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33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编纂的秘密 |(河南)李红军

[复制链接]

757

主题

3336

帖子

2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17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24 1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论语》编纂的秘密 |(河南)李红军
; V. m2 d* a3 ?) c
3 }' D  S( [# x6 i' }2 y
; _7 g- M+ m2 F5 K1 r2 S
       25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刚过古稀之年的孔子得了一场病,气色日薄。弟子们和医师们日夜守候在病榻,都想多挽留住他一日。多一日,是一日。每个人都想把他一生中那些金子般闪闪发光的言行,牢牢地铭记在心。' P- s7 i- g7 h) i4 k2 w

0 e  o+ }6 V) l$ l2 D3 Q' h       弟子们围在孔子身边精心护理,却往往欲言又止,唯恐打扰他的休养。每个人的脑海不断浮现着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但是,那种往日畅所欲言的交流,受到了医师们的限制。不要打扰一个老者的休息,如果没有一味药挽救一个人,那么,休息就是最好的良药。, V6 K7 |- k3 L( l' }& }

% v+ n/ ?( {) ~5 D8 B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阖上了那双充满星光和花粉的双眼。留下一地缤纷多彩的落英,一地掷地有声的话语。特别是他难得而有限的行动,像一条溪水推动一架古老的水车在仁心中不停地旋转,浇灌着旷世的人文根脉。' y% @3 s& V8 n7 h! V: P
* O0 V8 f7 r/ i6 ]3 z  s0 I
       问苍天:留不住孔子的伟岸身躯,如何留得住孔子的万古精神?弟子们为孔子守墓三年,三年的风雨刻满恩师的音容笑貌。弟子们在白雪和青草之间,燃亮迢递的心灯,诉说恩师曾经在世的美好,就连恩师对弟子们偶尔的批评之语,也显得弥足珍贵。三年后,弟子们各有各的家室,各有各的田园,虽然不一定各有各的仕途,但是,必须去奔赴。& G% O+ l/ r1 ?4 D: M& N; y2 Z
+ l) Q+ {8 {8 j1 R/ Z
       除了梦中,如何还能再遇见恩师?守墓结束后,弟子们依依不舍地分手,只有子贡一个人在孔子的墓畔构筑了一件茅庐,顽固地留下来,说要再陪陪恩师,免得他一个人寂寞。子贡与孔子固然阴阳两隔,彼此却每天每夜进行生死对话。在守墓六年之后,子贡这才离开。
) t+ _0 ^' g  L! }( q

% |9 r( ]1 ^8 ]" ?( F       时光如水,“逝者如斯夫。”时间的流逝正在稀释孔子去世带给人们的伤痛。但是,弟子们一旦两两相遇,或者众人聚会,对孔子的思念之殇就会翻江倒海。怎们办?据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记载:有若长相酷似孔子,加上他的学问、人品都被同门认可。于是,众弟子就尊有若也就是有子为师,作为相思煎熬的一种解药。& Q% Y& ~3 |; B  D& W
! u/ ]- J! }9 e) ~' b8 u! U% D
       孔子的弟子有若(有子)虽然在长相、人品方面酷肖孔子,并因此被众弟子推举为孔子的形象代言人,但是,孔子的地位和影响非但无可撼动,久而久之,更是无可替代,弟子们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怀念已逝的孔子。
( k  `8 |  B% W; v
$ X# v' f9 d9 q$ z! T
       据《礼记·檀弓》记载: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意思是,子游说,有子说话很像先生呀!子游的一番话,说到了孔子众弟子的心窝。事实上,有子乐意而且也正在担纲孔子的角色,好让孔门弟子有个精神依靠,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就像子贡延长为孔子守墓的三年为六年一样,对于怀念一个伟大的人物,总是有局限性的。
# |4 a; m7 w( {

1 v  j& ^$ ?4 }1 L0 ]) j       从有子身上,众弟子们发现一个真理:模拟一个人物说话的样子,就可以将一个人的形象再现。那么,忠诚地记录一个人的善言善举,是不是也可以将一个人物的精神定格?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在记录孔子的善言善举方面,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究竟是谁第一个站出来游说、倡导?是谁第一个记录下来第一则《论语》?: E* @4 Z( F4 v) U4 j. e) M5 m- [

) {' p1 b) C) [% y8 a5 @: e7 y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有子(有若)?曾子(曾参)?冉子(仲弓)?子游(言偃)?子夏(卜商)?子贡(端木赐)?再进一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抑或是孔子本人?弟子们是否发现孔子的遗物中,有他随手记录的用于日后备忘的秘密言论?正在随着这本书的酝酿而日益发酵。
" I2 g7 O) b4 H
, c! K- R' m7 y
       据说,被这个建议发动起来血脉和情愫的每个弟子,各有所记,大约数百篇之多,基本上每则、每篇都紧紧围绕孔子展开。可以想象当时的记录规模有多么巨大。而现存的《论语》只有20篇,合602则。很显然,孔子说过的话,不可能只让一个人听见,如果大家所记雷同的话,必须删削,只保留下来最精悍、精辟、精警的一条。: l- l( P5 p& y6 \/ A( _

* Y: \# i$ ]( K1 r& }1 y2 q       我们透过历史的尘烟依稀望见,众弟子或者闭门造车,数日后碰头念诵并展示;或者交流切磋,当场回忆起某个场景刀笔刻录;或者发掘线索,遂即采访当事人获得证据。弟子们要考虑尽可能多的展示孔子的言行,还要考虑成书后的竹简的总重量。普通的一片竹简的长、宽、厚为:30*2*1cm ,重约60克,可写30字。而卷起来的一卷竹简至少20片,大约容纳600-700字,重约1200克,即2.4斤。现存的《论语》共计11705字,相当于20卷也即400片竹简,重约48斤。; n$ w. s- `. m" [
0 \* B/ {; F" m
       现在我们编纂一部书,一般都邀请有顾问,统筹,主编,编委,编辑,校对,审稿等一大帮带有头衔的人物,且牵头者还必须把这些名衔统统写在这部书的扉页。书火不火,先混个脸熟、名字熟早说。
2 E7 _2 N1 i" R/ W

* x# O# [/ O% V! c       然而,很可惜!大名鼎鼎的《论语》竟然没有。. o9 [6 O+ U9 o6 ^* W

' H0 G) w1 i+ X       奇怪吗?奇怪,也不奇怪。说不奇怪,是因为在过去的2500多年,都很少有人真心探讨这个问题,往往是人云亦云,一笔带过:《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
: L  i. P6 K% E. r* m# o
; f7 j; L- D% }6 L0 B5 r
       现在,我们就要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D, _: v# A0 y+ k* {+ @; o

- e" U0 J0 d- M$ C& r; g       孔子有句名言:述而不作。意思是指他只阐述前人的理论、学说,自己并无意去创作和创新。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表示直到他生活的时代,天下应该写的书都已经写尽,起码他认为前人遗留下来的书已经够用。所以,孔子只是删削、编订、整理《诗经》等前人所著,却不动笔写下以自己的名字串联起来的任何作品。: i6 M4 y& J8 x

0 h9 y! m) `, h       注意:孔子的这个看似固执的观念,像一个魔咒笼罩在弟子们的心头。在弟子们各自写下和收集的即将汇入《论语》篇则中的文字,凡是开头或结尾带有个人化、名利化烙印的写作者和收集者的名字,则被一双手挡在了孔门之外。. W& p  q: H9 L8 v* f4 V8 m

3 ^) c* ]" Z1 S( `6 Z/ P! C       这双手是谁的?( p+ U" R4 C' c
8 v( \* j+ G* d$ n
       俗话说,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q( o# I* N, x

& t4 B- V2 x4 f) ^4 S, J% h       在《论语》中,子曰这两个字,出现了100多次,到现代几乎成了一个凝固孔子血脉的词汇。编纂《论语》的众弟子,肯定有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孔子在《论语》中可以称子,其他人要称子,必须附带一个姓氏所属的字,比如有子,曾子这两个人,其他剩余的2998名弟子(按孔子弟子3000人计)均没有这个待遇。+ q$ C  y4 l( n  }0 ]% Y! W' W1 D
+ U' X; T" z- [- y3 |9 I. F
       其中,有子最值得关注。有子曰,在《论语》中总共出现4次,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出现,这样的重复、复出,是一种人文力量和个人魅力的显示。前面我们说过,这肯定跟有子的形象和影响有关,更跟有子及其弟子或者门人极有可能是《论语》的第一编纂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m3 o; ^+ E( h5 w1 m
8 z4 z- A* N- ^' w' z+ R% `  U
       四次“有子曰”,分布在《第一·学而篇》和《第十二·颜渊篇》中。特别是第一次出现的时机和位置十分玄妙,就在《论语》第一篇第二则:
1 o0 C8 |0 Z: ]+ x

4 \* K- Y, c/ y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 H: q% y) P6 q' A5 G1 ?4 v- I
' ]' Z" I" H& `) ~+ i
       这样的编纂顺序说明:孔子弟子有若,不负众望,业已担纲起扮演孔子角色的最佳演员,类似于周润发在电影《孔子》中的精湛演技。有子极有可能倡导并编纂了《论语》。
. g9 j! X# G+ u& w& ?$ b
- c9 L+ T0 Q6 [6 c3 ?; H
       同为孔子弟子的子游,说有若说话的样子像孔子,不是说有若在与人交往中,有意模仿孔子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而是说有若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从体型上的形似达到了思想上的神似。% b: v1 f% [( M3 a8 D5 y

, Y& M7 f! I2 V      《论语》的编纂,也正是从汉字语言文字的形似,抵达内容神似孔子思想的过程。有若深知其中的三昧、玄妙和精髓。$ \- i8 v8 ?5 x$ a, U! w7 Z
- R) `- s5 Q' ?6 l! @4 p$ y
       有子可能明确规定:永不署名哪一条是由谁记录的,因为所有的荣耀统统归于至尊恩师:孔子。编纂《论语》如果有功劳,那也是众弟子的功劳;如果因为书中言语不当,有辱孔子的脸面,那同样也是众弟子的罪责。当然,后面这种情况根本没有。
9 m& l% m  {4 ^9 K# d

: M% {$ g- M1 C, {' h       如果我们考虑到一个编纂者不可能把跟自己有关的《论语》条则,放在首要和显眼位置的话,《论语》就很有可能是有子的弟子或者门人编纂的。
+ p2 J5 l4 y# n' O- a6 a1 w$ `8 @
( d6 ^$ t, y+ L* [
       不可否认,有些不出名的弟子可能也写了一些条则,贡献给有子及其弟子或者门人。但是,就像现代社会想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一样,因为记录者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很难被选用。  }% A; q' U5 k2 O' X

2 e' ?4 n* a  Z2 G1 q. ]9 a       《论语》的文字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但是正是这些有限的文字,彼此跨越篇章、条则的限制后,经过互相碰撞,就能迸发出数亿兆计的璀璨夺目的无限量的人性光彩和素养魅力!
' _& F+ c) O$ Y8 I9 ]' [- P& q
. h6 [; U" t$ B9 k& q! r, M
        2024.04.23-24偃师。
- r( h% X7 a6 A2 k: @3 O& r, E+ V$ f: M1 F: ?( P0 |7 C7 c7 L0 ^0 n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59

主题

211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lv7)

Rank: 9

积分
1909
2
发表于 2024-4-24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读后有获!

0

主题

233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874
3
发表于 2024-4-26 1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 B+ {- n, a# O, Y" W) b4 p( O编纂者,深深隐身《论语》之后,感觉那个时代孔子弟子们个个都是谦谦君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