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标题:
3 k* w5 [& j2 z' s$ Z1 I4 d老伴吹笛# F: U e3 C, \$ C1 C
正文:
' @- Q% T( k! O( h* k 提及老伴那悠扬的竹笛声,还得从她年轻时在娘家当闫女未出嫁时说起。
( e: V7 I" ?$ s6 I+ s) d5 I# _ 据老伴本人回忆:在她十五六岁时,村庄里成立了有一支文艺宣传队,宣传队里一叔叔那清脆悦耳的竹笛声、梆子声、弦子声等等乐器此起彼伏,使小小的村庄热闹起来,打锣的、敲鼓的、演员们唱戏的,其热闹场面一浪高过一浪。在那时,深感兴趣的她,一头扎进乐队旁,一看就是大半夜,直到散了场子才回家。
( ]; V3 x Y* O0 _# @& s" T 一天,年轻时老伴,坐缶父面前撒娇,请求家里人给她买支小竹笛。久而久之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她的愿望在父亲的支持和重视下,终于如愿以尝实现了。 A7 S" A- U0 V9 O L) c
手中有了笛子,她就拜宣传队吹笛的叔叔为师,学着乐队老师当伴奏,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她终于成为村里唯一的青年女性吹笛能手,在周边村庄颇为有名。
4 T, j! i3 M6 P' o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乡亲谁家有办喜事娶媳妇、嫁闫女、吃满月、祝寿过生日的,她均随农家乐队有请必应,那笛声有板有眼,赢得乡亲阵阵掌声。/ C9 D) i% p. n' `/ d
数年来,老伴的竹笛声还走机关、进校掌,幼儿院、敬老院里也成为常客。
* D# E, L& V* @- {9 S, ` 她还随身把竹笛挂在腰里,在田间劳动之余歇息时,还在田野里演奏,周边乡邻都称她为“笛女″。在那时,笔者经亲朋介绍,我与吹笛女结为夫妻。
. ~1 S" `# t0 k/ x$ E+ d, u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改革开放后农民、农村、农家生活的日渐富裕,老伴的吹笛爱好的再次复出,她今年已年近七旬,可她好像又回到了年青时代,把存放多年的竹笛又一次握在手中,小小竹笛成了她未唯一的“挚友”,时不时就来它一首,也是她把把我这位行外人,引进到音乐的殿堂里。
! x; S. P- E- [- ]0 Z! A! x4 f 那么,每每夜幕降临,我们就会步入社区广场,俺老俩口动不动就会嗓子眼发痒,随时就会在大庭广众面前“露一手″,在欢声笑语在乡亲们面前不断回响。
, B5 { h8 C$ e 老伴吹笛,旋律悠扬,我大声放歌,如春风拂面,给居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希望。* C! n# p m! H+ K" T
我放歌,似夏雨滋润心田,唤醒沉睡的童年。愿这份和谐与欢乐,如同笛声与歌声的相互交融,在我们的心间流淌,让快乐与纯真永远伴随身旁。
# F! [- h; j7 [ 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仍能保持那份最初的纯真与美好。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共度每一个晨曦与黄昏,让老伴的笛声和我的歌声,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动人的旋律。使生命之树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繁茂生长,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笛声)文% h. l- ?- ^: H7 O+ F( y! a
电话:13027637990. m4 L% U* l0 b
住址:0 o1 `1 M* C7 K9 t/ I1 n; U* X
洛龙区龙祥A区居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