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65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飞之死的历史真相》二 新安徐志锋

[复制链接]

310

主题

741

帖子

0

精华

铜牌会员(lv10)

Rank: 12Rank: 12

积分
50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20 1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性格桀骜不驯,品行深得民心,引起高宗猜忌
+ _6 k6 n( s$ M3 `1 o  ]+ @( m       1129年,先有韩世忠黄天荡大捷,后有张浚在陕西富平的主动出击,彻底打乱了金太宗南下的部署,迫使金兀术撤军,从而解除了金朝对南宋的直接威胁。自绍兴四年(1134年)至绍兴八年(1138年)间,宋在川陕、两淮、中原地区与金国、伪齐展开争夺战。经过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和北伐反攻,南宋夺回了部分失地,与金朝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时,川陕战场有吴玠大败金军,收复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的秦、凤、陇等地;两淮战场有韩世忠的力挽狂澜;中原战场有岳飞的节节胜利,收复失地。通过一系列的战争,金朝屡屡战败,兵力大大削弱,士气逐渐衰退,没有实力再一举南下灭掉南宋。南宋军则受到军事实力制约与投降派的阻挠,也无法北上收复北宋全部故土,形成了宋金对峙局面。南宋建国以来,军队都掌握在抗金将领手中。这些将领拥兵自重,各自占据一方,令没有兵权的宋高宗如芒刺在背,但碍于当前情况危急,宋朝统治者在“以打促谈”的方针下,也急需要像岳家军这样的虎狼之师打几次大胜仗来增加谈判的底气,所以只能暂时隐忍着。宋金战事缓和后,高宗为巩固皇权,开始着手收归兵权。绍兴七年的淮西防区兵变后,主和派赵鼎代替主战派张浚担任宰相,秦桧任枢密使,把持军事指挥权。宋高宗赵构一直希望与金朝和议,借机保住自己的帝位,因而从登基之日开始,不断向金朝派遣使臣,奴颜婢膝地乞求和议。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高宗趁着迎回北宋徽宗棺木之机,再次令使臣王伦向金朝表达求和之意。此时的金朝在不能成功灭宋的情况下产生了厌战情绪,再加上金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权力变动,挞懒(完颜昌)一派掌握大权,他们主张对南宋政府采取"以和议佐攻战"的诱降策略。于是,金朝对南宋的和议主张表示认可。宋高宗闻讯欣喜不已,立即再度起用之前大力鼓吹宋金和议的秦桧,全面负责和议事项,最终达成宋金和议:金朝将原伪齐统治的河南、陕西地区划给南宋,南宋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朝进贡银、绢五十万两、匹。南宋主动与金朝议和,遭到朝廷内外很多官员的强烈反对。胡铨等主战派因上疏抨击秦桧,反对宋金和议,而获罪被贬。岳飞也因上书反对议和而遭致更为恶毒的攻击。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撕毁与南宋签订的和议,兵分两路进攻南宋。宋军顽强阻击,遏制了金军的进攻势头。岳飞率部接连取胜,收复中原在望。但宋高宗只想保住半壁江山,他严令各处宋军撤退,解除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的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与此同时,高宗和秦桧加紧对金乞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两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史称"绍兴和议"。·宋代开国以来对武将的提防,已经内化为赵宋皇帝的遗传病,世代相传。在两宋之交、版图震荡之际,高宗赵构一方面必须依仗军事将领为其赢得生存空间,而另一方面,却一直对武将“不尊朝廷”心怀疑惧,深恐养成“尾大不掉”之势。他曾对张俊说起郭子仪的故事,勉励告诫他“若知尊朝如子仪,则非特身飨福,子孙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权之存,而轻视朝廷,有命不即禀,非特子孙不飨福,身亦有不测之祸,卿宜戒之”。而岳飞恰恰是一个“质直、坚定、强项”的人物,或者往严重点说,有些桀骜不驯,甚至有赌气使性的时候。早在建炎初年,身为高宗大元帅府下属低级官吏的岳飞因越级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革职归田里。回乡途中,他又投奔河北招抚司,在那里,岳飞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伯乐张所。招抚使张所赏识岳飞的军事才能,破格将其提拔为统制官。但不久岳飞却因与上级意见不合,不顾军纪,带领部属分裂出去,擅自行动。这一举动毫无疑问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如果说这次违背上级命令,岳飞年方25岁,年轻气盛,是为抗金的急迫心情所激,尚且情有可原,而在十年之后的绍兴七年,已经官拜太尉岳飞的所作所为就显然可见它政治上的不成熟。这一年,高宗起初答应岳飞要将大将刘光世的部队并入其麾下,后来却出尔反尔,让岳飞扩军北伐的计划遭挫。倔强的岳飞,竟向高宗上了乞罢帅职的奏疏,且不等答复,就怒上庐山给过世多时的亡母守丧去了。高宗派岳飞的部将上山请岳飞回来,岳飞拒不接受诏命,僵持了六天,最后部下不得不无功而返。此外,相对于当时官场的苞苴公行,相对于众大将的热衷经营产业,岳飞却是一个不经商、不置田、不造豪邸的人,过着淡薄清廉的生活。这本是难得的宝贵品质,但统治者却未必这样看。而当名望如日中天的岳飞有“邀誉”之嫌时,赵构就不能不大动肝火了。绍兴十年,岳飞终于有了在抗金战场上大展身手的机会,他挥师中原,前锋所驻扎的朱仙镇,距离旧都开封仅有45里。正当形势大好,岳飞希望得到友军的配合,一举恢复旧都的时候,高宗不但命令其他部队先行后退,置岳家军于险地之中,并且急用十二道金牌将其从北伐前线召回。从“一天下十二道金牌”也不难看出,岳飞不听命令是经常发生的事。“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心中的愤懑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他又一次故态复萌,撂挑子不干了,返回途中他又到庐山,到母亲墓地守丧去了。这样,岳飞与高宗的本就不脆弱感情终于消耗殆尽。赵构对岳飞已不是最初的不满失望和猜忌而是勃然大怒。我们从高宗后来因为恨“岳”这个字,把岳州名为池州这件事就知道他对岳飞的忌讳和迁怒有多深' G  T& j7 V3 d: H% r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10

主题

741

帖子

0

精华

铜牌会员(lv10)

Rank: 12Rank: 12

积分
5038
2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1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lvyexiushi 发表于 2022-4-21 11:18" B+ x$ ~( y, k) I# T$ Y
写得好。鞭辟入里。

% r+ J! i- T;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