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56342|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举办石在(李流范)先生作品研讨会

    [复制链接]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9 10: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举办石在(李流范)先生作品研讨会4 v+ u9 S* w$ A- e

2 ?9 a; K* C1 q1 ~8 j' I8 ]# @           6月16日,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二楼会议室举办李流范(石在)先生作品研讨会。洛阳市职工文联副主席、市职工作家协会主席曲焕平,市职工作家协会副主席崔书乾、于春斌、马立及部分职工作协会员3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8 J! P+ z7 r  t0 o; q$ N2 }     李流范,笔名石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轴退休职工。出身工科,爱好文学。退休后,他用8年时间共编著出版《激情火种——石在文选》、纪实文学《浪里飞歌》等16本书籍。心怀阳光,感恩生活,年已七旬的他笔耕不辍,近几年还刻苦钻研格律诗,计划出版个人诗集。1 d* t3 e9 y+ _2 i' p
          研讨会由职工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于春斌主持。活动现场,市职工作协会员们畅所欲言,交流分享了品读李流范(石在)老师作品后的心得与感悟。李老师年过古稀,仍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的精神使会员们大受鼓舞。大家认为李老师的作品有温度,有深度,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社会使命感。& d3 c( d7 `, g) Q" E  L
           研讨会上,李流范还向职工作协赠送了书籍(他的部分作品)。       曲焕平高度评价了李流范老师的作品,一是厚重。无论《激情火种》,还是《时间的故事》,都有着气势如虹而又纵横纷纭的包容度。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学使命感和文学自觉,以个性的表现方式向公众勾画出一个更具真实意味的文学世界。二是博大。在《激情火种》《时间的故事》里,作者写出了复杂性:时代的复杂、群体的复杂、个人的复杂,这一切都是由作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完成的。三是超脱。作者涉猎面广,内容丰富,显示了作者的广博和超脱。
0 }6 [, ~# ^0 A1 U; N$ F         最后,曲焕平对职工文学工作者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追求真善美是文学的永恒价值。作家创作,就是要通过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从文学作品里吸收道德的力量。二是把握时代性是广大作家的历史使命。广大文学工作者应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脉搏,用精妙的艺术语言回答新时代文学发展面临的诸多课题,坚定不移地用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造和铸就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文学作品。三是坚持文学的人民性是创作文学精品的必由之路。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学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坚定鲜明的人民立场,要志存高远,有对人民的“大情怀”。
& N; Q! K- R1 D9 m(市职工作家协会)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6 反对反对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2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 E3 x4 _2 K6 O) b) I8 K, }
# U  v  @- i, B
《科学应对“抑郁”故事》读后感
0 h4 ~- d0 ^4 Q3 |# t3 g; e, Z) ~. s2 Z% a! s
张韶峰" n7 X$ j/ b, y6 u

2 g0 b7 Y4 k; E$ |        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阅读完这本书后的最大感受是,被深深地震撼。
1 X" i0 ~9 u+ i4 i, b, M6 g( {        首先,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说,它涉及的抑郁症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令人惊叹。我学习心理学有几年的时间,关于抑郁症的书籍也看过一些,同时也接触过一些抑郁症的来访者。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发现自己所学所知的只是冰山一角。其次,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这本书从头到尾体现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贯穿真挚深入的情感,让它区别于其他的心理学专业书籍,整本书非常的人性化,也特别能打动人心。所以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有一个疑问,作者李流范老师到底是心理学界的大咖还是文学界的名家?今天带着这个疑问来参加李老师的品读会,特别的荣幸。同时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方向也做了一个调整。之前我心理学的主要方向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一直认为教育很重要,感觉到孩子们太需要帮助了。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抑郁症患者太需要帮助了!我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把李老师的这本书一遍遍地读透学精,用它来做指导,去帮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1 P$ n' Q  _0 H+ t, B
        特别认同书中谈到心理学的一种说法: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他们遇到负面情绪的冲击时,因为没有发泄口,又不愿意攻击别人,就将攻击转向自己。我接触的抑郁症患者真的都特别善良,他们总是为别人考虑。记得我做咨询的前两年是纯公益的,有的抑郁症患者想在公益之外约咨询,提出要付费。当听我说不收费时,有的害怕给我增加负担就不咨询了,有的在咨询后坚持给我寄来两本书,甚至还有一个在拜佛的时候以我的名义捐了款,这些让我都特别的感动。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善良,抑郁症患者一方面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另一方面在情绪没有出口的时候将攻击转向自身。情绪可以隐藏,但身体不会说谎,愿所有抑郁症患者的善良都能从“爱自己”出发。
8 Q& _  W+ E8 W$ {" ^: j5 l0 G        书中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看得人揪心,全球超过3.4亿人抑郁,每年有80万人自杀。而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也就是说,平均每1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更让人揪心的是,国内有92%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寻求治疗。确实,很多抑郁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出于病耻感拒绝就医。书中一个抑郁症患者“想住院,家人不同意”,患者痛苦之下的呐喊:“怎样能让父母同意我去住院啊?我快撑不住了”,想“一个人偷偷去住院,前提是我有钱就好了”,真的是让人心痛之极。曾经接触过一个抑郁的中学生,常常自残,也有过自杀的念头,求助时坚决不提供父母的联系方式。跟她约好不能再自残,更不能有自杀的想法,需要时随时可以联系我。但可能因为住校又要中考,之后就再也没有接到她的电话,心里一直放不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她。这个孩子还是有勇气的,但她宁可求助陌生人也不愿意让自己父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也有不少抑郁休学的孩子,出于羞耻感,拒不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如书中所说,普及抑郁症的科学知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是当务之急。
' t6 {) t: Y% s7 p. T2 W! r$ ]5 {        爱是治疗抑郁症最好的良药。书中一位抑郁症患者自杀前曾说过,“只要有人给你哪怕一点点好,你也能靠着它苟延残喘”。可是,这个世界的无知和冷漠最终将她推向了死亡。前两天,因为我的一句“你真的很不容易”,一个来访者哭了。她说:“你的一句不容易,让我感觉被同理到了,身边的亲人都没有这样跟我说过话,谢谢了!”让我感受到,我们的举手之劳可能就是对别人的雪中送炭,甚至能带给他们生的希望。南京街头“给抑郁症患者一个拥抱”的活动;洛阳的习怀恩老人多少年如一日献身帮助抑郁症患者的公益事业;许许多多从抑郁症里走出来的患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尽最大努力帮助那些还在受抑郁症折磨的患者;各种公益心理机构的设置,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动的同时,也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爱。让我们在席怀恩老人的建议下行动起来吧!用一元钱的捐助,一分钟的微笑,一句话的安慰,为抑郁症患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施与受是同一回事”,我们给出的爱,最终会流向我们自己。
! G2 _# ~5 u+ N' j        这本书关于各类抑郁症的科学防治和心理救助,包括大量的心理疗法,运动疗法和食物疗法都让我感觉受益匪浅。每一个血淋淋的抑郁症故事,每一次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和呼吁都在震撼着我的心。它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帮助抑郁症患者,刻不容缓!
" Y9 t$ F. `9 L9 o+ F       特别感谢李老师带给我们这么一本充满爱和正能量的书籍,也特别感谢今天能够有幸参加李老师的品读会,我想这对我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再次感恩!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3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0: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读李流范老师所著《养生宝典》
: I& X4 I7 S& t                            □ 张庆合3 e5 G* H; q7 J# z5 Q6 e2 Y8 g

9 c3 \4 _1 A  s. f0 P+ u! U% T岁月如流,转眼间我已年过半百。如今,对人生、对生老病死都有了和年轻时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感悟,不一样的期许,就像人生旅途上前半生在风风雨雨中奋力前行,如今爬到了山顶,看到了人生最美的风景,随后,便是慢慢归途。
5 n- M! `( U* 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追求长寿是人类的最大本能和希望。然而人老了会多病,会面对太多的艰难与困苦,会有莫名的伤感和惆怅,会有太多的怀念和遗憾。这是谁也无法抹去的人生定律和自然规律。, c0 j% ~$ W$ ?! C5 d
余生很贵,越老越知道生命的可贵、健康的重要。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人的健康胜过一切幸福,一个乞丐比疾病国王幸福得多。
* W4 Y+ D0 s- W1 h( g健康如此重要,但是如何科学养生、拥抱健康,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懂的。近期有幸从洛轴文联崔书乾主席手中获得了洛轴文化界老前辈李流范老师赠阅的由他编著的《养生宝典——健康百岁不是梦》,让我如获至宝、手不释卷地读了起来。整个阅读过程,就像在聆听一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阳光乐观的慈祥老人面对面讲故事,他用上千条科学养生经验和数百个长寿故事健康秘籍告诉我,掌握科学的生活知识,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健康百岁不是梦。读了《养生宝典》,让我的心态也变得乐观豁达:人老了未必不好,人老就是一杯陈酒,冽而绵;一壶浓茶,爽而甘;好日子在后边,不到九十九,谁也不许走。
/ R( n. v% T1 _0 {* |3 O6 l' a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想,李老师编著这样一本多达380多页的厚厚的养生宝典,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儿啊!其中饱含着李老师多少的拳拳爱心和辛勤付出啊!后来,我从“编后记”中找到了答案:) n- A( G) {2 o1 }# [* M
“为了能规范搜集资料,数十年中编者常到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浏览各种图书报刊,也常上网搜索,收集了约200万字有关资料,退休后开始着手编写,经过近几年努力,终于完成。”
! G0 {7 s6 _. ^这种精神,令人动容!真的值得我和诸位文友们学习。; a/ f% \2 ~: a4 T" v4 F7 K

2 j% x3 o) g6 q2 X& [6 d, i6 |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4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g7 X, M+ _+ f- ^! Z5 n  }0 o1 Y; L* O; z4 j& d) P8 R
读李流范(石在)老师的《科学应对抑郁故事》有感+ P: U! [/ x, m  k; ^+ s5 ^
% \* I: F. b1 _
靳志芳
$ y3 Z8 c) t2 g/ q, E
7 r% q8 b, a. ^4 S, E8 F生命中总有一些无法言说的痛,脆弱的我们只能独自舔舐伤口,以期用时间和岁月将其冲淡、愈合。可人生的残忍之处在于,面对过于强大的厄运,太多的无力和无助下,总有一些心灵被“困”于其中无法自拔。) r) X: `5 r& @! C* Y
李流范老师的《科学应对抑郁故事》一书,具体详细、科学系统地给我们介绍了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以海量的病例分析了各种抑郁症故事以及抑郁症的科学防治和心理救助,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 t! m) P8 O' r/ Q% m" c4 j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了精神健康第一杀手,世界抑郁症年患病率接近10%,中国抑郁症患病率为6.1%,根据这个数据计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生不如死的被“心魔”遏制的行尸走肉般的躯壳,一段段沾满血泪的惨痛人生历程。
$ ^3 B6 H: S5 W# B2 l那应该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痛,正如一位抑郁症患者的一段自白——“我强装着勇敢,把胆怯锁在唇齿之间,像盲人一样,从黎明走到黄昏,没人知道这一切,没有人会关心,恐惧和疼痛是自己的,没有谁能了解,更不会感同身受。抑郁症,不是你们所想的心情低落,想开点,别想太多就可以解脱的镣铐,而是腐蚀灵魂的根基,从意志上将你一点点击垮的精神疾病。劝我别想太多的善意安慰,只会火上浇油。”
  Z* K7 S, w: I. w- d8 x从百无聊赖到浑浑噩噩,再到焦躁不安,直至企图自杀……快乐被阴郁一点一点蚕食,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独自走过备受摧残的痛苦历程,再加上整个社会对精神疾患的误解和歧视,让抑郁症患者更是雪上加霜。焦虑、绝望,甚至走上不归路,一个个病例惨痛的经历让读者心情无比的沉痛,胸口也犹如压了巨石般,几日都不能舒展。& C- L/ U2 d$ [3 Q4 f* D" S- V  D3 [9 k
书中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介绍了抑郁症的科学防治和心理救助,中西医结合+心里辅导、多运动、多晒太阳、多交友,果蔬草药抗抑郁等等,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并呼吁全社会关怀抑郁症患者,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陪伴、安慰、理解和爱,让他们充分感受安全感和包容感,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能量。9 K" G1 O( R9 A5 w6 m3 @1 O
这本由李流范老师编著,洛阳市公共健康协会、洛阳神龙义务搜救队、洛阳抑路阳光公益行合作出版的关爱心灵呵护生命的科普著作《科学应对抑郁故事》,从应急搜救到公益活动,他们致力于关爱心理健康疏导抑郁防止自杀的公益活动,呵护心灵,用科学和深情舒缓抑郁,拓展了生命护航了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可谓是福泽万民,功在千秋。
& y6 K! r( r" o. X* W/ B* \很科学也很专业,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及时读到这本书,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并能有效地帮助身边的患者早日走出阴影,走向阳光。, w  \6 s. g$ v: [- U3 C5 K6 }
给李老师点赞!给“抑路阳光公益行”志愿者团队点赞!7 K: i$ _, S3 t' k+ M& y
% m( J$ M/ \/ B; B) l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 W; }! h$ m3 R投放一颗激情的火种,燃烧永恒的生命
" \0 Q4 G: m+ k) I# ]: }: P1 u4 f
+ O5 g: Y$ L+ L0 s5 I, }. B$ X赵琳 4 F6 D7 c* r2 z3 t; _1 o
2 [# [/ {: X9 M7 o7 M$ p
偶得一本石在老师的《激情火种》,读过之后为石在老师讲述的精彩人生之路而赞叹,为他的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而喝彩。
) G2 h; Z, ?& }3 u7 G1 d石在活得很精彩。上名校,入军营是许多人的梦想,石在都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他自己本身喜欢运动,练得一副好身板。61岁时还曾在参加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中,跳入3700米高海拔低水温的雅江游泳,真可谓艺高人胆大。
+ G7 o3 h) e' U' `石在活得有激情。他思想灵活,眼界开阔,热爱祖国山水,遍览秀水明川,积极践行“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理念。在“命丧虎口说门票”一篇中讲到他们“野驴”至豫西大峡谷,要出门时被当地景区人员拦截强收门票的故事。在冠以所谓的“逃票行径“事件分项列举理由,有理有据,看过之后让人忍俊不禁又觉得酣畅淋漓。的确,如果换作其他人,估计是讲不出那么多的道理的。这不得不佩服石在老师这帮“驴友”们的智慧和胆识。8 N4 u9 s0 t/ x( g
石在活得潇洒。他关心政治民生,敢于为民发声。比如在“洛阳忘了关林火车站太久”一篇中提到关林火车站53年间一直不通公交(由于距离当时写作时间是2011年,所以作者记录为53年),呼吁尽快解决此项关乎洛阳窗口形象的问题;在“扬长避短,以古都大旅游振兴洛阳”篇中不仅提出自己的看法,还书写了自己的建议,由其规划布局的明晰性和可操作性,可知石在老师不仅生活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强,知识面也宽泛而深入。# b% x5 k8 \( s: ]4 E3 a
石在活得快乐。他年过7旬,仍老当益壮,用30多年的时间筹备资料,编写科学禁烟,科学抗癌等一系列丛书,把健康知识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诸如加入神龙水上义务搜救队,成立金秋岁月志愿者团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贫困学生和有经济能力的老人形成互助,等等一系列爱心慈善活动不一而足。最值得盛赞的是石在想到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而签署自愿遗体捐献登记书,他的勇于奉献精神,犹如一颗火种的投入,点燃了迷茫人的希望之路,同时也激发更多的人向他学习。' Y& h4 r6 M4 w! C7 p
以文述志,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积极传递正能量,倡导人类的奉献精神,大概就是石在老师出书的初衷吧。0 Y& T8 L3 y+ Q6 h/ W+ Y' o
再回过头看此书封面上引用鲁迅先生的“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一句话,想必此书带给人的是呐喊和引领人不断向前的力量。( l2 c% S) x; K0 u5 J. H7 U" d
: G& h9 H% }- X5 L$ m) u& Z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洛阳漂流人传递的力量; {" W# t. ]; b& M2 k- Y
——读《雅鲁藏布江漂流梦》有感( P3 {& \0 |8 r1 L* E* _

: Q/ ?3 @2 J% k, n9 i魏艳红( Y6 M/ m: i# T3 P* D  w
5 ~0 A" H- {: c& s5 Y
研讨会主题是“李流范老师(石在)作品研讨会,以前没有读过李老师的作品,上网查看到关于李老师作品和资料,了解到他的笔名“石在”,实在是一位无私奉献可爱可敬的老人,用一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态度身心于公益事业,用文章和书籍传播人间大爱。, g# n) F) d% w7 L$ }9 p# S
1986年看到洛阳长江漂流队的事迹,对他们壮举精神很敬佩。但是不太了解洛阳雅鲁藏布江漂流队的事迹,今天有幸拜读李流范老师为纪念中国洛阳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成立十周年,编写的介绍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纪实的书籍《雅鲁藏布江漂流梦》9 ~: w' ]  @6 m% e) j0 |
书中描述了洛阳人敢为天下先的漂流探险精神,为展示人们勇于探索科学,敬畏大自然,尊敬生命,这也是记录洛阳漂流人可歌可泣事迹10年来的历程,是一本珍贵的漂流探险历史资料。- \& ]# t/ u5 H3 A
书中前言写到“洛阳人自古就有不畏险阻,探索求知的传统:西周的周穆王雄才大略,从洛阳出发到中西巡,东汉班超捍卫边疆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千难万险西行求法,到了当代,洛阳人的探险漂流精神仍在继续发扬。”
. @" m; ^' }, R5 r  f# F! {以雪域高原西藏,人间最后一片净土为开篇,纪实手法写出西藏的民族风俗风情,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与河流特点,它的神秘险峻和壮观美丽,也是众多中外漂流勇士们的梦想。借漂流对大自然探索,让我们从书中感悟到人生中怎样才能认识江河,认识自然,真正认识到自己,当经历了千难万险后,就会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增加信心和力量。
# E4 n3 N& H( k4 X书中记载和摘要了关于雅漂科考队成立的前期工作准备资料和意义。当年看到洛阳长江漂流队的事迹,我就在想他们探险为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冲破一切险阻,大无畏的前行。今天我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他们征服自然,挑战人类的极限,增强国人的自信心。感谢李流范老师用文字记录让我们更一步看到一群有志于探险漂流事业的洛阳人,用勇敢和激情告诉世界,我们洛阳人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奋进的坚定意志和品质。
/ L* Z8 B  T/ W$ b" N# z+ e! X同时也向李流范老师一样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表示崇高的致敬,他们用坚守温暖他人,他们用微光照亮他人,他们是爱与希望的传播者,衷心祝愿李流范老师编著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赋予读者更多的精神食粮,给予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力量。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7 p  ^+ \4 C9 ^3 u
读李流范先生《健康宝典》有感
7 d3 u' K$ n0 w! o5 Z- I3 e9 n$ y$ P0 `4 o" G1 f3 g: F! W  c5 W
付艳杰2 k% F# o2 @9 t+ q+ \4 L

) ~( {8 S5 s! F3 O4 k4 X8 ?刚拿到李流范老师的《养生宝典》这本书时,有些茫然。文学与养生,仿佛是两条线,毫不相连。但翻开这本书后,我忽然想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没有健康其他的都是零。
  h! O) Y5 i: y% C , Z3 N( C& o. F) f8 U9 G3 A
历史上,有不少大文豪早逝,贾谊的《过秦论》、诗鬼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王勃的《滕王阁序》,现代的,路遥,《平凡的世界》影响了无数国人,但他四十多岁就离去了,这是文学艺术的损失,很遗憾,很可惜,如果这些名家可以长寿,我们可能会读到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5 d. O4 p" h2 N5 V! x! w
& U8 r* P* W% B- t! E
当然,也有很多长寿的作家,七十多岁的汪曾祺先生,八十多岁的沈从文先生,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先生,还有现在仍致力于美学传播的七十多岁的蒋勋先生。在他们的笔下,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趣可爱的,纵谷的云、流浪猫、六十年老谷仓改造成的艺术展馆、端午的鸭蛋、归乡时的小船、吃的饭菜、船底静静的流水声、门口种的花……甚至,经过多少年以后,就连曾经吃过的苦受的伤,也成了人生里被细细碾磨的香料,越磨越细,越研越香。可是,所有这些美好是需要健康的身体和精神才能享受到的。
5 a3 K' h* x+ D/ }1 H9 Z & ]) L2 Q0 G0 r# {/ n  _* r. @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8 F7 g( u, Y  C  @" {
" r% ^& ~+ V1 y8 {' e( h6 n
书里收录的养生保健知识,我无法数清楚,大概算了一下,仅有数字序号编制的就有近一千四百条,这还不带那些没有序号的,总得有几千条吧。有关于地域环境、饮食、情绪、运动、遗传基因等与长寿的关系,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常见的知识误区,以及中医养生、推拿保健等等等等。其中有我已经知道的,但更多的是不知道的,一条条一款款,密密麻麻,每一条都蕴含着科学和经验的方法道理。翻着书时,总想问问李老师,这么多,这么庞杂,涉及面这么广,像个养生知识海洋,不知道李老师搜集整理这些宝典秘笈费了多少心血,花费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所以,这本厚厚的,381页的《养生宝典》,倾注了李老师的一颗善良的心,希望每个人都健康平安的心。很感谢李老师的真挚赤诚之心,还有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健康养生的秘方宝典。' N6 t% }  E- h
9 ]6 c5 \" n6 Z# b3 m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经历风寒暑湿,身体免不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亚健康也好,疾病缠身也罢,总是自己受罪。这几年,经历了疫情,也常听人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全民运动,全民健身,全民养生是必须宣传推行的。我很喜欢其中的生活妙招和中医养生。当然,这本书里几千条有关健康养生的知识信息,要全部执行,我肯定做不到,但我想李老师的初心或许不在于此,这本倾注了深情的《养生宝典》,是要我们在繁忙琐碎的工作生活中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时常关注养生保健,平时注意自己的生活饮食和饮食习惯,拥有一个好身体,可以吃嘛嘛香,说走就走的旅行,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再次感谢李流范老师和他的《养生宝典》!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8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1: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感谢信
* }; H6 ?" x7 a6 R0 }刘小红
6 |5 \! F$ w$ }5 H8 u市职工作家协会各位领导及李流范老师,大家好:
5 w5 B; x$ X7 p  X: `6 u         今年上午,职工文联、职工作家协会给洛轴退休职工李流范老师召开作品研讨会,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高兴。能够和曲焕平老师、李流范老师等几位文学大家同桌探讨,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谢职工文联、职工作家协会给我们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 l+ C4 Y2 p9 {! D1 |& R' B8 _         听洛轴的老同志讲,八、九十年代,李流范老师在洛轴工作时,从事管理工作,在工作之余,坚持创作,在厂级及市级报刊经常发表作品,当时在洛轴的文学圈有很高的知名度。
0 |. a" _+ h' V+ d: ^/ E           他退而不休,结集出版了近10部作品集,免费赠送给洛轴文联品读会的文友,令洛轴文联品读会会员们激动不已,在此,我代表品读会向李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5 @& g5 h# c: t- Q: b0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创作丰收。
( p& o: _5 u; |; ^: h5 v9 e) x4 v% T; R" ?1 j
洛轴文联品读会# I% ]( O! p5 g6 j" R0 c
2023年6月16日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在李流范(石在)先生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o8 j5 k9 X+ S9 V1 L/ u( o
; e  v1 K5 U) B, D! q
崔书乾+ V# t- H" e; `2 z! w

+ r1 }3 r) ^- w          大家都是从他各种作品集的角度,畅谈对他书的理解与感受,我从网络的角度,谈一谈李流范先生对洛阳网络文学做出的奉献,在洛阳网,李流范网名叫石在,他有25的网络生涯,石在先生是洛阳网的大哥大,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下石在老师在洛阳网上的背景资料,他在洛阳网发了6146个帖子,也就是6146篇文章,她在洛阳网的文章,加起来点击量超过了1800万,他的回复帖早已超过了40,000条,他在洛阳网在线时间超过了12,055个小时,25年来,平均每天上洛阳网1小时20分钟,25年的漫长岁月。那么多主题帖和回复,那么多的阅读量,在洛阳网55万注册会员中,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通过网络,他参加了多个公益组织,是个社会活动家,比如水上义务搜救队,他和队友经常救落水者,石在先生还加入河洛志愿者协会,经常参与募捐等慈善活动,参加雅鲁藏布江科考,牡丹彩灯文化 等等,2007年左右,他在洛阳网担任管理员和超级版主,当时洛阳网还没有文学版块,在石在先生的帮助和指导下,洛阳网河洛文苑版块诞生了,从此,洛阳的文学爱好者多了一个精神家园,在石在老师的鼓励下,几位版主精心经营,河洛文苑这个文学板块迅速红遍神州,那时候既没有朋友圈,也没有公众号,更没有头条抖音等自媒体。每天,洛阳的文学爱好者以及天南海北的数百位文学爱好者在这里发文回帖,从这个板块,诞生了多位专栏作家和中国作家协会会,有100多位洛阳的文学爱好者,从这里起飞,加入了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的行列,还有30多位作者从这里起步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这些网红作家,每次提到洛阳网河洛文苑,就对河洛文苑版块心生敬畏,我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石在先生是洛阳文坛幕后的英雄。如果没有石在老师极力推荐,洛阳网河洛文苑这个文学板块,可能就不会出现,会有许多作者埋没在民间。他这个网络管理员,对河洛文苑版主的诞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良好作用,他还经常回帖鼓励大家多写文章。使大家深受鼓舞。比如戏迷老黑这位网友在石在先生的鼓励下,出了一本散文集《风雨人生》。
2 C$ t0 A! F" R0 B          最近几年,石在先生不辞辛苦,辛勤耕耘,创作了《雅鲁藏布江漂流梦》《激情火种》《健康宝典》《时间的故事》等10多部沉甸甸的书籍,并主动赠送他人,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他坚持创作,我想,他怀揣的是对社会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种对人世间的大爱,他的这些拳措,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这些善举与壮举必定会载入洛阳的网络发展史,洛阳的文化史,洛阳的文学史,洛阳的探险史,洛阳的公益史等等。他是洛阳的一个奇才,
5 [  L. v, {7 b; E1 g3 d9 h4 }) `7 ~7 C# {7 }- j1 V! h" ?
前段时间,他编著的《科学生物钟》在洛阳网河洛文苑板块置顶后,将近半年时间,七万多人点击阅读,听说《科学生物钟》这本书,即将出版发行,真是可喜可贺。6 E$ n6 F2 ?" C
          最近两年,他又迷上了旧体诗词,每天都坚持创作,除了在各个群里比较活跃,也发在洛阳网,更加活跃了河洛文苑版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石在先生还会出诗词作品集,让我们期待。
$ F: o) O/ }. m( o         凭他精心编著的多本专著,石在先生前年已顺利加入省作协,他是洛轴第11位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_% O% |6 l/ e$ j2 W, |; a1 j- x* B          近日他主动为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洛轴文联捐赠自己的各种作品集,加起来有一百多本,感动人心。我们这次为石在先生开作品研讨会,特向石在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2007年,我曾经写过一首藏头诗,藏的是″石在救人   奉献社会”发表在洛阳网,后来《洛阳晚报》记者引用了这首诗,发在了《洛阳晚报》,昨天晚上,我又把这首藏头诗改动了一下,修改藏的是,“石在出书   奉献社会”。我给大家读一下,再次表达我对石在先生的敬意。* i1 s$ i! n& _$ W7 C& z
4 y, K# H% W7 i; E, ]1 G3 w0 B
石破天惊动人心         
/ }, V- v/ Z" A8 a/ u. ~0 l; k在水一方情谊真         . v* J1 f- y4 ]) D! Z
写作勤奋善公益
3 `9 m/ ^  M' D$ T4 D; }书出万卷赏者钦
/ S  _2 _+ ]) ^8 Q- K% ?9 @奉劝读客认真看
9 m7 ?: ~5 j2 h献出爱心德艺馨
7 V& }9 S5 v, c' P( L社稷江山才人出; X8 ~2 a. f& w( |* T5 ~/ i$ W
会聚文坛艳阳春9 E- W6 @& b% i1 I( q# n
# ]) o7 o. k( a3 M; m: z
2023年6月16日

1212

主题

2万

帖子

2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5635

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6-19 12: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向着梦想,为生活而歌9 l6 }  R0 P" c2 J
            ——在6.16图书研讨会上的发言
: j: j( x3 W0 [3 R6 A* i+ y; Y
/ B9 @1 O6 o; Q1 w# Y7 h7 F5 D& x石在3 R" e, Z! d  d, }

  g0 ]% r& L: W+ d9 x* |感谢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为我精心组织的这次研讨会,感谢各位领导和与会会员与会支持鼓励。" L' v0 V8 k6 Y& s
    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我创作历程。
7 J  r8 c, _, c3 L          一、石在"是我的笔名(网名)。" \  z- e; |' O* G/ O
鲁迅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我向往光明,崇尚火热,因此,喜欢鲁迅的这句话,曾经用石在笔名发表过几篇文章。后来上网注册网名“石在”,但注册时用的是“shizai”拼音,网友们说我是“实在”,就是实实在在做人。拼音“shizai”不能表达我的原意。后来又用汉字注册了“石在”,这样“石在”就有了两层含义:“实在”和“火热”。听起来是实在,要求自己做实在人,看起来是石在,火种不绝,对社会像火一般热情。由于我爱好广泛,活动众多,从此我的“石在”比本名知名度要高,曾经被洛阳晚报以“社区大哥大”报道过,也被洛阳日报以“网络名人”报道过。
9 s) N$ P" X2 d- D  z2 D: b. U. l    二、心中有梦,努力实现
3 A) T$ _! b" j    作家梦其实我早已有之,后来阴差阳错进入工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企业,以研发新产品为主,文学创作便暂时搁置。20世纪90年代,需要晋升技术职称,不得不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后来在企业管理科室待了一段时间,有了些许闲暇,试着在报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但一直没有下功夫深入创作。
# L" P1 u; Q& p# N/ t    进入21世纪,网络迅速发展,我又在网络中徜徉,开阔了眼界,喜欢上了旅游,加入了公益队伍,结交了许多网友。虽然和三生有幸(崔书乾)同在洛轴,也知道他在洛阳日报发表过作品,但真正见面相识,却是在共同创立洛阳网的河洛文苑版块中。  Y, g; I% q0 h
    由于有作家梦,较早有准备地收集资料和生活中注意记录点滴,才为我退休后写作打下基础,从2015年参与创作纪实文学《溏里飞歌》第一部著作起,知道编写和出版图书并不难。一发不可收拾,8年中集结了16本书。虽然书目文学艺术含量还不高,但都是生活的真实纪录。比如《激情火种——石在文选》《浪里飞歌——洛阳神龙水上义务搜救队10年发展纪实》《雅鲁藏布江漂流梦》等。
# y3 j3 T% w$ s3 y2 d1 Z    三、知道感恩,编织好礼
: |$ @. W! i( z& J3 T- P    我编写的书中有一部分是出于感恩,比如,我在天津大学学的是计时仪器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钟表制造工厂,便与钟表和时间结下了深缘。感恩计时,于是便有了《时钟简史》和《时间的故事》两本书。我是属鼠的,鼠在12属相中排名第一,科研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牺牲,为了感恩,因此便有了《鼠科学文化故事》。
& A/ x0 Q" Z' M  _) e. _1 p    四、科普引领,公益奉献
1 q. D1 ~6 a' e2 c    我的文学素养不够,就扬长避短,从科学普及方面多用功,我编著的几本图书,书名多冠以科学二字,比如《科学抗癌故事选》《科学禁烟故事选》《科学应对抑郁故事》《科学生物钟》和《养生宝典——健康百岁不是梦》,都偏重于科学普及通俗读物类,并且基本上是在公益活动中赠送的。
; [! E, Y/ b3 _4 Q( d: q    五、把日子当作节日,把节日当作诗歌
, i. I* @" r0 B& }    老有所为,乐观生活。除了退休生活安排要做运动,旅游,公益、科普和勤俭五达翁外,近年开始学习格律诗,我关注各种节日纪念日,每个重要节日纪念日,都想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有集结诗集的计划。决心在圆梦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 @: r/ v, A' e    祝大家身体健康,再次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参加拙著研讨会。
, G; M1 ?; H5 Y: ?. W8 E4 R
# v; A. m% L/ t+ O. Y3 Y1 W0 d* f      2023年6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