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参加朱万英老师新书研讨会有感 昨日有缘,有幸参加了万英老师的《不惑人生》胡适文集研究研讨会,他的大作被中国文史出版社编辑发行,众人欢聚一堂,收获颇多。 说起来和万英老师颇有渊源,因为是同乡,屈指算来,认识将近四十余年了。我的人生有“三个第一”是和万英老师所交际。85年上中学时参加中考,《准考证》上的第1张黑白照片是朱老师拍摄。88年家庭的第一张彩色全家福,也是出自万英老师,这些已成了人生岁月弥足珍贵的记忆。第三个是1997年我在《洛阳日报》上发表的第1篇文章,是经过万英老师指导。所以他是我文学之路的领路人,是我的启蒙导师。 万英老师出身贫苦,自幼经历磨难,十五岁下井挖煤,后来自学摄影,游历蒙、滇,缅甸等,以谋生计。这些经历造就了他正直、坚毅、执着、不服输的性格。生活中所吃的苦锤炼了性格,坎坷的人生经历增加了阅历,也铸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嗜书如蠹,钟心史哲,属意民国史,笃学不苟”,这是他的人生格言。他家的书柜里、书案上,床头边,摆满了各类书籍,仅仅是胡适的文集和关于胡适的书,粗略看了也有200余本。上个月我去家里拜访,随手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打开书页,是竖行的繁体字,空白处用红本和蓝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他告诉我“如何读书、为何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的道理,做学问要严谨,要沉下心来,耐住寂寞,他这几年独居雅室,读了好多书,收获颇多。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厚厚的一摞笔记和卡片,这些都是他对文字的理解和读书心得。 聊起读书和写作,万英老师告诉我,“心无旁骛,静心致学,做笔记,做卡片,专心致志做学问,书山有路勤为径,像我们这些天分不高,没有上过专业院校的人,更应该多付出多努力,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去提高自己。天分高又喜欢用笨办法的人,是最容易成功的,时时刻刻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 和他聊天,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盛会,各位文友欢聚一堂,纷纷对朱老师的新书发表了自己的心得。原图书馆馆长姬书敏先生说,万英从一个农村青年到自学摄影,后来到县文化馆工作,数十年如一日,游历书海,收获颇丰,他身上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张宗子老师盛赞了万英老师新书,这些对胡适先生文学和思想的理解,是万英老师阅读了数千万字的文字心得,实属不易。爱国老兄和长缨老兄纷纷对朱老师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对文学执着的精神予以了赞许,并对万英老师的新作表达了敬佩之情。 万英老师十分谦虚,他告诉大家,摄影是为了生存,而今读书和写作才是他的生活。文人要有家国情怀,首先要爱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常怀悲悯之心,用笔用镜头去观察底层人的喜怒。众人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整个研讨会气氛浓烈,大家沉浸在文学的海洋里,身心愉悦。而我作为文学之路的小学生,认真聆听,收获丰硕。 书海浩瀚,短短两个小时的座谈,让我再一次认识了朱老师,也重新的认识了自我。“严谨、执着、坚持”,这是万英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不惑人生》,人生不惑,三十余万字洋洋洒洒,多少个日夜点点滴滴,写的是胡适先生,也是万英老师自身的写照,更是对我们广大文友的启迪和深思。 ( p( ]- ]$ }2 L5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