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时间漩涡中返景的复照 |(河南)李红军 3 m, g4 c% A7 G. A: z; q1 A; i; u
3 ]# m! q* C1 [( t1 l1 L; N" j2 u- O
时间是人为设定的,这当然毋庸置疑喽!1 e. m% z$ V3 `# r" m
+ j* D. l/ }7 K% j. O
每天的24个小时,是好事者为了方便众人且统一众人的时间观念而杜撰的。大自然中本来并没有24个等分一昼夜的小黑点,刚好被我们发现。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每一个小时,都是我们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时间被发明出来之后,就是实实在在的,请不要为此感到虚无。
9 z& O9 ^; R% j! i1 H8 n5 }- M" A( z+ Y5 G2 s9 d& R
当然,就像对24小时的规定,过于清晰和准确,有时候还不如模糊带来的诗意更深。沉浸于爱河的热恋者,不但会把人约黄昏后的黄昏后吃得很准,而且还会把这句宋词的上半句月上柳梢头,也当做完全可以舍弃低头看表的时间参照物。
5 b( e) R1 I5 a9 _! [: U' c4 c6 q! m# j' r V3 w9 T. ~
时间是公平和伟大的,只有内心无比煎熬的人,才会感觉时间过得太慢,恨不得像一只鹿一样跳过去这道篱墙。相反,只有内心无比快乐的人,才会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来不及细品蜂蜜对心尖的点化。有什么办法呢?过于敏感的人生,带来的无非就是富有温度的时间记忆。# m+ i I Q0 V& O, e
- g! }; m* I; d
这个开场白,我并不愿意搞得太长和过于复杂,还是容许我们直奔主题吧!
# q3 R5 g. J* [: F2 g( M) R. w5 H
要说明深刻的道理,打比方是最为深入人心的绝佳手段。接下来,还是把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二人称你吧,没错,说的就是你,你代表我,也代表其他人,以你为中心比以我为中心更为要紧。
0 i/ c) T7 p$ |" Q
# C4 \; P( w( e, F 比如,当你走到所住的城市从东边数南北向第五条街道从北边数左侧人行道上的第19棵法国梧桐树,算了,简单地说吧,啰嗦并非我的本意,而是想要准确。简单说,就是当你走到地点A,你忽然想起事件B,你会说这没什么,这当然没什么,请继续听我说,就在这个时间点C,人物D恰好从你眼前路过,你会说这是巧合,哦,这当然没什么,请继续听我说,你有可能会在时间点E,重新走到A想起B印证C邂逅D,那个时候你会说什么?: e5 `6 w3 q# X( }) s$ J! y% P
- o3 G: a k, f% y: r2 w 如果你说不出一句话来,那我就开导你,依照我多年的研究心得,这就叫时间的漩涡,看一眼河水的漩涡你就会瞬间明白。这种情形的形成,至少要有三个以上的巧合因素,因素越多,就越瑰丽和神奇。这说明时间在回旋而不是倒流,并且动用多重手段,包括空间的叠合,人物和事件的杂糅,目的只有一个,非要置你于旧地,重游那么一回。这种感觉,我相信每个人都有。
' z$ d3 y! p" E( z# o& j* ~: h0 N# d$ x h" V' Q6 {
如此神奇的时间漩涡,唐代大诗人王维先生在五言绝句《鹿柴》中表述得更为充分和完美。我在此只取他的后两句,前两句请你在记忆中的某个地点搜寻,没准儿,当你一瞬间搜寻到时,会刚好听到爱人打来的手机铃声,而手里的咖啡正在品第二口。当此情此景再次发生时,你就会恍然大悟,对我的说法竖起大拇指,惊呼:君言不虚也!- ^5 g" c! B U
9 C- G+ M; `; ^0 O+ K. p k
重新回到王维的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落日携带的富有光晕的影像映射进了深邃的丛林,又将此影像原封不动地照耀在那静幽的青苔之上。返景多好啊,象征人生难以割舍的回光返照,被时间的漩涡以复照(可以看做类似于现代的复印)的形式移植到青苔,而那青苔,正是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之归宿。
& \5 _6 U; |+ @3 K: P8 Y, M5 p! b3 X4 @/ E: U) y5 N, X8 S, C
请接受时间的漩涡,享受时间馈赠的礼物。4 h/ _6 j2 q' g) u6 \. T
6 w" v9 E8 x }$ Y, y 2023.06.08偃师/
2 G) F& j' n7 T) D'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