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红旗歌谣(作者 董高生) 如今的年轻人,多不知道《红旗歌谣》这本书。在上了年纪的人中间,也多把这本书给淡忘了。这是一本歌谣集,来自民间的口头创作。它的时代背景,是歌颂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大跃进”已彻底被历史学家否定了,那是一场人为的民族灾难,荒唐年代荒唐事,作为历史早已烟消,但不应云散,要汲取这个血的教训。 当年头脑发热的国人集体疯狂,有人总结为“全民中邪”。小麦亩产36000多斤,令人咋舌。贫瘠落后的广西鹿寨县日产生铁20万吨,制造了天方夜谭。这都是白纸黑字登在当年报纸上的。“数字游戏”这一统计学上的小把戏,一直到今天还闪现着幽灵。“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天等于二十年”、“十五年超英赶美”,以这些冒进口号为先导,神州大地催生了多少神话故事。 人世几回伤往事,不再提了,咱只说《红旗歌谣》。当年的歌谣创作是一次小高峰,全是群众创作。一个显著的不同往昔的特点是,以往的歌谣都是民间自发创作,但这次却是官方组织,文人示范,先形成狂热,继而煽动群众的创作热情,在全国范围内诞生了大量民间歌谣,其主旨皆为歌颂大跃进。最后还堂而皇之来了一次总结,将这些民间歌谣汇集出版,并由当年的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题名作序。书名就叫《红旗歌谣》,我称它为红色顺口溜。 这些歌谣,大量的不足一现。但平心而论,其中一些写得很好,甚至还有点优秀。这些作品,普遍使用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将想象发挥到极致。要叫我对这本书来个总体评价,基本上都应归到“假大空”的范畴之内。 1958年,我还在读小学,课本中便选编了一些这类的歌谣。如今50多年过去了,《红旗歌谣》从未再版,这说明,历史局限性正是它的致命弱点。凭着记忆,我给大家录几首。先看谎祸之乡我河南的一首: 一个米粒煮一锅,一个玉米装一车。 高粱杆上架电线,骑着西瓜过黄河。 咱老乡的想象力如何?夸张得也可以吧。就文学创作而言,无可褒贬,连我也觉脸上有光。再看另一首: 粮食囤,尖又尖,上到囤上摸摸天。 撕块云彩擦擦汗,对着太阳吸袋烟。 我已记不清这是哪省的农民兄弟创作的,文学色彩很浓,艺术夸张也很到位。如此多的粮食储备,令人昂奋,谁能料想仅仅一年之后,便让这位作者“囊中存米清可数”,说不定作者也从这粮囤上爬上去魂归天国了。 还有一首,更为优美: 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 如今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 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 我进纱厂当女工,他去学开拖拉机。 应当说,写得很优美,不乏趣味。人间“大跃进”,引动天人,连嫦娥、织女也凡心思动了。 还有一首是歌颂除四害的,是安徽六安的农民兄弟创作的: 猫儿闲,闲得慌,聚在一起叙家常。 老鼠绝子又绝孙,咱们不能吃白粮。 赶快想法儿来改行。 当时还有人制一谜面,“蚊蝇鼠雀一扫光”,谜底是一个“罢”字。然而时至今日,这四害不仅没有死光,还随着我们进入了21世纪。 陕西农民歌颂水利建设,这首写得也不坏。 铁镢头,二斤半,一挖挖到水晶殿。 龙王见了直打颤,就作揖,就许愿, 缴水缴水我照办。 我觉得,最好的一首应是陕西安康的《我来了》: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战天斗地,豪情万丈,既能想象,又善夸张,气魄恒足。并且此首曾广为流传,说明它有一定的生命力。但创作归创作,现实归现实,玩玩可以,千万莫当真。失去理性的热情,创造了惊梦式的童话。不管怎么说,这些歌谣的印痕,见证了一个疯狂的时代,这倒是《红旗歌谣》的功绩。 ( E- H) N% p' A4 F8 G4 K1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