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皂荚香 * Z" S( u8 {9 W0 [
◎李国民. }) @$ P6 e& R' t' p0 e) }4 s
2024-06-03 洛阳晚报 - D2 M) }* u8 |5 ^
前几天,我散步至水清岸绿的瀍源公园,在西入口处30米远的地坑院,看到一棵合抱粗的皂荚树枝繁叶茂,不禁回忆起童年老家的皂荚树。
# ~! F1 a% k/ L/ Y8 o& H 我的老家在小清河畔的牛王庙村,老宅前长着一棵老皂荚树,主树梢掠过院里的土坯房。每年春花、夏长、秋实,皂荚颜色由绿变黑,由瘪变鼓,树上像挂满弯弯的扁舟,迎风摇曳,飘着袅袅的清香,路人常常驻足观赏。初夏时,温度升高,小孩野外玩耍多,衣服汗津津的。那时,还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买不起肥皂,皂荚成了洗衣服的无奈选择。母亲吃过午饭后,㧟上满满一大篮脏衣服,带上光滑圆润的木棒槌,捎上十余个黑色的皂荚板,选好一块可搓衣服的大鹅卵石,挽袖蹚溪,把整个篮子丢入溪中打湿衣服,再把皂荚用棒槌捣碎,均匀地涂抹在衣服上,一边使劲揉搓,一边用力捶打,反复冲洗。衣服飘着淡淡的清香,我们一块兴冲冲地朝家走去。
+ d5 [# e t1 T- _1 V 后来,母亲还义务帮住校教师和果树技术员洗衣服,他们的工作劲头更足了,被三里五村传为佳话。
1 W6 _1 ` \* ^. _ 我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老宅前的皂荚树更加蓊蓊郁郁,却早已退出洗衣服的历史舞台。它昔日陪伴三餐四季的独特香味,仍刻骨铭心、萦绕升腾……(作者系孟津区白鹤镇居民)
s; C: Z S; R1 H- o- ]9 `7 P% R% w* |: |
$ o9 X6 E8 i' v& }. v5 R/ G
m# U% S7 n7 q u, n# c2 l" Q) g# g7 h$ i0 R( f# E
! c8 f5 W1 Z#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