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Y8 \& v8 l: _2 n, W! s8 T5 O! c2 W永济渡二首① % O6 d. M1 s5 s
其一
( @! K- E* M3 {5 T; d# U 洛水寒可涉,长汀柳飞叶。② $ j/ P& @2 T' `8 O( P
节物先无期,自与幽怀惬。③④
' a1 R2 `% z2 A! @5 x2 f( G4 l* g% l其二 / x$ i7 c9 J4 I* I1 Y
清波见白鸥,静林闻啄木。
/ Z# A+ C& T, ]5 }0 X6 w泉细入平沙,云闲出幽谷。
4 f2 y0 W5 v9 W+ x8 p【注解】①永济渡:永济桥遗址。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永济桥,在县西十七里。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2012年3月25日,洛河灵山段橡胶坝施工,发现遗址,确定了准确位置。②汀tīng:水边平地。③节物:作为;行事。④幽怀yōu huái: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2 U" @2 V: \$ d9 t* @ `0 Q& ^) @ ( Y; k3 m' w9 r. J$ `) Q
历史上隋唐和明清的宜阳县永济桥
6 ^! D, E5 f& Z8 s* _唐代,永济桥曾以国内四大石柱桥之一的身份闻名于世。 4 F: ~+ ~7 W5 h- k; D+ q7 i
《唐六典》载:“天下石柱之梁有四,洛三灞一。洛则天津、中桥、永济,灞则陕西之灞桥也。”《旧唐书》亦载:“天下……石柱之梁四,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皆国工修之。”这里所说的“洛”“灞”,是指洛阳的洛水和灞水。 8 J/ z/ X; H/ ?( X, o: i1 w
永济桥位置有两种记载。明代李濂纂修的《河南通志》)记载在宜阳县东十七里。
" o0 E$ g( ?* ]2 e; V( L5 g" K关于桥的形制,《宜阳县志》解释为:“元和志谓永济桥造舟为梁,而六典(指《唐六典》)以为石柱之梁者,盖始则造舟为之,其后易以石脚耳。”即永济桥最初是用木船连接的浮桥,后来改成了石柱桥。改为石柱桥的时间,当在《唐六典》成书的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之前。 8 A" _3 }6 ~# v: d" J8 P
《宜阳县志》永济桥条目后有一段考释文字,大意是说永济桥的遗址老辈人相传在李家营村东,南通周村北对八关寺(今邵窑),因时间久远淤埋在河滩下,本已难以分辨,但清代嘉庆年间(约1810年前后)洛河发大水冲毁了北岸,露出了无数桥石。桥石全为正方,用铁卡钩连,大的石块需专车装载。桥面木板有一尺多厚、一两丈长,用来做家具很好(可见未曾腐朽)。后来每逢涨大水,往往有桥石塌出,还能大致看出基址的模样。县志上的这段记载以父老相传和洛水冲出的桥石为据,证实了《河南通志》永济桥在宜阳县东十七里的说法。
- F* q( M0 B, N4 s0 P' z# n0 w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永济桥,在县西十七里。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能佐证这座桥位置的,还有宋代的《元丰九域志》:“唐柳泉驿当即在宋柳泉镇东,距永济渡桥约十三里。永济渡,在河南寿安县,有浮桥,桥坏,即为渡。”两段文字表明:永济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最初是座“造舟为梁”的浮桥,隋末桥废,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在原址重修。 7 y% j8 e/ ]5 ^+ }7 s
2012年3月下旬,洛河灵山段橡胶坝动工修筑,坝址在桥头村北原水电站拦水处,这使得一座湮没水下一千多年的古代名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3月25日,工人们在开挖坝基时有了惊人的发现:水底沙砾层下,一米见方的青色石块挨挨挤挤,或横斜排列,或彼此压叠,一时难以数计;石块之间,偶见胸围径尺的木质桩基深入地下,虽有年头却未见朽腐。现场的人们有过各种猜测,是古代的船运码头?是过去的石质桥墩?众说纷纭。地方史志学者走访了施工人员和当地群众,确认这便是著名的隋唐永济桥。
0 `, |1 U; ]4 y! }8 T. _灵山段永济桥石柱基的发现,证明了宜阳历史上曾有过两座永济桥,隋唐时在县西十七里,明清时在县东十七里。 / y, C* c. m$ g7 {
. A; }" y1 c$ }( J( j2 E,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