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年关近,扁剁香(891字) 贾小丽 一年一年,日月如水。转眼,年关将至,不由想起了家乡那浓浓的年味,还有家乡过年时蒸的扁剁。 扁剁,是老洛阳水席里的一道名菜,它是把粉条煮软以后剁碎,再加入葱、姜、蒜瓣、肉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后,用肉汤和干粉(红薯粉)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又名洛阳海参。然后切成薄片,和五花肉或红绕肉、油炸豆腐、海带丝、肉丸子等烩制在一起,再炒些菠菜、番茄等新鲜蔬菜调色,做成的洛阳大杂烩。吃时再依据自己口味放入辣椒油和陈醋。特别是寒冷的季节,每人舀上一碗,再就个刚出锅的热蒸馍,那滋味,咦,真是妙不可言! 扁剁在天津、大连及河南禹州等地又叫闷子,取木讷之意,做法和洛阳扁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料也是粉条和干粉,但外地的闷子看起来似乎比洛阳扁剁更显精致透亮。传说二月二这天,龙神要从沉睡中醒来,人们为了祈求龙神布云兴雨、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当地的居民都要吃闷子,而他们的吃法则与我们洛阳的习俗大不相同,他们常把闷子放在平底锅里加些油煎成两面金黄色,然后佐以麻酱、蒜泥、陈错、生抽、辣椒油等趁热食用。 闷子在大型的超市里随处可见,也买回吃过,但感觉总不如家乡的扁剁好吃尽兴。超市里扁剁却极少,几乎难觅踪影,卖烩菜的柜台里也只有些油炸丸子、油炸豆腐等。想吃时就只有自己在家做了。往年的这个季节,母亲总早早地蒸了扁剁,差父亲给我送些。或我告知母亲,母亲便随时做与我吃。但随着母亲年龄渐长,再也不忍心劳烦母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遂请教了母亲,也学了一些蒸扁剁的方法和诀窍,比如,干粉不能太少,粉条也不可太碎等,想吃,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家乡是一定要先吃烩菜的,祖母一早起床将准备好的扁剁丸子等烩上一大锅,再让我挨家挨户的给邻居们一家端上一碗,邻居们自然也会礼尚往来,等送的差不多了,自家锅里的烩菜也所剩无几了,祖母便将邻居家送来的烩菜统统倒进锅里热了再吃。这样,各家的烩菜也成了真正意义上风味不同、口感独特的杂烩菜了,当然,那时物质匮乏,烩菜的主料也大都是扁剁,肉丸和肉却极少。 随着新年的脚步渐行渐近,不由又想起家乡的烩菜和扁剁!更想起家乡那浓浓的年味和年味里那暖暖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