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焦裕禄,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8周年
我曾到兰考住过两天。拜谒了焦裕禄墓,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并和同志们在焦桐下合影宣誓。焦桐如盖,挺立苍穹。阔叶婆娑,娓娓传声,似在向拜谒的人们诉说焦裕禄当年的事迹…… 对兰考留有深深印象早在1962年,那时我是初中学生。中午开饭,几百学生就散坐在学校食堂周围的地上就餐。每人一个馍,一碗飘着腻虫的清水菜汤。对于我们这些正长身体的学生来说,吃那点东西连半饱都不够。然而还有比我们更惨的,就是操着豫东腔的“要饭吃”(洛阳人把“要饭人”称作“要饭吃”)。“要饭吃”有老有少,衣衫褴褛,面带饥馑之色。有个同学问道:“你们是哪里的?”一个老婆婆答道:“俺们是兰考的……”我的同学嘟囔道:“你们是‘兰考’,我们是‘难考’啊!……” 那些年,每逢冬春,兰考“要饭吃”遍布洛阳城乡…… 兰考位于豫东中原腹地,由历史上的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合并而递变而成,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古为户牗,秦置东昏,历兰阳、兰仪、兰封,终为今之兰考。兰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上至黄帝战蚩尤,下至解放战争,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黄河自金代流经兰考县境以来,多次决溢迁徙。据旧县志载,金、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在县境漫溢决口143次,三条明显的故道自西向东横跨全境。多条故堤和无数帚坝遍布全县。故道两侧有一到五公里的背河洼地,故道中心的河床洼地及零星的蝶形洼地,形成了自然的低洼易涝区。涝灾频繁发生,加之风沙、盐碱的危害,使兰考人民陷入困苦之中。 就在这时,党把焦裕禄派到了兰考…… 焦裕禄来了! 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焦裕禄带领兰考县委委员来到火车站,看到扒车外出的灾民,深情的说:“这些灾民大多数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人民交给我们,不能带领他们战胜灾荒,我们应该感到耻辱!”“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县委班子回到常委办公室统一了思想,决定撤掉“劝阻办公室”,改为“除三害办公室”…… 焦裕禄来了! 天刚放亮,焦裕禄就召集机关工作人员,他说:“我们要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说完他扛上粮食,带着救济款和同志们迎着漫天大雪出发了。 大雪封门,饥寒交迫。在往年,冻死人、冻死牲畜不足为奇。 焦裕禄来了! 焦裕禄口述,让兰考县委发了个《雪天工作》文件: 1. 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和队干部,要普遍深入牛屋,普遍检查,发现透风露天问题,立即进行修补。堵塞风洞,搞足垫糠。特别是弱病畜要专人照管,不能因天气突然变冷而死牲口。 2. 深入到户,进行访问,发现断炊户缺棉花户,要立即解决。随检查访问,随解决问题。对于没有房子的住户,要设法给予安置。 3. 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凡是有副业原料的都要妥善组织劳力,搞好室内生产。 4. 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车辆,凡是(因雪)隔在中途的,在哪个大队范围内的,吃住取暖等方面,由哪个大队负责解决。教育(车马)客店服务人员,认真照料。大队干部对途中客店住宿人员,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5. 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在大雪封门的情况下,要更加关心群众生活,与群众同甘共苦。各服务单位,要树立强烈的群众观点,千方百计的方便群众。 ……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兰考,农村贫困情况是今天的青年人无法想象的,缺吃少穿,住的是土墙烂草房。风雨急了,雪下大了,草房就会漏水坍塌。像葡萄架村连一间瓦房都没有。焦裕禄为此在葡萄架村蹲点三个月,和农民一起建窑烧制砖瓦,当年就盖起了11间瓦房。使他们告别了破旧茅屋。 焦裕禄下乡途中看到土山寨村群众冬天淌水过河,十分心疼,就和群众一起修了一座桥。群众把这座桥称为“连心桥”。 贫农王连良回忆说:“俺王山寨接连八季歉收。有个同志到俺家,看俺带着一群孩子,生活实在难。他对另一个同志说:‘看到自己的阶级弟兄生活困苦,心里像刀剜!’,没几天,就送来粮、布、钱和架子车。这时俺才知道,他就是老焦!”…… 县劳模吴秀花回忆说:“俺死了丈夫不久,老焦就关心俺带着六个孩子怎么过?进到家里看房子漏不漏,掀开锅盖看吃的什么,临走对俺说,‘好好把孩子拉吧大,有党、有集体,不要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的话俺要记一辈子!”…… 焦裕禄深入基层,了解灾情,体察民情。不认识的老年人问他是谁,他答道:“我是你的儿子……” 兰考县的这个“父母官”真真正正融入人民之中,担当起“儿子”、“父兄”大任!…… 他带领大伙摸清了“三害”底细:风口:84个;盐碱地:20万亩;低洼易涝地:30万亩;阻水工程:160多处。 摸清底细,奋而战之。焦裕禄与县委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干起来。抓典型、树红旗、以点带面除“三害”,甩“穷帽子”!且看焦裕禄树立的四面红旗。 双杨树的道路:红庙公社双杨树大队的社员们说:“穷,咱穷到一块;富,咱富在一起!”社员们兑钱、兑鸡蛋买种子、买牲畜,巩固集体经济。 韩村的精神:城关公社韩村生产队,坚决不要国家救济。靠割草卖草,自力更生养活自己。除安排好社员生活外,还购置了农具。焦裕禄称赞韩村的精神就是活生生的“南泥湾精神”。 秦寨的决心:固阳公社秦寨大队社员以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精神,用蚕食桑叶的方法,深翻压碱,改良土壤,取得粮棉大丰收。 赵垛楼的干劲:赵垛楼大队大雨成灾,一片汪洋,七季绝收。社员们以冲天干劲,挖河排涝,一季翻身,把余粮卖给国家…… 焦裕禄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当他看到农民王永禄的领粮袋破了,就随手掏出针线包帮他缝了起来。 他曾经走访过的村老农说:“我看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蓝布褂子,里头的背心烂的像补过的一样,我心想:焦书记啊,焦书记,你明明是像俺一样的庄户人!”…… 焦裕禄心里装的都是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下乡路上肝疼发作,他骑不成自行车,蹲到地下,捂住肝部止疼。同志们劝他拐回去,他拒绝了。到了公社,立马展开工作。蹲在炕边,一手捂住肝部,一手往笔记本上记材料。焦裕禄晚上办公时,总是找一根硬东西如钢笔、筷子、鸡毛掸等硬物顶住肝部,减缓疼痛。时间长了,他坐的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在开封地委开会期间,他肝病复发。考虑到县里的经济情况,他拒绝继续买药治病。“兰考是个灾区,吃这么贵重的药,我咽不下去!” 病重住院治疗期间,焦裕禄每次对前来看望他的群众,总是先问:“张庄沙丘封住了没有?雨这么大,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老韩陵的泡桐又栽了多少?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怎么样……”“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一心惦记兰考的灾情,从不谈自己的病情。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在郑州的医院逝世。当时由于条件有限,没能及时运回兰考,安葬在郑州烈士陵园里。 焦裕禄同志逝世的消息传到兰考,全县人民顿时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黄河呜咽,大地含悲,万众失声,苍天坠泪!…… 1966年2月26日,根据焦裕禄生前遗愿和兰考人民的强烈愿望,河南省委决定,将焦裕禄墓迁于兰考,安葬在黄河故道的大堤上。 在迁葬大会上,曾经与焦裕禄促膝长谈的肖位芬大爷老泪纵横,“焦书记呀,你是活活为兰考人民给累死的呀……” 这一天,数万人为焦裕禄送行,悼念会现场哭声震天!…… 焦裕禄虽然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但他却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和无价的精神财富。 2014年3月17日,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学习的部分乡村干部学员进行座谈,他说:“大家来这里学习,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焦裕禄,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