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771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 |(河南)李红军

[复制链接]

736

主题

3313

帖子

2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30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上)5 m2 q: g5 N! t; ~# h& G# W4 o
(河南)李红军9 N, L& |7 Z5 W& x
$ P4 G. z* o* K: l
我们生来都是还债的。还慈母的债,还挚友的债,还乾天的债,还文字的债等等。我们好好活着,就是还债的初始。假若我们日有所长,月有所获,年有所报,就是还债的最佳证明。
; t) h/ `: v! G8 A1 {1 x' b
$ m4 S9 }4 U2 l5 F4 [试想:不正是因为得益于村庙中学的人生哺育,陈爱松才用散文篇章《村庙之夜》进行反哺?同理,得益于《世说新语》的经典熏习,陈爱松才开辟《洛阳日报》专栏“闲读世说”进行反哺。文字的反哺,也即还岁月的债。文字的烙印烙在哪儿,就是还哪儿的债。
2 T: p# u0 G" f7 _: ^$ h0 V  A  m( Q4 I* Y6 D; v
在我对陈爱松的认知中,秉性光明磊落的她,崇尚的生活原则是两不相欠。而且,对于有益于自我历练和成长的部分,她势必要拿出真心加倍奉还。青春赐我一朵花,我还青春一园香;岁月赐我一朵浪,我还岁月一片海。" N/ `  G( {  s( `! i
4 Q. ?$ _; y5 I) M3 r/ o: I2 {
时隔五年,迟至今日,我才读完陈爱松出版的首本散文集《村姑夜话》,展读的速度虽慢之又慢,悦读的感觉却好上加好。然而,读速慢,毕竟还是感觉欠了挚友的债。欠债还钱,欠文还字。得了《村姑夜话》的醇享,必须还一篇探微性的悟评。
; J5 d4 q, {2 \. ]% ~9 Z4 x- }/ ?: ^& q) |8 b" P; O( e
书的封面,即作者的人面。村姑散文集《村姑夜话》的封面,没有人物,只有重叠的写意画山寨。就在素朴的浅黄底色上,核桃大的汉字发生变形记,书名中“村”字的木字旁,俨然若一位身着长裙的女郎,因为“木”乃植物,而植物又具有女性特征。而书名中的“夜”字,又分明嵌进一枚月亮,让长夜流露出门窗关不住的光芒。6 ^" t. e. \+ i7 z. d
  _' n' Z1 q6 A
《村姑夜话》是从《世说新语》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崭新的文本系统。陈爱松从古代众多的社会中,选择了以“风流、清谈、荒诞”著称的晋朝,进行人生穿越式的关照并释读、梳理及反观。遍观晋朝的天空下,布满名流和名士、官僚和富豪、才子和佳人们的言行盛宴,几乎没有百姓的插嘴之隙和插足之地。' }4 R/ D8 y4 Z2 e- Y$ s
( t" T, F/ S. p# t# m" c0 U2 i
实际上,任何一个时代,百姓的言行都是被遮蔽的。一来没有所属时代的代表性;二来也没有跨时代的意义。显然,知微见著的陈爱松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陶渊明因为出身贫寒,官职低微,在《世说新语》上甚至不被记载,……”(陈爱松《道是无情却有情》)晋朝是一个重视门第和出身的时代,陶渊明尚且绝少被记载,普通百姓的命运即便大起大落,最终也可想而知。
/ a4 @5 M9 o! D5 @+ _  v, X
$ M; P/ _/ `* i; ^一部《世说新语》满纸记载的,可以说都是“王谢堂前燕”(刘禹锡《乌衣巷》)。“读《世说》,古人皆为镜。”(陈爱松《酒杯里的修养》)陈爱松用一支灵性的文笔,将刘禹锡在七绝中看到的事实重新捡拾,重温旧梦一般地将王谢堂前的“燕子”,作为一面可供资鉴的明镜,引导进我们现代社会寻常百姓的现实生活。. I+ Y  t3 D: _  ], Z3 f5 Z
' h) H3 p6 c  T( s6 k1 ?
人是衣裳马是鞍。如果把晋朝人的衣冠、衣裙,换成现代人的西装夹克、风衣套裙,再把他们的文言换成白话,他们的思想保持不变。所有的旁观者依然能够找到晋朝人与现代人在言行举止方面的诸多契合。陈爱松开启的文本系统,就是旨在将“晋·今”事件进行多线式的并联,而非单线式的串联,拿出一个崭新的带有说服力的文本,使得晋为今所用。
, t  Y/ q" K- Q  s/ L) T
& t% a; s1 d( i# d* C, h诗人终其一生,钻研为万物重命名的方法,一朵花在诗人们的笔端,变着戏法儿成为“春天的信使”、“蜂蝶的港湾”、“东风的铃铛”等等。而散文家,则钻研为平生的得意或者失意重新梳理的艺术。
' W( ]8 _% P! x! L# l4 d1 p3 j. W8 `  A4 V4 g* m4 O
陈爱松回首晋朝,更瞩目平生。读书,她是认针的,密密麻麻的针眼就是深入浅出的见证;写作,她是引线的,锦心绣口的文字就是呕心沥血的表率。读其文,如见其人。陈爱松借助一支隽永的文笔,穿梭在“晋·今”之间,她在文母上的躬耕,有着花间采蜜及品酒的辛喜。7 G$ L$ I4 J7 v) t; s

' X' j" h% W+ n3 {+ o(未完待续)
2 o7 u$ u5 f/ ]: G- W- c# u1 G* S; q" }: {
2024.07.30偃师。/ d0 P5 m' c; Z8 e4 v8 s  L) d
, {7 b5 Y' Z0 K' w. [: T
$ o8 T0 f1 o! ]7 g& W
7 q' M. C' Q# R2 U1 Y; Q& O5 Y3 T: a
5 n* w6 z" g  L0 A! U4 |
( R: M$ O8 T8 u. c- X- ~: d

" q, \9 i4 [6 n% d- `  T补充内容 (2024-8-12 17:48):
) b2 Z' L2 Y) E  d喜讯:8月12日更新“◎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补遗二)”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578

主题

5万

帖子

1

精华

社区长老(lv17)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117611
2
发表于 2024-7-30 2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736

主题

3313

帖子

2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46
3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中之上): W2 z% l* ~1 }, q+ d2 n( m
(河南)李红军
4 g% M5 d. Y( B; Z4 @2 o9 w% S1 j# U" I  _, X/ l/ D- n- B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西晋的羊祜借用战略家的眼光,在权衡平生的得意和失意之后给出的定论。从《村姑夜话》作者陈爱松对羊祜的溢美之词:“想想他(羊祜),会更知道为人处世,该以怎样的姿态。”(陈爱松《村姑夜话·帮你不让你知道》),可知她深得这句谚语的个中三昧。
) P3 T" [( h0 X  I* r( Y. g
1 p5 l9 V0 B# B3 A使得羊祜发出这句千年一叹的根源,正是他发现只有灭吴之后,秦、凉等胡地才能安定,而朝廷中许多人站出来反对。羊祜奉行认定正确的事情绝不放弃的理念,他病重返乡时,斗胆推荐罪臣之子、杜甫十三世祖——杜预为灭吴大业的接班人。羊祜死后,杜预借助羊祜生前定下的遗策迅速灭吴。可以说,平生为了消除不如意,羊祜始终身体力行,至死不渝。* f4 r( d) m( D( h

; x8 _) c! }' o9 q' `, Q与羊祜不同,面对平生的诸多不如意,许多人采取了跟徐志摩在《致梁启超》信中所说类似的宿命论观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善于作文的陈爱松,采取的则是坦然面对平生的创作态度。! o0 R* I6 y" I* M5 y& V; {( Y, P
( b9 s6 \% ?( Y3 x# L6 }
同在《帮你不让你知道》一文中,陈爱松写道:“……杜预接任后,他(羊祜)马上自焚奏稿,……帮别人是善行,不宣扬是善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爱松还用哲学辩证的思维,与现实进行巧妙的嫁接,从而道常人之难道,阐释出一个正直、执着的人,如何在不得意的境遇之下,借助外人抵达得意的境界:“……他看到需要帮助者,会觉得那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他视助人为理所当然。……”
! x) \2 R0 j( E6 {8 a9 d) L

" Q" z9 O- [% I5 C“他看到需要帮助者,会觉得那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这当然不是羊祜的想法,只能说是作者先代笔羊祜,然后化身羊祜后,文思翩然而飞花的神来之笔。这样的佳句,像红狐一样出没在她的众多篇章之中,稍不留意,就会像金砂从目光的指缝滑落。
- ~$ P9 T( R0 T+ k
6 z+ L& q; f' [7 B/ M7 o! g
这也只能证明,陈爱松不但熟读《世说》,还熟读平生;不但熟读晋人,还熟读初心。陈爱松的散文是人生的转化剂,能把平生的不如意转变为得意,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形式不同而已。
$ V0 {: R3 t4 I4 K* K& ]8 Z1 L

; ]8 w; E: _7 _2 r梦回晋朝的夜晚,陈爱松打开《世说新语》的月光宝盒。1130则言行记录犹如1130颗丹丸,痴痴地滚动进岁月的石臼。陈爱松以灵动的笔杆作杵,一一将其捣碎,再添加进时光的浪花平静后化成的泉水,最后放入采撷而来的花瓣,借助平生温文尔雅的温度,酿作清心、醒脑的茶饮。; R1 f* N" \" L6 S. @# s! ]8 [; U8 ]
5 B9 j% z# u/ q( O& {
(未完待续)/ Y8 I3 e5 w5 B; O. y2 ?2 S

. Y6 g# A7 U9 z5 `3 `/ I/ `) R2024.07.31偃师。
1 ~9 n$ d4 g1 B& n$ z' |( i7 v0 A4 K# I( {
! _5 F& l  o3 }; ?2 `' M
, n( b+ r: t. Y3 u
5 ~+ c1 @3 t+ l$ k

118

主题

2514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2491

教师节勋章

4
发表于 2024-7-31 2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看到陈老师的《夜话》总想说点话:在涧西明媚的湖北路书房,秀外惠中的她写下叮咚清泉般的赠言,在随后磕磕绊绊的晨昏中,一点点走近那妙不可言的核巢,然世事难料,突遭变故,《夜话》墨夜坠污沉,美丽的晋月、聪慧的江南女、健谈的南渡客都暗失在夜莺的呢喃中……

736

主题

3313

帖子

2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46
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中之下): I8 j. o( Y# U
(河南)李红军
: O! j8 |% q8 D) X1 U5 Y

* p" ]) C1 f" H& O陈爱松在《村姑夜话》中建立了一个“晋·今”(晋朝·今朝zhao)的文本系统。在“晋·今”文本系统之下,她还创造了诸多文本子系统。比如:“今·晋·今”、“今·(某朝)·晋·今”、“今·晋·(某朝)·今”、甚至于“(某朝)·今”等。依靠这些文本系统,作者将作为横截面或者幻灯片性质存在的片段式的晋朝人生言行,重新转述一番,明镜一样返照到今朝,从而不断引发出新意的醴泉。$ W* Y5 I$ x3 I  v9 Q8 W4 e! P
0 t. {9 m7 _5 X
在这个重新转述的散文写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置身其中。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正如陈爱松在《瓷器上的洛阳恋》中所述:“她读书时若有所思,抚琴时蛾眉轻蹙,提笔时秋水含烟。”这里的她,表面上指的是一位在瓷器上提写五言绝句却没有留名的唐朝女诗人,实际上也是陈爱松的一个隐性的化身。
7 ?1 m+ Y4 Y* z" o& z7 g. |  B2 d! f
慧眼源自慧心。陈爱松从苏轼前往被贬之地黄州途径的大苏山的翠华里,认识到了表面正在走向失意、而骨子里却又不至于沉沦的新苏轼。在用心转述了“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司马迁遭遇辱刑。杜甫一生困顿。他(苏轼)清楚前路艰险,却义无反顾。”之后,作者用一颗慧心总结出:“人格是宝石,在黑色的背景下更加光芒四射,明艳如霞。”宝石是人格的隐喻,只有保持独立、坚韧、明净的人格,才能在失意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j, r2 u* s' J. z

, w0 Y5 V6 {$ {+ k0 Q5 R1 y平生的诸多不如意,会给人造成生存与生活的艰难印象。且看陈爱松是如何化解的:“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艰难之上。”(《诗经中的春天》)。艰难势必失意,而拯救失意的有可能是作者笔端充满爱意的野菜。“一把野菜,就能让日子明亮起来。……它们就像故园的乡亲,总能在你需要时填饱你的饥馑。诗经中的春天,弥漫在野菜的清香里。”这可是大地与大自然的馈赠,被作者挖掘出来,以弥补失意之憾。作者的朴实与厚道,也在这些感恩的文句里,有幸借助艳阳的气色盎然并氤氲起来。
' W% ~7 v& s# W  e
. U/ p' ?8 W$ g导致失意的枷锁,大多时候就是狭隘的心胸。陈爱松给人的印象是落落大方,知书达理,真诚待人,同她的散文一样,没有丝毫的脂粉气和娇蛮气。有时候,她的文笔不但会将她的性别写作意识隐去,还会萌发阳刚之气,颇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气质。“荆棘刺再尖,能刺伤天空吗?人的心胸应该比天空更广阔。”(《荆棘刺刺不伤天空》)生活中的她,奉行“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却不这样要求别人。”(同上)看似不对等,作者表明实际上“这样处世,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至于别人的非议,不去理会。”(同上)
. l: l- l0 R9 M, @3 T0 y: ^. a( `6 t  z
陈爱松自有一套“晋·今”文本系统,自有一套当仁不让的说辞,自有一套化解失意的灵丹。“试放眼,满塘荷叶上,哪颗露珠不滚动?”(《婚姻是颗珠子》)露珠是婚姻的象征,“世界是个大荷塘,每对夫妻都擎着一片荷叶。风来了,露珠在碧玉盘上流转。……如果露珠滚动到了叶边,擎盘的手上还留着爱的余温,荷叶就会被轻轻抬起,露珠在可忍和可过之间徘徊,直到在夕阳的柔辉中静静地闪烁,如钻。”这些诗化的可人文句,直接触及婚姻存续的本真脉络。其文字幻化功力之深,当令人刮目相看。“无论怎样的婚姻都有缺憾。缺憾即是人生的真相。……不埋怨,不苛求。多感激,多感谢。……和对方在精神上共同成长,也许婚姻的珠子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同上), K) C% c% [# i

+ Z8 B% _6 a3 ]2 t7 t) u8 @1 J; J(未完待续)- y( [, l6 Y1 K5 u
2 o& Q1 f+ z6 p3 [( g
2024.08.01偃师。

7 ^* M" ~$ i& R1 Y$ B; }/ t8 ]& D: E- R/ t: g4 B- M: r  i3 u& Z$ h, K
4 m4 O3 _, E* }

  l' G0 G: u: m' x, v
; t. r  K9 W( R8 S: G

736

主题

3313

帖子

2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46
6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1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下)
+ l* o2 p+ Z' W3 X% v: S+ m
(河南)李红军
. H+ R% D' b& F; @- v! {" q! h) M
  ]  C- }, M: j0 V世有百行,世有千学,世有万端。遗憾的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庄子·內篇·养生主》)一个人要想探骊得珠,“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阅读和体验就成了不二法门。3 `& M# Z$ j0 V, l  }

: D# N* H" ^( C2 t8 B+ |1 A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撇开教案旁边的课外书,从万安山山脚下一所中学的围墙中走出来,南边卓绝的松林成为她青春的背景。她一直走进距离学校不远的老家,走进父亲的书房,用勤为径的目光和苦作舟的双手,寻得一本《世说新语》,那目光捕获的小径遂芬芳了,那双手荡起的舟楫遂欸乃了……她,就是《村姑夜话》的作者陈爱松。
+ N* F* f8 z! G+ s: \9 o0 s- r2 g( A4 U% t
“山中隐居着一位真人孙登,阮籍去寻他,任阮籍博古通今,谈天论地,他却拥膝而坐,一言不发。阮籍长啸一声,真人才笑着点头。阮籍意尽而退,半山中传来了真人如万乐齐奏的啸音。……真人为何不肯言语?他的长啸里究竟藏了什么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 _" e' K$ h; n. H7 U! @4 z
" f$ f7 X; U; G0 a0 E6 J0 C
世有碟中谍,案中案。书有读中读。陈爱松阅读《世说新语》中的阮籍和孙登,书中的阮籍和孙登二人也在互相阅读。你有千言万语,我唯有甘当倾听者,沉默是金。我让你一次说个够,看你还剩下什么?阮籍最后的长啸是在他吐尽世俗之语、世俗之气后,敞开襟怀的由衷表达,胜过“红笺小字”千万倍。孙登最后的长啸,是对阮籍醒悟之后的激赏。
: q; I& _0 i$ `6 I$ M7 A* `9 `: U+ L
这里边包含着深度的人生体验。陈爱松以《世说新语》一书为阅读的切入口,探骊得珠,得其真谛。在我的印象中,她乐于交友,乐于文旅。她在交友和文旅过程中,延伸文脉,诉诸笔端。这总让我想起《论语》中的一则对话。子禽问子贡说:“我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能闻见那个国家的治政情况,这是老师恳求人家告诉他的?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我想,陈爱松的才思和灵感,也是效仿孔子,凭着秉性中的温、良、恭、俭、让得到的。
! w8 U: Z9 ~- h  u+ ?. g
. n) \& [% z" F一部《世说新语》说的是众生平生的言行,一部《村姑夜话》同样如此。先说言语,有人言语,就要有人倾听。真人孙登就是阮籍的倾听者。“这个世界说者众,听者少,每个人都是孤岛。倾听,则是连接心里就难过的扁舟。”(《倾听的姿态》)。对于这个多嘴的世界,多词的文坛,甘当一支带有指向性的话筒,一个为我所用的拾音器,其实也是消弭或者化解人生失意的良策。- f& @* g+ `0 O
0 I  u1 ]' r. j0 Z+ v3 F. t
再说言行中的行动。一个人平生的行动只有处处求善,才能求得心安。而善,又不尽其数。陈爱松自有真知灼见:“古人说,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那么遇到骄妄的人怎么办?忍他,让他,怜悯他,因为他终会吃大亏,不过是一条糊涂虫。”(《睚眦必报是愚人》)这就是行动中“让”的学问。
2 ]% ]3 T( q4 Y+ ?) s$ w1 D* ^
2 I6 u2 g3 P- Q6 P7 Y+ e言行,陈爱松讲究倾听和礼让。这两点指向处事,那么为人呢?“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任凭别人老谋深算,城府深如海,心机多如丝,能做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坚硬、透明、棱角分明、表里如一,优点缺点任人评说,再加上治国之才,越来越被人看重,也就不足为怪”(《处事无奇但率真》)这里“拒绝融化的冰”是潘美辰1989年发行的一首歌曲的名字。“坚持这样的角度和坚硬……坚持不变的寒冷和清醒”(潘美辰《拒绝融化的冰》)。陈爱松对于拒绝融化的冰的阐释更进一步,共鸣于人的心灵秘府。' q& R% G- R9 v
9 T& X$ N) G, F; s
阅读求得是别样的人生体验和关怀,文章的思想精髓求得了,那么,下面,《村姑夜话》一书中文章的语言形式也有必要深入学习一番。! M  A* ?! s: Y% B4 D! [# t

, Y) p" o% v  \1 S( y(未完待续)6 l) Q( W& H6 A4 W. F( H

" K' w% m) ]/ J# e9 {: |' }6 s9 {2024.08.03偃师。3 ^0 ~8 c9 a9 Q- r
/ ~3 c2 Y5 V7 d% J  ^9 j- d
: T$ a4 N, h; m2 J

470

主题

1479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200

教师节勋章

7
发表于 2024-8-3 2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驻马店
豫偃李红军 发表于 2024-8-3 10:429 x/ y9 L/ P/ i2 G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下)+ Q% b4 l# j- Y2 s* e" G4 w- V
(河南)李红军

/ Q( o5 X0 F% }( H. ]# _朋友能不能转告村姑,南阳散文小屋想索要一本大作《夜话》。

736

主题

3313

帖子

2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46
8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0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村姑夜话平生意——陈爱松著散文集《村姑夜话》探微(补遗一)$ I- n7 q4 K2 {
(河南)李红军7 W% r8 W  H  Y- U1 c& o: C' z! T3 P
% v& r0 M2 i' S
距离产生美。这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一句名言。陈爱松选择“晋·今”文本系统来阐释她的人生哲学,借助晋朝人的红尘理念来圆润现代人的平生意志,中间的时空距离是1750余年。
# J0 Y& v7 h. h! g/ k  n! G* b
: J  X" @9 S! I1 G: J陈爱松在《村姑夜话》的篇目设置共分“晋朝的月光”、“女子的天空”、“闲话男子美”、“宁做我自己”、“简单处事傻做人”、“我们为什么会失信”、“最好的风水”、“村庙之夜”八章,其中前七章跟晋朝密切相关,共有76篇;第八章的题材则跳出晋朝,共有18篇。另,后记一篇。
( [" n! m# p! P' I9 N
+ n( [6 H, b+ P9 W! }如果把这95篇散文的叙述背景仅仅放在当代,即舍弃“晋·今”系统中的“晋”,那么,作者要想重新依赖散文这种文体来精彩地转述她的思想内容,困难可想而知。人们更乐于把目光投向遥远而未知的年代,来反观现代社会里受困于想要说尽“平生意”的群体和个体。. x% c/ ^2 p5 x1 M9 s& C& N

) c2 o$ W0 f& C5 k( `3 J! a1 q遵照《村姑夜话》8个章节的设计,可以看出陈爱松分别转述了平生意的不同形态:赏月、咏絮、须眉、守己、处世、赏心、堪宝、寰宇。其中既有人生得意的情愫,又有失意的因子,纷纷纭纭,萦萦绕绕,自成一体,蔚为壮观。
6 `; v" U8 x$ B5 f  G' a8 W6 Z" A5 h
陈爱松对散文语言的选择是慎重且有匠心的。她崇尚源于传统古诗词神韵、又跳出古诗词格律的诗化语言。小学阶段,她就在家父的熏陶下,接受古诗词的涵养。“在山村学校任教时,夏月之夜,与两位同事在操场上漫步,比赛背咏月的诗句。”(《晋朝的月光》)
: Z5 r+ a  a# Z! Y  k  n2 X* ?7 Y  y# f  L2 L
诗化语言,重点在一个“化”字。没有“化”的功夫,只能受制于坚硬如果核中的宇宙一般的诗,而不得在散文中解脱。诗在散文写作甚至为人处事方面都有担纲重任的作用。) }  p4 g. A% E) |" Q) I; D

6 F) D) J( A5 k1 X; I6 _2 t“父亲曾经独自一个人站在那里,我从庭前快步走过。父亲说:‘学        《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        说:‘不学《诗》,就不能说出美好的辞句。’”(《孔子也是平常人》)陈爱松在这里重新转述孔子教导儿子伯鱼的故事,实际上也是她的心灵自白。必须借鉴诗歌的语言和手法,为散文所用。只有言文行远,方能源远流长。
9 R( n) ^( [7 k. t4 H. H
2 L: |1 L# G, l/ v+ Y与此类似的观点重现于另一篇散文中:“启功先生回忆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溥心畲。当初他向这位书画家请教时,溥心畲总问他作诗没有。没办法,启功只好能硬着头皮学写诗。老师看到诗不错,才会对他的画指点一二。”(《有些房间是相通的》)等于说,诗是最早的文学,也是心灵的脉动,把握好诗,在进行散文创作,这才是以语言魅力制胜思想引擎的瑰宝。1 @( e4 q6 t: K& V2 V

3 Z) t, Y/ t# t1 M. C. \$ S/ J- _; P下面,我们以陈爱松的散文,展开来具体分析一下。
" P( D4 Q9 l1 C; `+ U2 G) @% z1 ?& o/ J; d' \0 {
(未完待续)
! v" K" b2 g" ]1 J* ^* ?% |5 y4 s) U5 H" O
2024.08.04偃师。
1 J% F. q  n4 {1 L! m, f' e- Z

, k7 Z  }" Z8 z% U2 }2 F5 S2 Z' L0 t. P% m
# @' s. C( \, h  c. `; u

0 Q6 G4 V: R- s- {% }: W. r1 E0 {1 b2 ^+ o

9559

主题

6万

帖子

14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52485

社区版主勤奋版主活跃达人宣传大使灌水高手论坛元老教师节勋章

9
发表于 2024-8-5 07: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驻马店
写的真好,祝福二位老师,都是才子佳人。

578

主题

5万

帖子

1

精华

社区长老(lv17)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117611
10
发表于 2024-8-5 2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拜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