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90175|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手札

    [复制链接]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15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v6 h7 s& E. Q& Q$ t8 s
9 G7 a" {) c% [/ P: h' k/ S5 P7 q+ ?

3 o' m. N% j  ]# s4 L2 [' f. A9 }) `0 O5 I$ c
※ 如果你是文人,你不要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会黑你。如果你不是文人,你最好说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会红你。信不信由你。
1 o3 i7 W4 ~8 q! m2 c5 R& b3 T

0 a! n# j4 ~3 O" h, g

% w( y: Y% B- r. |& ?' V8 P3 L
  ※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其原文: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此段文字作者道出了为什么写红楼梦一书的基本缘由。其寓意贴切,叙述之玄,令人称奇道妙。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可惜世人看懂的不多。

1 R8 y, w: |+ g3 I4 r0 C
9 l; f; W' ~- e5 n2 U- T2 C, Y" h: _
1 ~1 C: u* R5 H) Q; ?3 b% E
  ※ 红楼梦,书名繁多:情僧录、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其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才应该是本名,因为她的寓意最深也最能说明问题。其他的都是聋子耳朵摆设,是掩人耳目的花胡梢。

) t: t1 v5 A9 e5 e- U) Z7 r" ]0 c
2 G8 i$ D) t* x. [' `
, n9 n) o" C1 j$ R0 w( g
  ※ 红楼梦是一本谜语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我们就可知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其中甄字又是甄别之意,就是要读者去甄别真事。我们看原文:
) e- u4 K% @/ ]# ]" ^, {6 V& E! y/ v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式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并题一绝云:
/ R2 q0 N8 Y% u  W. r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A2 j! l) S* D9 U

. `5 v0 ^) d( s

% n2 ~) m: f! X# G4 O2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 `% \, D; Q. Z6 ~

% {3 [' y. }: x/ y

& Y. l( r" j. }( M2 M4 ]
  书中诗词、谜语、谶语、故事多多,然而红楼梦从乾隆年间发现到现在两百多年真正解得又有几人?叹!叹!

) t" K! Y' |3 K. k5 i- B; K

$ w, o7 B5 C7 V4 j
: t8 s3 ]% u2 E0 Z
  ※关于红楼梦的写作方法作者作了说明?[甲戌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其他还有如:谐音法、错字法、拆字法等。如果看官没有这些秘法来了解书中的故事,就很难窥其全璧。
. v& x  e0 T0 d+ }

9 ]. ^1 |! O8 O: P' Z

/ ~% V) {% r1 L% {( z7 a7 Z
+ P7 D/ e% C: h& I

* y5 L1 F8 F+ [% X6 C  s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在这一回里有一首诗嘲顽石幻相:
8 y0 K& y9 o  u  B8 w
8 j/ r0 W5 c, d; m, D, F" J
3 a+ ~  X* `7 j& t
  女娲炼石已荒唐,

0 b: \& q7 \* S' z" `- p# A9 a' z

; H4 h: G3 s! D5 i  @
4 c$ u( y$ V2 I! I6 H# \
  又向荒唐演大荒。

7 C: p: F, y: ]% t# m4 ]

* q& q$ h+ ]9 F/ }& ^. h% G

* [: |! {  t; D
  失去幽灵真境界,

: h( i6 [  \. E) L
& a% G8 I+ R* d; N8 b4 o
1 ~7 L0 x% N0 u" n8 v
  幻来亲就臭皮囊。

1 E1 U7 t) t9 T  Y) w+ W. f
6 g; I  k4 H) w

  u9 C  E2 n9 g* I6 F2 S0 {2 A2 t* F
  [甲戌侧批: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
: j3 F- n! v: r3 ]9 x) [0 Z% ~  h
4 Z+ ^3 Z5 ~5 }! [# y& i" S4 R

5 n. e  H  ^' _, @/ v
  好知运败金无彩,

) L8 F5 |& A' }# N  O" w

4 c' j% k: I! z' A+ d6 T

) X$ Q' n9 n9 w* J% O' c/ X9 ?# t
  堪叹时乖玉不光。
+ q$ b+ T+ m0 G( J
% j% b4 k1 i1 i- k+ I

7 r7 b7 D5 u. C1 O; M
  [甲戌侧批: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得工。二语虽粗,本是真情,然此等诗只宜如此,为天下儿女一哭。]

3 \7 C" a) e" k
6 \7 N8 q" Z- \

" p2 a$ l" H, y
  白骨如山忘姓氏,
' @) p# C# _" c! L
4 P8 O. `* W' h7 O4 p
" D, R- X* c& K6 X- M
  无非公子与红妆。
3 w; ?! m' q" v" q# P# M8 n4 r2 @
+ a9 _. K& f1 A  b5 o9 r. A& I- [
5 B% a, u* q" k' ?' X: @) r
  [甲戌侧批: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
% U/ n; o! f" F) Y/ _. K

# T& n! i1 N. ^+ w% N( o7 g' O
6 j. v: T( r% C8 s
  这首诗写出了回答了为什么写红楼梦、红楼梦都写了一些什么。可以说知道了红楼梦就知道这首诗,反过来知道了这首诗也就知道了红楼梦。

3 K: l3 b- }9 ]+ f

& B) @( i& k) u7 b
# ]) Y- e0 u  w! X
3 X, b/ n" }& r. g6 Z
; `: f: b9 g1 x* C& c& h4 X( x
& x# O# V* A+ A' u  S- l

( |* Y* B6 M+ G1 @3 Z
  ※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贾元春令姊妹们、宝玉住大观园为此贾政叫来宝玉交代几句。
% E% x% H3 P  d9 z
  原文: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
9 x0 b# G  }3 p, ~' G; D# r% ^
  这里为什么迎春没有站起来?难道就因为迎春是二木头?少知礼数?非也,此处大有玄机。这里表明了宝玉和迎春的特殊关系。
  P7 P2 v% W5 d' J! X4 W

1 ]+ e3 m0 v: U$ S; V

2 r2 }7 ]: P, ?1 a0 m0 p; o% w

0 Y0 O) A, H6 L

' H% i' r2 P0 o( U9 H

+ ^0 G' b5 H* Z+ l

+ O1 n* c, a" ^8 Y2 V! Y& O( e! f$ p
  ※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原文:

) f! y: x( V! F4 {% X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4 N% d2 l+ r' O, R) L

. D/ F' l) _. A3 i8 }- b
8 A, ?* t0 w. \0 C. G. ^5 U- E
  宝钗坐在了榻上,黛玉却坐在了蒲团上。这里作者用一高一矮提示看官妙玉、宝钗、黛玉她们尊辈不同。(c,我也用红楼梦作者的写法了偷笑 )
, J$ K; O1 G1 n; }$ N. m

7 D) T, |% }% O( R5 R, `
/ m% b6 D; V- s, l( [

$ i. c& G+ _0 a, Q: L9 m1 p

( A7 y% t- J0 D0 c/ V) N
  ※错字法:在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里贾宝玉去看晴雯说了几句话后原文写到:宝玉拉着他(晴雯 笔者注)的手,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银镯,因泣道:"且卸下这个来,等好了再戴上罢。"因与他卸下来,塞在枕下。

. h* I! O% v' z: i5 v# n5 ^9 G
  是的你没有看错犹戴我们从字面理解就是好像戴了四个银镯。到底戴了没有书里没有写。现实中确实戴了。你细想、细想,细想极恐。

& ]& f0 Z# h1 r; r$ ?% I8 Y" D
" H/ l3 O3 N0 `

, G% J9 V: ]1 y- h: N. \* ?2 i; k7 m7 i( F
补充内容 (2023-5-1 10:49):2 B  Y0 H7 T  v8 m) [
史湘云这个名字的三个字和《红楼梦》这三个字的涵义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表示历史、湘:湘妃隐寓了帝王的遭遇。云:即云南也隐寓了永历帝为躲避清兵的围剿东躲西藏、飘忽不定。8 }, A! u" j. @# [

& ]" T/ D' K& n& R补充内容 (2024-1-24 10:40):
7 v0 ]5 ^; k7 W' P, \/ E0 y史湘云的金麒麟隐喻了什么?. ^1 B/ N  E2 P1 V7 j! L0 @' y; t% _
《红楼梦》中的金麒麟是指清朝编纂的《明史》,因为在第二十九回清虚观张道士徒孙们的贺礼中有一个大紫金麒麟,在第三十一回史湘云看到这个金麒麟后,她在谜语中隐寓描述了南明史的遭遇。史湘云的谜语和薛宝琴的怀古诗都提到了南明史的遭遇。而在第五十一回,作者借史湘云的谜语和薛宝琴的怀古诗再次说明南明史被人为埋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22

主题

2010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lv12)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517
2
发表于 2022-4-18 13: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 H$ g. }; H) o: \! H莫道贾雨村言,都是金陵一梦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3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soot 发表于 2022-4-18 13:58/ T+ \: n% z- K" R, Y2 }0 e8 U
莫道贾雨村言,都是金陵一梦

; w3 z5 Z+ [0 O; s看来,阁下还真的知道一些红楼梦。为你点赞!

18

主题

1915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833
4
发表于 2022-4-19 09: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 Y) [, \6 n- k6 j) i0 O# i5 g
石头城里石头梦,十二金钗各有命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0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ssot 发表于 2022-4-19 09:065 |& ]! g4 ]& s' Z# d
石头城里石头梦,十二金钗各有命
" d* ?9 F! s% Y8 _
阁下的回复有点意思!点赞!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11: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有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为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曹霑,而《红楼梦》一书讲的就是曹家的事情。这个说法最初起源于胡适,但胡适并没有找到证据证明,后来的红学家如刘心武等人将这个说法推广,但仍有很多《红楼梦》爱好者提出反对。
) F3 p5 L4 Z& [. g2 E7 }先说一下呆呆的立场,呆呆认为《红楼梦》成书与明末,甚至应该是一名或几名明朝遗老所作,为的是将满清篡改的历史真相以隐晦地方式呈现给后人。正常前朝的历史应该在完全消失之后,后朝才能修史,但满清不顾明还存在的事实,就开始修明史,篡改部分史实,比如满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城庚寅之劫,白骨如山。7 g" H7 [& T/ \" b/ I
为什么说《红楼梦》作者不可能是曹家人?讲得也不可能是曹家的事情呢?
3 r+ ]7 k* c& I7 E. _1、荣禧堂布置  荣禧堂匾额为“赤金九龙青地大匾”  九龙很明显是指九五之尊的皇帝“案上摆放三尺来高的青绿古铜鼎” 周以鼎代指天下“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待漏随朝是明时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上等待上朝。“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海”# a* z9 b3 H% ^& s
4 W2 e3 d3 @. ^: O6 l! D
蜼彝是周朝祭祀宗庙的礼器6 q/ a0 K! {0 @- O, g

- `4 v' q: x" L: r8 A玻璃海是酒器,但玻璃在古代极为贵重。
0 f* H8 ~: t: r& O
7 x4 e- z% u! [/ ]$ B( O“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4 s! Z% I/ H' o) \4 L; U2 R
$ O3 E5 _9 Q* `- ^2 b* D
金丝楠木是皇家符号,被称为皇帝木; D+ ]% m/ d9 Q1 R
( J. h: t0 ^6 c: R* ]
荣禧堂的布置暗示的是听政大殿,如果四品制造的曹家这么布置是严重逾制的行为,是要被满门抄斩的。5 Y7 [! {5 @( h3 z( `8 t" y& \
# S7 n# P  s! {4 ~) @$ z
再看荣禧堂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4 Z: O3 \  u% J/ e" J  K1 ^

+ o5 W* u1 j/ L5 S# L! E' S字面含义是:堂上的宾客衣着华贵、言辞精雅,以至于可以与日月和烟霞媲美。
4 b  O* f' q2 R& S8 F1 ~: D* ?
% V) a7 n+ `* r% g但问题是,【珠】谐音是【朱】(明朝皇族姓氏)
/ W# [" a$ x; L: p
+ o7 \; l2 t  a0 m' s/ `. Y玑:珠不圆者为【玑】,也是朱 黼黻指官服,烟霞指山水 日月很明显是明,所以这句对联的意思就是:座上是大明的朱姓皇族,唐倩是文武百官和壮丽河山。
$ c7 Y* M4 R5 }+ x7 d+ v+ \4 p退一万步讲,满清文字狱严重,单单“昭日月”这种话就是不可能说的。% {. J' K( z+ ]# ?
2、玄墓山* X* E& \$ q- p$ l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对宝黛二人说,泡茶的水是“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
+ V" `' ]/ D# V$ i这个【玄墓】大有问题,玄墓指玄墓山,位于苏州,《沧浪区志》注云“元墓,山名。原名玄墓山,清代避康熙玄烨名,改称元墓山”。
( G0 ?! s0 ]8 Q8 a9 d+ m但是呢,《红楼梦》直接就写了玄墓山,只能有两种情况,要么成书与康熙前,要么作者是反清人士,这两种情况都说明了作者不可能是曹寅后人。
2 G& }+ \  U: T# o/ V9 R) t3、关于“强”字
$ C* q+ F% j9 n* c% B4 V# N  h3 ^
  G3 f  M* A+ R7 g红楼梦中,【强】字有300多处,早期的手抄本都写作“強”,因为乾隆年间为避皇帝“弘历”讳,強=弘+虫,大不敬,所以统一改为强,一直沿用至今,如果曹寅后人犯这样的错,就不只是抄家而是满门抄斩了。
1 J0 d9 p! M8 J! G( i3 B4、末世
7 O: @: {0 S! u0 g1 `8 j- t' E1 z( {. p3 s1 m+ {: P3 c
《红楼梦》的正文和批语中多次出现【末世】& h# P5 f$ J( ]* V0 P5 m

! i: v% I( V* ^+ K末世是什么意思呢?以家族讲,父子相继为一世,末世就是这个家族的最后一代,一般出现在诛九族中,但是曹家只是被抄家,又不是被满门抄斩,不算是末世。
; M& A& ?; V0 n0 s1 ]  O6 o6 I7 Y) r! g% B; h  K* Q: n- ~
《辞海》中解释末世是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或一个历史阶段终结的时代,曹家后人是不可能在康乾盛世的时候放言末世的,这也不合理。0 G  w- g8 f, L. g/ T

* m; O) k5 Y$ g; h$ b可能在今天末世理解起来有问题,但在在明末清初,【末世】算是个流行词,比如今天的“内卷”等流行词,放在这个时代,大家一听就懂。在明末,文人常以【末世】代指自己所处的时代,比如冯梦龙《古今小说》中“末世人心险薄,结交最难”,顾炎武《日知录》中“末世人情弥巧,文而不惭”。$ f" q0 e: A8 f# V
5、时代背景
3 ~# y+ T1 x" E$ {8 L' S2 m& Q# x& K) T& V' r- k2 G" L# j
红楼梦开篇说“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但这有甲戌侧批“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蒙侧批“妙在无考”。
9 ?+ B& P' @2 F* G
6 _; o8 z1 S7 B( U5 U7 }: g0 S( `《红楼梦》妙就妙在作者和批书人唱双簧,一个打哑谜,一个搞剧透,批书人一般都不是暗示,是明示,所以批书人的意思就是时间可考,于是:, r( |7 q# C: H( X/ T0 J# W# W  {6 q
4 E+ E- X5 V$ r# f
第十一回有一个时间出现“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8 E) h3 C: n" l, D4 d3 y7 d

, k0 h$ [5 q+ _( F& Q! V清朝只有嘉庆十八年的十一月三十日是冬至,但这一年红楼梦早就有很多刊印本了,所以不是,再往前,就是明朝崇祯十五年,恰好也是十一月三十一日冬至,而崇祯十五年,就是北京城破、崇祯自缢的前两年。
1 y! S' ]+ i. B3 `0 R0 z4 h: t《红楼梦》中其实有很多地方都透着诡异,如果只看正文的话,会发现很多奇怪的地方,但是作者说过一字不改,就证明那些bug是故意的,比如风月宝鉴用【烧】的,王熙凤的评价用了很过的评价【杀伐决断】,身为四大家族大小姐的王熙凤竟然不识字,或者一开始的女娲补天背景,还有书中动不动就很悲壮的诗,如果只是闺房儿女情事,读的时候就会觉得哪里不太对,好像过于悲壮了点,哪里就这么严重了呢?
1 {8 S: U" J- s. O* p1 I目前通行本是“程高本”,就是程伟元和高鹗把前80回和后40回整理后,删去书中批语,然后删改部分内容出来的,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人的结局和判词对不上。书批和正文其实都是《红楼梦》的一部分,可以一边看书批一边看正文,建议买脂批本。
* w# b7 w! @+ F: u* _0 E7 H% j/ B/ f3 Y& z+ i+ e0 z
这是一位网友呆呆写的,他看懂了红楼梦。点赞!

59

主题

401

帖子

0

精华

社区达人(lv8)

Rank: 10Rank: 10

积分
3197
7
发表于 2022-4-20 2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郑州
贾宝玉象征传国玉玺,薛宝钗象征多尔衮,林黛玉象征哭泣的崇祯,贾雨村象征吴三桂,凤姐象征魏忠贤。贾兰象征钱谦益。焦大象征张献忠。史湘云象征李自成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7: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班大为 发表于 2022-4-20 21:039 Z9 g9 u8 C3 N8 _  Z/ o; G
贾宝玉象征传国玉玺,薛宝钗象征多尔衮,林黛玉象征哭泣的崇祯,贾雨村象征吴三桂,凤姐象征魏忠贤。贾兰象 ...

) r6 Q2 i. S# h3 X, A3 D哇, 好厉害,比曹家说强多了去了!点赞。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lvyexiushi 发表于 2022-4-21 11:44
; [4 ^( O9 w+ l. i8 L; A  V我更推崇土默热红学

. ]3 h  x: P7 {' k$ k) o谢谢阁下您的来访。土默热红学,我还真的不知道。百度了一下。也是和贾雨村一路。土默热没有看到红楼梦的反面。个见勿怪。

95

主题

998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90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1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5 n6 ?8 Q* H) t7 i8 E4 ~' @: D7 y
6 h; V/ F+ V1 J. \- u
历史上的焦大是一个文化人,就是有点骄傲自大。说话不注意。丢了官。
+ |4 r4 g) O+ x/ A0 D;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