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抬头不见低头见(1068字) 3 @3 O9 |- H+ n3 r) J' i' B
黄河渔夫 * y; z! ^! G! T! @; }5 t
抬头不见低头见,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两句话一个意思,说的是指乡里乡亲的老熟人。土的掉渣的口头语,在农村却大行其道。它成为消弭隔阂的利器,令人受益良多。 ! d; i' l# z) T
我老家在僻远的农村,过去人们思想不开放,除了极少数的公家人上班,大多都死守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打牌聊天,吃个官吃,赶个集会,常来常往。
& m& u: l# d8 y2 u 闲来无事,无事生非。东家的儿子二十多了还尿床,自己羞于动手,还得老娘晾晒;西家的媳妇两年肚子不见动静,是个不会嬎蛋的“母鸡”;老光棍偷偷给寡妇挑水,寡妇私下给他送葱花饼了等等。
0 k9 g8 }* l. N* O- j 乡里乡亲秤锤秤杆相距不远,左邻右舍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得有活解的人和台阶下吧。
( e" J* j" N, ^& O+ E n2 ] 冬天的一天晚饭后,我带了包邙山牌旱烟丝,去同生产队的大队支书家,商议我迁移户籍的事。 8 H ~9 F% Y+ ]. ~, U7 ?8 \" _! N$ J
他家的 大黄狗老远就叫,依稀听见屋里的嘈杂声,他喝止狗吠,探身迎接,我递烟而进。 1 a1 j4 Q8 C. B5 t+ h+ [9 ]. C
土窑里灯光昏黄,裹着刺鼻的烟味。见我来到,谈话嘎然而止,现场气氛尴尬。
+ B2 o5 Q- h. b+ C, J 老支书顺势落座床边,磕磕长杆烟袋锅,满脸堆笑:“这里没外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老张和王嫂接着说,”,老张气呼呼:“王嫂盖房跟脚越界一尺多,她硬说跟脚到沟边悬空了,她盖得早,应该先来后到,支书你说咋办?”。话音刚落,王嫂杏眼圆睁:“地方就那么大,外别是沟,真没法盖,支书你说咋整?”,支书叼着烟袋,吐着烟雾说:“平常俩家相处挺好,远亲不如近邻,低头不见抬头见,叫我看,一家跟脚各让半尺,房子虽小点,心里敞亮了,比啥都强!”,片刻沉寂后,老张和王嫂握手言和。
6 z1 N0 ?8 K# h J7 o 老张笑着说“抬头不见低头见,怨恨勾销”,王嫂红着脸说:“低头不见抬头见,既往不咎”,而支书诡秘道:“抬头不见低头见,低头不见抬头见,药到病除,和睦如初!”,我也佩服至极,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支书这里简直是小菜一碟。
8 }5 ^: [! E$ K! d( M5 m 老支书脸上漾着笑,打开了话匣子:“农村事比树叶都稠,稀奇古怪啥事都有,死板教条行不通,芝麻黑豆的事,处理不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甚至闹出人命案,到时就无法收场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低头不见抬头见,图啥哩!”,我这大学生如沫春风,心胸豁然开朗。 & e6 R: ^. X, e
在一个半小时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低头不见抬头见,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正是支书巧打“感情牌”,“邻里牌”,用土得掉渣的口头语,攥紧了消弭隔阂和危机,化干戈为玉帛的“金钥匙”。
4 _, l6 b6 G4 u3 W( H! ]6 m4 c6 g 追根溯源,抬头不见低头见,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过是一组极普通的近义词。审时度势,借力发力,立见奇效:宽容作舟,而行稳致远;宽容作径,而登高揽胜;宽容作曲,才和而动听。 # p2 p/ x$ P6 G! b
我为老家人的口头语由衷点赞,但愿抬头不见低头见,低头不见抬头见,处处都是艳阳天!
- k9 |) R' u' N& @. z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