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怀锦先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河图洛书是市民养生修身,康宁一世的不二财富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4:34  来自:河南洛阳
    达芬奇人物素描图:圆方格中的人体" {) s5 X+ \# h

' {" q4 ~7 O! c( i& F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3-17 0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诵读,从言——象——意体道,融通“三般若”
, a5 T4 C% P5 a- ]8 h% `
: q9 x  B* n, n, Z3 h, [
# W, |$ w' q* R+ e& o7 E
    佛经曰:般若有三,分别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9 t* K' r( v- J1 x9 P$ s    东晋青年天才、哲学家王弼亦有明言: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9 U) H$ e% _6 q  ^3 H
    王弼解易,以义理发挥为主,扫象取义。; D; `* R6 r" `2 @0 v2 F4 X

' J' X% s/ T5 K7 t

) ~; Z& j3 i- z, o# m3 [    但“言——象——意”有普世意义,是认识世界、解析易卦原理以至修行证道的重要方法。
2 H2 f, e; J% d! g
+ d" w# T1 X0 S0 b8 a$ [9 z

' ~- X, H; s  F0 S% q. g8 H* J; Z6 l+ b$ G2 I% u1 K7 [

  R0 ]2 d8 ^% U; A6 d0 C5 y% c% X3 l. M: s# {' F

. p# u  V; M6 o, U
6 h7 z% O% \9 o4 B- q9 \7 Y. l( y6 C, N4 l8 S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0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佛言:          大慧,菩萨摩诃萨具四种法,成大修行。
0 j! Q) N0 {7 b; r( G% c) j
0 E: H8 ?  ?! o& `% t7 ]; H9 C0 ]/ R$ J
4 k8 q2 Z4 d( X; x+ D4 D$ q
          何者为四?! `& [7 x; Z8 Q' V, s/ w  T
          谓1观察自心所现故,2远离生住灭见故,3善知外法无性故,4专求自证圣智故' w, _  k! M+ c/ R; a" m
* X3 _2 O; N8 {6 a/ r% v3 {
4 C0 [& F" s- A8 v
          若诸菩萨成此四法,则得名为大修行者  N" v6 z2 L2 ?6 o" `) Y. {" A7 b
                                             ——《楞伽经》
" W; ]6 ^1 w8 A4 b) w2 I5 T* H. ]+ D& N. U, \  o
4 e( f4 s- i9 e

) D+ N  h7 L7 i: D6 N  S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4-8 2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道生法!《黄帝四经》开篇如是说。法名“轨持”,是轨范物界、任持自性的意思,故佛教习惯用万法代指万物和众生。法还有法则、规律的意思。黄帝本意应是说,道化生万物,万物皆有自然规律,而此规律是大道的衍化,是大道的体现。万物,尤其是人类自己,不能离开规律的指导和引化。* ?2 X; b& z* s' c
* F9 z: }1 ]5 p$ j

  A/ Y  d# K2 b0 ~; i# y% p' k5 @   河图洛书是无字天书,但河图洛书中有“法”。黄帝在《四经》中明示如下: 2 a, `/ V4 q* ~. r& S' g( L1 M# L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7 _0 S4 ]4 `3 O  l
    经典内涵至深,够我们用一生体察、领悟和受持,此处不论。咱们且从简单处进入。  b0 `, |) x/ e$ l/ a& h& h9 w" M

  o1 V; ~+ I9 a, O$ K

9 L: T) n' ^4 s1 G1 p. M  ?( d   这三句话可以提炼出三个重要的法概念——公明、正静和无私智。
" l9 y" D. ?9 a   公明、正静、无私智皆有所指。公明指河图中阴阳,观阴阳当居公当居明;正静指洛书中五行,观五行当攒簇金木水火土为一,守正守静;无私指则用于我们自身,应时时勤于观照自身,无私方有真正的智慧。
# \' G8 r: K9 Z4 W7 ~! c
# M$ Y. p8 ?  C" \
# A' N0 d6 D( i
   这三法分别对应于天地人,与德相应。天德公明,地德正静,人德无私。& T! c) i6 r2 D6 M3 |
   是谓智慧。$ U) a& B- p6 T6 T$ i2 E. ?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4-8 20: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老子《道德经》:- F) n! G' W$ f5 u* l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o) M) L4 K7 S! v; q9 o- O1 K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5-5 2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经典——古代圣贤亲证力行的智慧心得。比如儒家传承《论语》,道家传承《老子道德经》,中医有《黄帝内经》,易学有《周易》,包含《易经》和《易传》。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人尽皆知, 河洛文化名扬天下,但非常让人遗憾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一部根本和系统性的河洛智慧经典。换言之,河洛学,并没有成为一种专门的学派,或学问。
; ]: v/ i) @9 z2 l; x0 P1 n2 `& d9 D, ~    有鉴于此,本人花多年心血,遍览诸书,希望能找到这样的经典。但未能如愿。其原因,我想是这样的:1、河洛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明智慧,皆在河洛文化内,无出其右者。2、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在其专著中,对河洛文化多有涉及、揭示甚至透彻分析,但皆是一时一地一事,并没有完整、系统性的集成总述。
# X8 I( @# J3 p& A+ y1 M/ T, o8 `* c! J9 C1 O
    退而求其次,希望从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文献中,找出一些重要的篇章,以帮助后学和爱好者。今先点出最重要的三五篇。
% h' V( b/ x, q/ }; l! p& H; Z    首先是《尚书》,其中《大禹谟》篇和《洪范》篇是河洛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洪范》非常关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河洛文化智慧的系统汇编,和官方性文献,最正统,最规范。换言之,不研究《洪范》,那就只能是河洛门外汉。而《大禹谟》,则记录了大禹亲证河洛智慧的心得总结,对河洛智慧从象、用、体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C5 @! f" X, |5 n. U$ p
   其次,《黄帝阴符经》和马王堆简帛《五行经》可以作为诵读单行本。其中《五行》篇对修证方法和过程有较为具体和完整的介绍。- s4 N" n. d) ]: i  m
) b! z3 A! D6 _, a" T0 Q' h2 G+ w# }

' q! K5 B2 s0 \! E
% C9 e8 w( \7 M9 i# {8 g; I8 O5 e. `/ u5 m" D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5-5 2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h. w) F, _( c$ n4 y3 e) t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 q8 @$ H! s) K破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 @! h) S7 M/ D5 `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8 F/ X2 u5 L$ t0 ?
——唐 张拙

7 ?. A. ?( I) X/ [0 E$ l4 O0 p2 y5 C  S* X( p. S3 D/ a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5-5 2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经典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经典。' w& N9 _7 J; h7 C& x: O1 Z

& u1 |6 |0 ?6 I. F% b据说,孔子晚年好易学,读易,韦编三绝。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V1 {# D! `; C5 A% t8 v/ [

+ m4 }- v, n/ Y古如此,今亦然,没有其它捷径。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2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z; u% F; Z+ }( E/ `6 z吾与我一体,不一不异。吾,真我心,清净本然;我后天意识心,喜怒哀乐,容易迷惑颠倒。9 h) j0 u' k$ U, {+ P

! K) d  k7 A4 s) J/ J- c9 f8 S我退位,吾登台,无为境,大自在!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30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2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其实就是道德心灵!
8 i- v; L$ a4 I( x- `7 k/ |1 E9 @
道德确立,则正气存身,自觉自律,远离一切邪念恶行。+ @/ I% w) P4 S% u; l# I

& a+ q0 m. b  s# k( Q8 I, \奈何世间之人多虚伪,勇于指责他人,而时时宽恕自己。或怨天尤人,或曰下不为例。使心中邪念难驱,正气不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