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3-4-29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洛哥大:
关于《重修关帝庙碑》这通石碑是乾隆三十二年立于洛东25里杨家庄关帝庙前的(今洛阳市佃庄镇碑楼村境内),上世纪五十年代水利建设曾用过这通石碑,碑有损坏。今年三月重新被发现,引起不少人关注。看碑文,细琢磨,很有意义。1 碑文记录了两次水灾(雍正九年1731;乾隆二十六年1761)洛阳平原地势低洼,旧中国水患很多,这两次水灾可能灾情最重,当地“伊洛两水相交,平地七尺有余”2 碑文记载三次修庙: “不知始建何年,万历四年(1576)重修”;雍正九年(1731年)涨河以后重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涨河,以后再修。3 罗圪垱前身是杨家庄,(现在罗圪垱与倪庄之间)村有多姓,罗 倪 张 何 杨 曹 郝 李等。4 从个人捐款金额上看,再从灾后还有能力重修关帝庙来看,百姓日子比民国好。民国二十年秋(1931)洪水再次淹没杨家庄,关帝庙完全倒塌,二百年后的民国时期却没能修起,关帝庙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乾隆年间大灾后还能捐款修庙足以说明百姓生活尚好,社会稳定。5 村里大事要敢于担当。 像张秉衡、罗士英、罗士纯、何国勷在雍正九年洪水后,自告奋勇 敢于担当,组织村里灾后重建,热爱家乡,凭着自己的良心,造福父老乡亲,值得后人学习。6 看到古人美好家风在传承。雍正九年水灾后修庙组织者的后人,士纯侄永盛、秉衡孙玉 雬、士英孙廷翰、国勷侄世贤,在乾隆二十六年水灾后,也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义无反顾地出来带领大家灾后重建。我们看到好的家风在传承,启示我们家长身教重于言教。7 那时候村里人团结,心齐。两次修关帝庙领头人都不是同一个姓氏,村里热爱公益事业的多,连孤寡老人也有不少捐款,如“x门 x 氏”不少。8 在修关帝庙愁经费不足遇到困难时 ,“适有罗永年出焉”提出“卖柏树六株”积极出谋划策“公同商议”人们关心村里大事,淳朴善良,群策群力办大事,村风正。9 村里的关帝庙,也许是河洛地区最早的关帝庙(“始建何年万历四年重修”,关林是万历20年修,比关林早16年。当时关帝庙规模不小,有: 大殿 拜殿 牛王殿 广生殿 玉仙殿山门等,可惜现在荡然无存。也许若干年后,有识之士投下巨资,在原地修建,这通石碑重新面世,那将成为最早的关帝庙。保存好村里文物资料,供后人深入研究。
回复我的主题:“重修关帝庙碑记” > 佃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