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说说“打发闺女” 不经意间遇到了“打发”这个词,继而又将其和“闺女”一词联系在一起,成了词组“打发闺女”。偶然兴起,便产生了了解“打发”在这里是啥意思的兴趣。 “打发”大致有以下这几个义项:派遣,派去办事;使离去,从某处撵走;度过、消磨、应付;特指嫁女。有了“特指嫁女”一说,似乎“打发”的意思就明白了。实际上这只是表象,或者叫做以词解词,没有明确“打发”的根源所在。只有见过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打发闺女那种场面的人,才能明白“打发”的真实含义为“使离去,从某处撵走”。尽管这里的“撵”是万般无奈、迫不得已的。 现在,结婚对于男女双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喜事。提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于男方自不用说,就是女子本人和其父母,也毫无羞涩、扭捏、伤感之情。说皆大欢喜最为恰如其分。 但是过去,男女结婚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很难听到“结婚”一词,挂在嘴边儿的是“过事儿”。再具体一点男家常说“娶媳妇儿”女家则说是“打发闺女”。人们目之所及男方是拾掇地床儿(地床儿:宅院、房屋)、置办家具、联系花轿鼓乐、聘请礼宾、厨师、租借一应物件。简直能使人忙得鞋殼鞻儿出草、晕头转向。可是一想到很快要从别家娶一个大闺女过来、省去了养活十几年的花费、会干活还会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一切劳累早都无影无踪了。“娶”意为“把女子接过来成亲”。“接过来”就有着轻而易举之意。给点彩礼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人家养一个闺女也不容易。更何况人和彩礼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况且彩礼又可多可少、可重可轻。不管是“打发”,还是“娶”,都深深地刺痛了女方父母的心。认为养闺女是赔钱的。加上闺女上轿时哭哭啼啼的场景,婚礼当天女方爹娘自始至终都振作不起来,表现得极其被动。几句俗语形象地描绘出花轿启动后二老无奈的心情:“四盘菜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四盘菜一壶酒”是招待乐队的,是过事儿时最简单的菜肴。即使对待接亲的客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非是五碗四、八碗四,十大碗就算最高的档次了。又道是“爹跺脚,娘拍手,打发闺女上轿走”。其中的“拍”后紧接着的一个必然动作大家都清楚那就是万般无奈地“两手一摊”,唯有这个“拍”最为传神。女方父母一般是不到婚礼现场去的。老年人对其心情体会深刻,常说你看那老俩的脸跟灰布袋摔了摔一样土木确哩(土木确;麻木,没表情),眴(shun。没精神)成啥啦。 以上是对“打发闺女”的“打发”一词的肤浅认识,不知当否? 2022·01
9 x! }5 ]7 X8 J# D" K( O/ q6 x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