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266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年·张二棍·余秀华·贾浅浅

[复制链接]

262

主题

3844

帖子

8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88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31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刘年·张二棍·余秀华·贾浅浅
3 T# a+ t% D& U. E% f+ j8 G
诗人,不单是写诗的人,更是为诗而生嗜诗如命的人。比如满屏皆是的刘年、张二棍、余秀华等等,应该,贾浅浅也是吧。
" N: f7 u7 ]7 K; @$ d3 i/ \
对于新诗,俺有句“名言”:一些诗,太玄。字,俺都认得,写的啥?不知道。刘年的诗很质朴,总是用寻常的词句写出不俗的诗意,居然连诗感很差的俺都看得懂。
诗是论行支付稿费的,只是刘年太过实在,偏偏喜欢长句——准确地说是长行,两三句组合而成的长行。
诗是夜空的星星,骑着摩托,在荒原追寻落日,用车灯刺破夜色,巴颜喀拉雪山五千米海拔之上,刘年摘星的距离又缩短了一米六三。

. T  v3 E$ n; Q, a# \5 `! D3 t
张二棍的诗,深刻,浸着诗人的良心与良知。略让俺疑惑不解的,是他的一些断句——把一个句子拆成两行,或把两个半句凑成一行。我曾试着把他长短句连在一起,不分行的结果,深刻犹在,内涵不减,只是,脱掉了诗歌长袖善舞的霓裳便少了几分吴带当风的袅娜风韵。诗词,大约是各类文学样式中最小的艺术计量单位吧,但一寸小一寸巧,再小,都有其独立性。这大概也是张二棍选择并痴迷短诗的一个原因。
张二棍是做地质勘探的,他能从纷繁杂乱的生活里,开采出诗的宝石。
1 w8 {) k8 Z/ E# `: v3 R
也许,你看不太懂或不太欣赏余秀华的诗,也无法喜欢脑瘫的她说话含糊不清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甚至害怕她因病扭曲而词不达意的怪异甚或狰狞的表情,更没臆想穿过大半个中国去后山跟单身的她大干一场,但你不得不承认,湖北钟祥横店村这位名叫余秀华的草根诗人还是很有才情且极具个性的。历朝历代,才华横溢的人多了去,但才华、见识与风骨兼具的,不多,尤其是当下。
生在西晋,余秀华该是竹林常客,整天跟那帮不拘礼法的才子喝酒纵歌,肆意酣畅。

, M0 R6 `3 \: [4 B& K
随着雪地的那泡尿(据悉,《雪天》)等三首系伪作),贾浅浅沧海横流的屎尿诗及活色生香的“淫诗”,便成了网上网下一些人调侃讥讽的对象。福兮祸兮,贾也因此暴得大名。抛开那位名满天下的贾平凹不说,平心而论,贾诗的确要比她当年考研的分数好不少,也不全是“功夫在诗外”。只是呢,贾诗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似乎不在技巧,而在“被翻红浪”的题材。当然,涉足“禁区”触摸敏感,需要勇气和定力。
贾浅浅有没有资格加入中作协?我不作答,我只想说,中作协内远不如贾者,大有人在。再说句不合时宜的题外话哈:各级作协,若不能严格规范,何如取缔?江湖永在,文坛长存。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62

主题

3844

帖子

8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8892
2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8: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末句“江湖永在,文坛长存。”可改为:江湖浩渺,文坛,不因作协而存在。

262

主题

3844

帖子

8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8892
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8: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石淙峡记- a; ^0 x# i! U- d

/ g$ y1 e! v0 U( k" G" u一条小河,从嵩山东麓的九龙潭蜿蜒南去。
: U3 O, D4 Y  B' F: W1 l流经古阳城东十三公里时,一个急转弯,折而向西,袅袅娜娜,嫁与颍河。
( n9 d5 M# v6 B# P8 H& V0 V! d拐弯之处,下切很深的河道中,一片嶙峋怪石突兀而出,河水在巉岩间回旋激荡。
( a7 w' l& d9 G5 j) p周围黄土田野,山在远处,怪石从何而来?
' s% t, @7 T3 ^& o+ R一棵参天大树,也许缘于小鸟衔来或排出的一粒种子,这片怪石,怎就无端的拔地而起?
  P/ [! @9 P1 U5 l/ E' M; f它原本应该隐身地下很久很久了吧,地老天荒中,像是一场寒尽不知年的寂然修行,但不知何时,被这条童言无忌的小河给无意撞见了,于是泥土的包浆被冲掉,露出了它原本的模样。
7 m; b, r+ [$ F" f; R) J, c! d它是山吗?若是,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山吧。
: h+ a  X6 v6 h; P或许,它只是几块巨大的怪石参差错落成的一片石峰石林。6 j- |, B* l  _5 I) H6 f
小得像一个精致的山水盆景。1 ?; B+ C1 Z1 q
没有苍茫雄浑,却崔嵬着险峻峭拔。# J& Q: K& A, `. E8 L
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九九重阳,那位把洛阳定为“神都”的女皇,带领皇亲国戚,文武重臣,浩浩荡荡,驻跸嵩阳县。嵩山之巅,封禅祭天,扔下那块除罪金简,然后重游此地。- C* Y4 c& e/ a6 e3 }! r
武皇登上一块高出水面三米余的巨石,或曰小石岛,欣然四顾,心旷神怡,即席赋诗一首。“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这是武则天《夏日游石淙》的诗句。
7 j; I( v8 o( d( u- O- ^& t1 M石者,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
5 u$ U$ D. p8 I; O0 x9 U3 x淙者,涧中有巨石,两岸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
$ W) \) A1 G  m0 e自此,这条小河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石淙河。$ m' r& V; ?, u4 O
那么,这段卡斯特地貌的山水,我且称之为石淙峡吧。
+ `# |( z$ A7 R7 A+ V" S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武三思、张易之、张昌宗、狄仁杰、沈佺期、宋之问等十六位从臣也各和一首。女皇亲选十七首,题名《纪胜诗》,刻入北崖石壁。
6 Z' x6 c) e, V" m( w+ W) i时隔千余年,虽风剥雨蚀,石刻漫漶,但至今犹存,细看,还能辨认出武则天增减前人笔画自造的新字体。
1 j! X- [: O5 y. z“石淙会饮”,不就是中原版或者武周版的“曲水流觞”吗?
, O6 C* J- g" W3 p2 w" ]岸上,本来有武三思特意新建的避暑行宫三阳宫,但女皇却情愿就寝于石淙峡的一个石洞。此洞悬空,洞中一天然长方形石板,微风穿洞而过,荫凉清爽。) D4 l8 T! o2 z! o) ^
如今,女皇卧宿的那孔窑,百姓俗称“娘娘洞”,那块石板,被称为“娘娘炕”。
1 f5 ~# @8 m4 \! X0 }这条河,这段峡,也许盘古开天之初就有了,但地老天荒中,它只是纯粹的山水。惜乎,贾谊没来过,班固没来过,“三曹”“七子”没来过,“竹林七贤”没来过,谢灵运没来过,郦道元没来过,晨烟暮霭中,芳树无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鸟空啼。3 h6 d& S7 ?" k) h$ y- g1 a9 A! {4 o# X
直到武皇的临幸,才有了亭台水榭,才有了琳琅诗赋,才有了满山的摩崖石刻,才有了无边的千古风雅。
& R$ v5 i/ z9 X( I& w7 N女皇之后,李白来了,孟郊来了,司马光来了,苏辙来了,元好问来了,袁宏道来了,徐霞客来了,王铎来了,魏源来了,无不戏水饮酒,赏景赋诗。
( j, d, }- f- r  j% O1 l他们的诗,奇崛成文化长河上另一种石峰石林——诗峰诗林。; g# \6 e7 o1 h/ v7 r2 w" L
嵩山有七十二峰,峰峰入云,峰峰如画,“石淙会饮”,栖身峡谷,凹陷山涧,小若盆景,却赫然跻身“登封八大景”。 # r! R3 Z7 |3 t5 I9 m
女皇走后一千三百多年,俺来了。亭台不存,山水依旧。, h% d! S3 l  h' m5 _1 S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览物有异,聊作文以记之。4 b, A7 x0 C* S+ }0 s0 t

  o' R' D& e# _% q# C——见2024年4月30日《黄河报》
. J# \; W& r% B1 o2 B; d一则小记,无甚分量,感谢韶华老师厚爱!7 A0 L" }3 g* N8 u. G3 ^2 j
还有一则《禅虚寺记》,因涉及佛教,编辑不想惹麻烦,俺只好以诗的形式,发于《诗龙门》春夏卷。

262

主题

3844

帖子

8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8892
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9: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石淙峡记

5 |1 f/ ]9 d/ J. _% w6 A  E
一条小河,从嵩山东麓的九龙潭蜿蜒南去。
流经古阳城东十三公里时,一个急转弯,折而向西,袅袅娜娜,嫁与颍河。
拐弯之处,下切很深的河道中,一片嶙峋怪石突兀而出,河水在巉岩间回旋激荡。
周围黄土田野,山在远处,怪石从何而来?
一棵参天大树,也许缘于小鸟衔来或排出的一粒种子,这片怪石,怎就无端的拔地而起?
它原本应该隐身地下很久很久了吧,地老天荒中,像是一场寒尽不知年的寂然修行,但不知何时,被这条童言无忌的小河给无意撞见了,于是泥土的包浆被冲掉,露出了它原本的模样。
它是山吗?若是,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山吧。
或许,它只是几块巨大的怪石参差错落成的一片石峰石林。
小得像一个精致的山水盆景。
没有苍茫雄浑,却崔嵬着险峻峭拔。
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九九重阳,那位把洛阳定为“神都”的女皇,带领皇亲国戚,文武重臣,浩浩荡荡,驻跸嵩阳县。嵩山之巅,封禅祭天,扔下那块除罪金简,然后重游此地。
武皇登上一块高出水面三米余的巨石,或曰小石岛,欣然四顾,心旷神怡,即席赋诗一首。“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这是武则天《夏日游石淙》的诗句。
石者,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
淙者,涧中有巨石,两岸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
自此,这条小河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石淙河。
那么,这段卡斯特地貌的山水,我且称之为石淙峡吧。
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武三思、张易之、张昌宗、狄仁杰、沈佺期、宋之问等十六位从臣也各和一首。女皇亲选十七首,题名《纪胜诗》,刻入北崖石壁。
时隔千余年,虽风剥雨蚀,石刻漫漶,但至今犹存,细看,还能辨认出武则天增减前人笔画自造的新字体。
“石淙会饮”,不就是中原版或者武周版的“曲水流觞”吗?
岸上,本来有武三思特意新建的避暑行宫三阳宫,但女皇却情愿就寝于石淙峡的一个石洞。此洞悬空,洞中一天然长方形石板,微风穿洞而过,荫凉清爽。
如今,女皇卧宿的那孔窑,百姓俗称“娘娘洞”,那块石板,被称为“娘娘炕”。
这条河,这段峡,也许盘古开天之初就有了,但地老天荒中,它只是纯粹的山水。惜乎,贾谊没来过,班固没来过,“三曹”“七子”没来过,“竹林七贤”没来过,谢灵运没来过,郦道元没来过,晨烟暮霭中,芳树无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鸟空啼。
直到武皇的临幸,才有了亭台水榭,才有了琳琅诗赋,才有了满山的摩崖石刻,才有了无边的千古风雅。
女皇之后,李白来了,孟郊来了,司马光来了,苏辙来了,元好问来了,袁宏道来了,徐霞客来了,王铎来了,魏源来了,无不戏水饮酒,赏景赋诗。
他们的诗,奇崛成文化长河上另一种石峰石林——诗峰诗林。
嵩山有七十二峰,峰峰入云,峰峰如画,“石淙会饮”,栖身峡谷,凹陷山涧,小若盆景,却赫然跻身登封八大景”。
女皇走后一千三百多年,俺来了。亭台不存,山水依旧。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览物有异,聊作文以记之。

, [. ?0 m& n! m% r# T) O( Y
——见2024年4月30日《黄河报》
一则小记,无甚分量,感谢韶华老师厚爱!
还有一则《禅虚寺记》,因涉及佛教,编辑不想惹麻烦,俺只好以诗的形式,发于《诗龙门》春夏卷。

2 Y5 f) a% ^7 z! x4 Z& g2 \

262

主题

3844

帖子

8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8892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