍花树凹,最显眼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大缸。在这里,缸是花盆、护栏、沿路的垃圾桶,也是指路牌、告示牌,还是“陶宝创意店”里的展台、会议室里的几案。山谷间绵延的步道,也由大缸摆放、填充、拼接之后铺就,名曰缸圈路。连这里的厕所也与众不同,缸里伸出个水龙头,就是洗手池。 郭爱和说,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制作了各种造型的缸,我收集的这些缸,有近年烧制的艺术品,也有村民的生活用品,有圆的、扁的、方的……形形色色,各有不同。缸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彩艺术正是陶瓷文化的结晶。 爱和小镇,是一个小众景点,一年四季都很美。爱和小镇,不仅囊括了三彩艺、窑洞、土屋、红灯笼等中国味道,还用艺术展厅、露天观景台、"缸文化"小径,构建了现代艺术元素。 我们从爱和小镇回到洛阳。洛宁、罗岭、爱和、前河、陶缸、窑洞、老树、花坡、蓝天、白云、红灯笼、花树凹等词汇,一直在脑海里回放,一会儿“串联”,一会儿“并联”……
1 c+ k4 Y/ C% J" c' u
) J4 t! Q/ `. L y& T- e, ~
: \' n" b1 d+ W2 }! \( X9 s
+ G: F' l y" {4 X+ v! [6 `6 o6 d2 T& l3 a1 }/ C, o3 A
( }: N7 ?, `" e6 Q4 z+ h: B
! }+ k0 }- r9 v2 q0 L8 v( `+ c0 b4 T% h# I z
' L, `9 r) g% ?, t) n
1 Z) u. w1 z8 E3 Z& z" A
. F5 v9 e: x3 w0 `2 h
1 q" f/ c, ?1 E7 ]7 C补充内容 (2023-9-18 16:45):8 g$ v2 ~2 @% ^; |4 C
在500米处的“洛书院”。应为5000米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