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买 马 记 李凯斌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于刚刚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大牲畜奇缺。上级要求各基层供销社千方百计购进牛、马,供应农民,以解燃眉之急。1978年3、4月间,我所在的基层供销社决定,由我和另外4位同志远赴青海购马。
- O! D2 M) h& [: r6 E; \: N6 K 接到任务,我们立即乘火车赶赴青海。到省会西宁后,先到青海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在那里办理了介绍信和火车皮计划。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他们指定我们到海南果乐藏族自治州同德军马场购买马匹。
; D5 Y5 g, o" T$ _6 ]6 c0 w0 ` 西宁距同德县300多公里,不通汽车,更没火车。但同德军马场在西宁设有办事处。我们到办事处接洽后,乘坐同德军马场到西宁办事的军车,从早上6时出发,翻日月山,过龙羊峡,渡倒淌河,经贵德县、贵南县,天黑时才到达同德军马场。3 N7 l) g7 H4 x9 J2 x' s
我们从没到过军马场。第二天早上起床一看,嗬!蓝天白云下,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黄绿相间的大草原。因为那时青草刚刚绽芽,枯萎的荒草依然覆盖着大地。一群一群的马和牛羊在草地上游动,牧马人和牧马犬围着马群奔驰。好一幅美丽的游牧画卷!
2 T7 F5 ~8 {( Q6 x 然而,在这美丽的画卷中,我立刻感到不适。因为这里海拔将近4000米,缺氧。首先是头晕,不敢多说话,更不敢快步走路。如果那样就上气不接下气,头痛。再则是烧水80度就沸腾,吃饭,粥是黏糊糊的,馒头也是黏糊糊的,不熟似的。每天中午是"手抓羊肉",与其说这是当地的特产,倒不如说是不用手抓根本啃不下来。因为用80度的水煮羊肉,是很难煮烂的。
) O/ H/ Y+ ~7 T& ^, V* ]3 } 由于水土不服,我们整天感到少气无力的,但我们坚持着去挑马。军马场的马是论群放牧的,要买也得买一群,一群马上路的时候好赶,好运输。我们挑中了一群马,是120多匹,接着就筹备上路。
. s C6 I6 A4 q5 S a 离同德军马场最近的火车站是湟源车站,赶马要走半个月左右才能到达。军马场给我们提供了2000公斤青稞当马饲料,我们让马驮一部分,路上喂马。另一部分找了当地邮政所一位河南老乡,央他用邮车捎到中途的沙沟和终点湟源。因为要过藏民区,军马场又找了一位名叫夏巴克州的藏民翻译给我们当向导。
4 m3 K7 Z) U) y3 Z$ x' |) j1 j 正在这时,我坚持不住了,发起了高烧,体温高40度,只好住进了军马场医院。这样一来,大家都走不成了,只好在军马场住下来。我住院期间,那里的医护人员真好。因为高烧,我迷迷糊糊的,一位护士姑娘就一直陪我住在病房里;为了让我这个河南人吃上面条,医院食堂的师傅每天骑马跑30多公里去取小麦面粉面条。 ( v9 Q) e5 y1 z @4 ?% q
一个星期之后,我的高烧退了,坚持要启程。大家商量决定,他们赶着马群上路,让我坐军马场的汽车到湟源,一边办理车站运输手续,购买车皮上饮马的大铁桶,喂马的干草及木杆、绳索等物资,一边等他们。
% s4 M3 T4 J2 a/ u 我在湟源办完这一切,又等了十多天才等到他们。一见面,他们一个个像乞丐一般,满脸黑瘦,胡子拉碴,穿的老羊皮大衣又破又脏,我的心一酸,真想抱住他们哭一场。但是顾不得哭,得赶紧把马群赶到准备好的马圈里,让他们到旅社里洗一洗,吃一顿饱饭,才开始叙说一路上的经过。
% t; R2 W% v' c8 i2 H6 |: U 原来,他们离开同德军马场,便进入藏民区。因为有夏巴克州联络,藏族同胞都非常热情。他们一路的吃住都在藏族同胞的帐篷里。喝的是奶酪、酥油茶,吃的是糍粑,只是很不习惯。藏族同胞把他们当成远方来的客人,用最好的方式招待他们,决不提钱字。给他们钱,他们反而不高兴,立马就会翻脸。到了没有藏民的地方,只好风餐露宿,喝泉水、吃干粮。
* c* y; {9 C) [8 o. |& c 快到沙沟的时候,发现那里真是"沙"沟,那沙足有一米多厚,马腿陷进沙里一、二尺深,步步难行,一天只能走十几公里。翻日月山,又遇上大风雪,冷饿交加,脸似刀割针扎。过了日月山,上了青藏公路,想着该好走了,谁知那马匹怕汽车,见了汽车就四处乱跑,费好大劲才能把它们收拢到一起。
) \7 t4 D4 G4 Y+ c8 e& ^ 他们说,这一路上半个月多亏了夏巴克州。他人熟,处处有人接待;地理熟,不走冤枉路;他赶马经验丰富,只有两匹马死亡。他还是一个快乐的人,每到休息的时候,他就拿出随身带着的青稞酒,边喝酒边唱歌,大家一天的劳累就少了许多。
9 l. Q2 V, c7 u2 X) w, \4 f 在湟源休息了两天,火车站陆续给安排了4个车皮,我们把马和草料水桶装进车厢,一人押一节车厢,向洛阳进发。在车厢里,人就和马住在一起。因为货车发车没个准点,每到一个编组站,赶紧下去给水桶上水,保证马匹饮用。接着去打开水、买吃的,然后坐在车上等着开车。如果赶不上趟,车开走了,那可就麻烦了。
# ^. q& j% M8 X0 x! u 5天后,车到了洛阳,供销社郭主任亲自带领人员在货场等着接我们。郭主任安排我们坐汽车回社里,他们赶着马匹回去。这一趟买马,前后用了一个月时间,备受艰辛。但买回来的100多匹马,很快被农民群众购买一空,缓解了辖区农民缺大牲畜的局面,为农业生产增添了活力。 【发表于《中国合作经济》2005年第7期】 8 z& n) r2 O2 v7 T1 t; w'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