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绿野堂在裴村6 w+ \7 m* U4 ^ x) a- V
伊水湾诗书画沙龙十二
( I4 r' G; M. |8 r贾砾' W) G) F" N u2 z
唱戏的腿说书的嘴,光阴信马由缰不紧不慢地走,伊水湾故事也就讲到了隋唐洛阳城。
* c9 n4 r3 E6 k9 k 瓦岗寨兵败,单雄信投奔洛阳王王世充并娶了公主王月娥后,跟了李世民的瓦岗众弟兄多次劝说单一起效唐,雄信坚决不从,被李世民抓住砍了头。王月娥那个气呀,什么兄弟!什么情义!一怒之下,她抛下秦王的厚禄封赏,跑到城南伊河对岸荒凉僻静高坡上建了一座“皇姑庵”。这里近山邻湾山水秀丽,然心灰意冷的公主无心欣赏,只是整天面对青灯熬星熬月熬日子。累了就上到阁楼上,北看一河之隔的辉煌都城,南望苍凉萧瑟万安山,西瞧芦荷沼沼伊水湾。时人不忍,将此庵中楼叫做“望京楼”。$ L" K+ ?! b% k# {# _. v
公主没料到,一百多年后,她选的这个清静之地,又一个历史人物看中了。. T& e5 d4 \6 w6 l
中唐贤相裴度,年老辞官避祸来到洛阳,在集贤里买地建宅,又在城南建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绅等官僚文人饮酒聊天,诗文唱和。
6 e1 \* M! i: |: B) t" N) H+ Q 至于绿野堂所在,后人颇有争议,有说在“集贤里”家里,有说在“城南”,明、清有史说在“午桥”。3 A) g2 A) h2 u8 z9 ?; _; j
那么“午桥”在哪里?绿野堂建在桥北头还是桥南头?由于历史上洛阳战乱迭起,政权交替快,一些正史资料都严重缺乏难以续存,何况这些文人风流轶事。
* m o* U( I2 {1 G" @ 余曾专门于秋天的一个早上,从长夏门遗址(古城路北,裴度的家宅就在门里不远),沿长夏门街一条路向南,四十八分钟步行到伊河边,这里应该是“午桥”所在。午桥南头就在今希望桥和高铁桥之间。实地探查才知道,这里竟是裴村“伊水湾河之洲”结束处,西司马村,刘富村渡口附近!这里河道窄最适合造桥。* ^/ P% _0 M& E7 F
从午桥南头沿伊河东岸向西南一条官道,经裴村到香山然后过龙门阙口,出广成关去南阳。* w- j. i! }6 {9 S5 m7 v7 {# z
这样推测,绿野堂的位置就在这条官道旁,“午桥南头”不远的裴村,也就是“皇姑庵”西边河崖上。* U- }2 z' O: d, X: v$ T
如今旧址没有了,被历年的洪水吞去了,但是残存的高高崖岸仍记述着一切。
) z7 k5 h$ E A S 裴度的好友,和他同朝为官的李绅一首诗佐证了这个位置。李绅是谁?也是唐朝宰相,只是知道者不太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知道不?他写的,这下都知道了。+ L1 P7 l/ e6 a/ m
一次他和白、裴等在“绿野堂”煮酒论诗,唱和中他吟道:
5 I+ b ~2 j8 J1 T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
* P+ l2 C5 y5 Z& |1 G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 r" i* F$ c! [+ H
濆(fen):沿河的高地。6 l! p, P2 W& M$ p
意思是说,冬天,久阴初晴,偏西的太阳斜照着岸边高地上的绿野堂,从这里可以北望到午桥和岸上的残雪,在这儿饮酒唱和好温馨好惬意呀!; i8 G: a2 C* r6 M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绿野堂建此之后,文人雅士纷之踏来,观光瞻仰效斯文,人居渐旺。连附近皇姑庵香火也跟着旺了起来,后来逐渐形成了庙会、集市,最终成了后代纪念缅怀贤相的村庄---绿野庄(裴村)。) A" p6 t! k7 x$ `5 w% b3 g ?7 `
宋代许及之在诗作《绿野堂》写道:山坪萦雾草,湖泺漾烟芦。野色谁延入,阴晴足画图。第一句:堂厅建在茂草环绕的山坡上;第二句:泺,湖泊。邻近有荷莲芦苇丛茂的很大水洼沼地。……
) Y( D" C! [. k# E, {" z1 E5 X 山坡、很大的泺,裴村有。
5 p- ~ J+ T; F% w; H 宋代黄公度 题《绿野堂》:万里炎荒一草亭,微官挽我落南溟。……。溟ming,海,意思说绿野堂草亭建在一望无际的荒凉坡地上,小官我今天也流落到城南这片很大的潮湿的沼泽地。2 W$ b( d2 b: C% E3 z1 z: Q3 V; }
又是山坡,大河湾,还是唯裴村有。4 ]! @* |4 m; g! `
宋郑伯玉在《绿野亭》中写更具体:
% g/ _* G. V6 F! U7 j吾爱高秋亭上望,水风凉澹惬幽情。
' ~1 R( L! N& c8 y5 m- s2 X% G山形左右互拱揖,海气旦暮多险情。
& }# _, y* W7 C3 Q4 t8 S) Z8 T9 r西畴农歌罢亚熟,北埭漁唱沧浪清。
. P+ i+ v8 c& ~人生得酒得自适,何必身后立空名。4 x! X2 p( W- T5 @$ T
澹dan:流水回环貌。海气:指秋汛湍急的气势。埭dai:堵水土坝。 R5 Q7 F! z4 ~: [5 X, c
中间两联释意:南边伊阙东西两山对峙象两个人在互相作揖,伊河湍急的秋汛日夜透着险情。西边沙洲滩涂上庄稼快要熟了,北堤下打鱼船的漁夫唱着时断时续的歌声。
$ `/ K7 V7 O4 T' n1 F6 X0 L$ f 南边苍翠龙门山,西边滩头快熟的秋庄稼,北堤(南边是高高的土崖岸不用设堤防)下漁歌唱晚……真是仙境伊水湾。* }+ c* S+ |1 _% ]4 C2 F6 B; D
歌诗心中出,说不得假话。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只有伊水湾裴村。
0 T" a" v1 c2 g- E$ R; @& q- Q+ ? 后来,元朝马致远也慕名来到绿野堂遗址(那时估计已被宋、元战火焚毁),也被此处旖旎风光所陶醉,他环顾四周挥笔写下戏曲《双调 夜行船》:……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Z+ j7 ]8 J: R0 O
词里说,绿野堂(往南几百步山头上)可以采到含露野菊花(裴村独有)泡茶;(往西伊水湾荷芦水汊中)可以捞到带霜秋蟹烹了下酒;(附近)坡上还有温酒用的拣不尽的红叶……。2 }4 {% P7 w8 A0 [1 O
简直是人来人醉、无酒也醉的地方!3 |6 y* v5 M4 f6 j
在中唐殚精竭虑为国为民,有“郭子仪”第二之称的贤承相裴度,要玩起来也是真会选地方的哈。
: ]% V2 s2 @# J* N, Q 还有个佐证就是裴村没有裴姓人。历代裴村人千百年来一直都是自觉地维护着“裴村”,维护着心目中的贤相,维护着“绿野堂”这个品牌。
3 [& g* j: g- e1 L" P 后来到了明末清初还是出了状况。 Z1 q9 m, |, K t, M; w5 J3 o7 L
村里出了个杨姓郡马。他当官后要改村名为杨村。“没有裴姓人,为何叫裴村!”
B4 ~3 K0 d5 n传说杨郡马,恶官得势凶。. [& |$ V' h+ K( m- [2 ^! `) T3 |
裴村改杨村,以后随杨姓。
9 k% J' x* S! k9 b谁敢不改口,拔舌挖眼晴。! C7 q4 ]8 q8 R* z! Y
村人心有数,进退少有声。
+ O' P+ p) T1 X4 Y3 E+ b# k猖狂烟云散,硬是没改成。) B0 ^. C, U3 S5 |" s
嵩岳赐骨气,伊水赋禀性。
% S! Q3 Z4 w9 {) u2 ?- T3 Y, x身为裴村后,世代记得清。
2 U$ F" x; h. s. U; X" o1 z就是说当时村人惧于郡马恶势力,都不明着反对,暗里该叫裴村还叫裴村,待郡马死后就又改了过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2 n: W2 W- F* b4 m' ?
相传,裴度去世后就埋在南边山上。村民们口口相传:年纪大的人还依稀记得墓冢和墓碑,只是年代久远已无文字可供考证了。真是:) k. a5 X& D) z1 H$ G4 X1 R. S
日月轮回风雷奔,
9 G, J3 R) I1 i6 ]& g! ]人来人去晃光阴。7 _2 \: N- |4 F$ V) O* `4 d
时空万物皆闲事,* N- k( f. A+ U( Q
土地山河永续存。5 b A6 a) w/ D& o, |5 A8 S
——文中字意解释均来自《辞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