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半个世纪婚礼文/微澜 半个世纪的日子很长,也很短。不知不觉中,我和老伴从满头青丝的小夫妻,活成了白发苍苍的金婚老夫妻。 在华阳大酒店的金婚庆典宴席上,孩子们趁着热闹起哄,让老伴说《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对安杰说的那“三个字”。 他假装糊涂地问:“哪三个字?” 你懂得—— 我,爱,你——, 老伴那拿腔拿调的声音,那真切慌乱的表情,把我羞得满面通红,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 …… 1972年春节,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是个解放军。 见面安排在正月初三。他在县中队指导员杨家斌的带领下,来到我家,在不太明亮的灯光下,我们对面坐着。 那时我家没有沙发,也没有像样的凳子,只好坐在床上。指导员做了简单介绍,大家拉了几句家常。虽然,屋里光线有点暗,但仍挡不住他那帅气的外表,他长得白白净净,眼睛明亮有神,头上戴着五角星的军帽,身上穿着合体的军衣,衣领上的红旗格外鲜艳,风纪扣紧扣着,脚上穿着一双不太新的棉鞋,腰板直直的坐在那里,略显有点儿不自然。 我没有说话,暗暗的盯着他的上衣,怎么穿的是两个口袋的军装?听说,穿四个口袋的是干部,穿两个口袋的是战士。过后他告诉我,他没有刻意打扮自己,一切顺其自然。 春节过后,我们都上班了。他在县城上班,我在离县城十多公里的朝阳镇上工作。我们只有星期天才能见面,大多数都是我到他那里去,他总是在宿舍等着我,我们谈工作,谈家乡,谈电影,谈经历……。 在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手拉着手逛过街,没有缠缠绵绵的情书,偶尔在街上相遇,还会脸红的躲开,像不认识一样。我们分开时相互思念,见面时含蓄矜持,没有争吵,没有考验,没有试探,客气的象兄妹一样,连彼此的缺点都忽略了。 1973年4月初,我们领取了结婚证。当时,结婚没有什么讲究,也没有固定的仪式。我们就响应国家号召婚事简办。 4月30日晚上,天下着小雨,地上湿湿的。操办我们婚礼的副部长白林选同志说,咱们要郑重的,有礼貌的,把新媳妇接过来。于是,就安排军事科参谋张军战和另外一名同志来接我去结婚典礼,他们向我的父母说明领导的心意,新女婿不来的原因。父母嘱咐了我几句,放心的把我交给了他们。就这么简单冷清,他没有来接,我家也没有送。我怀着激动复杂的心情,冒着雨跟着他们步行来到武装部。 来到武装部大会议室,里边坐满了武装部的人,还有他的一些朋友。我穿了一身工作服,他穿了一身绿军装,我们没有化妆,没有戴花,只有青春,只有激动,一起站在会议室前面。白部长主持婚礼,刘政委证婚讲话,首先证明我们的婚姻是合法地有效地,然后希望我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同志们大声吆喝,早生贵子。我们在一片祝福声中,把喜糖撒向大家,现场马上乱了起来,比他年龄小的同志们跑到会议室前面,开始推推搡搡,拉拉扯扯,有的要求谈恋爱经过,有的让表演节目,满屋欢声笑语,当时的我害羞、害怕不知所措。 婚礼结束了,大家来到食堂,把饭桌并在一起,摆上烟酒,食堂给炒了几个菜,当时酒是林河大曲,一块九毛八一瓶,烟是许昌牌,两毛五一盒,饭菜烟酒一共花了一百多块钱。武装部的全体同志和雷河大队干部,还有地方上的一些朋友,大概有三四十个人参加了我们的婚宴,食堂里非常热闹,大家推杯换盏尽情欢乐,喝啊、笑啊,一直热闹到十二点多。 婚礼就这么简单,新房是他的宿舍,只有八平方,单人床加了一块木板,娘家陪送一个小立柜,他做了一个箱子,红色的箱子上盖着我用白色细线钩织的台布,非常时尚漂亮。两家各做了两床被子。我们就生活在了一起。 部队战友和亲戚朋友,给我们送了好多礼物:洗脸盆、暖水瓶、四扇屏、贴画、穿衣镜、被面、床单、枕巾……我们把穿衣镜和四扇屏贴画都挂在墙上,给小小的朴素的新房增添了许多喜庆,也让大家羡慕不已。 结婚后,我们从对象、爱人、夫妻的不同角色转换中,生儿育女,嫁闺女,娶儿媳,添孙辈,过着普普通通的人间生活…… 回归开头一幕,全家人欢聚一堂的幸福,老伴的一声“我爱你”,让我感慨万千!老伴更是激动,说:“我们的下一个目标——钻石婚,继续努力啊!” - s5 J: d, l6 r
: d' R3 {/ l) G$ u: N+ Y9 D% b+ I6 z: ?: L
5 \, j# u4 S" H7 y k9 ]$ z
" q# Y8 p1 K" ?1 n
! S3 U# t' p: c% O. l
- L2 u' q( s9 Q. F+ @ t& O" s5 r# U2 j" n- I5 B1 K
9 B: [( @4 v+ J: z! l
补充内容 (2023-5-2 07:04):
( \% {' W6 P2 K题目《半个世纪的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