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克振儒风夏毓凤$ ^; |" L- L; ?3 j- {
1 o$ Z9 v5 c# T& H5 m1 L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学,集大成者为孔子。封建社会科举教育主要以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课程,历经千载之演进,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得以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而且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F/ N% c, m5 i/ V) |% m
) x. ^9 s: N( s2 |2 T: [ 今天的文明,发轫于昨天,光辉的未来,肇始于现在。《礼纪》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荀子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中国被称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
3 \2 Q& U( K' [9 y; @, U; Y4 S/ y* Q0 h2 s+ o( u" J
夏毓凤,字鸣阳,元末清初生于汝阳县内埠镇茹店村,自幼聪颖,从父读书,十七岁入庠,清康熙庚寅年岁贡。据清道光《伊阳县志》载:“曾友教汝(汝州)、登(登封)、洛(洛阳)、伊(伊阳)间,经史口授,一时知名人士皆出自门子”。老年居家,礼贤下士,举乡饮大宾(参加县长举办的各种庆祝会、招待会),为伊阳县知名乡贤人物。为人豪爽,仗义疏财,经常周济贫乏人家。居家期间,无论达官贵人,贫穷乡邻到访,皆以礼相待,出门相迎,进屋让座、然后施礼问安,敬茶寒暄,有求必应,走时相送于大门之外,施礼道别。老辈人传说,繁琐的礼数让乡邻有求于他的人也不敢轻易叨扰上门,怕麻烦。清朝三朝元老时任河南总督兼巡抚田文镜巡视伊阳县(今汝阳县)期间,得知夏毓凤情况后,亲自登门探访,并提笔书写“克振儒风,年高德邵”几个大字,被其家人制作成匾额悬挂在大门两侧墙上。
9 r& Q+ J+ I' y4 k% c ?; Q$ M
n# |" y, c' x/ ~1 D 父严子孝,母慈女贤,家风严谨,耕读传家,其子夏廷壁清康熙癸巳恩科举人(清朝伊阳县第一举),中举后,因夏毓凤年老体弱,染病在床,为尽孝,侍奉在床,夏廷壁贻误赴京参加会试时间。《伊阳县志》记载为:“廷壁字金章,中康熙癸巳恩科举人,以侍亲疾未赴公车,父没慕终身”。夏毓凤享寿85岁,五世同堂。据《夏氏家谱》记载:“元孙清泰在其侧,公摩其顶曰:吾尔祖之祖,尔吾孙之孙也”。夏毓凤去世后,夏廷壁念父母之恩,养育之情,婉言辞官,在家守孝终身。被朝廷授予“七品”待遇。如今夏廷壁故居大门门框上方代表其身份的四个“户对”依然存在,“门当户对”实物标志目前已举世罕见。) r4 T" r* S4 P4 D
: K3 t1 r M4 k4 p: \; D$ O8 V 夏毓凤后裔牢记祖训,传承家风,耕读传家,科举制度时获得举人、贡生、监生、廪生、庠生功名者七十余人;废除科举制度后,走出去的有将军、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百余人,从事科研、教学者居多。茹店夏氏家族祖茔树立的望珏对联:平水派分世泽流归定水,商山之别家声响振珠山,真乃是:华夏族,禹王孙,声振珠山千秋福,商山派,平水堂,流归定水万代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