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凡人老姐不简单/陈建东
: }2 B( m) i" q1 b0 h* H老姐,今年八十六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生活能自理,脑子很清楚,谈吐自若。她的桌子上放着砚台、毛笔、书法练习纸,每天坚持练书法。我说老姐你真行,可她却摆着手说,不中用了,忘性大,都成老憨子了。+ W! J1 Y' l" _1 Y: x3 }& p
老姐有三个儿女,两个男孩在外地工作,女儿开办着一所幼儿园,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无法照看年老的母亲,他们经过商议,把老姐送进了养老院,老姐不给孩子们添乱,就随遇而安了。
$ A5 [) q, J2 i4 v五十年前,老姐住娘家,和我家是对门,人老几辈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到了老姐这一辈,两家人亲的跟一家人一样。2 }) j- u$ ~; Q" @9 w7 V
年轻时,老姐可厉害了,她在我们老家尽管只是个土医生,但在缺医少药的乡村里也很吃香。所谓土,一来是她生活在街坊邻居中,并没有在大队的卫生室执业。二来她学的是西医,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找她给量个血压听听心律打个针,开点儿头疼粉、阿司匹林片等常用药。她会接生,村里谁家的媳妇生孩子就请她去接生。老姐人好,看病只收个药钱,不收诊疗费。大家很过意不去,就给她送鸡蛋送红薯什么的,把老姐当成自家的闺女看待。
" @- V3 _5 a* I# S+ F: ?0 X2 |那时老姐的丈夫在洛阳联仓开货车,后来他费尽周折才将老姐和孩子们的户口迁到了城中村。老姐故土难舍,不愿走,可看到孩子该上中学了,她想给孩子们找个好学校上,才顺了丈夫的意。' b+ z" b) n8 Y4 L4 s
城中村的支部书记听说老姐懂医术、会看病,很高兴,就把老姐安排到大队的卫生室,老姐的医术在这里得到充分地施展。社员们听说卫生室来了个王医生,人和善,医术精医德好,生个小病,有个意外小创伤都乐意找老姐就诊。
1 Z* L% ?0 E- x有一年,我大哥的胳膊上受伤溃脓,久治不愈,形成一个洞。大嫂劝大哥去城里的大医院治疗,大哥抱着试试看的样子找到了老姐。老姐和我大哥是同年出生,比我大哥大几个月。她说:“戊申,你甭怕疼,我给你治。”大哥说:“我不怕疼!”老姐拿来蘸有酒精的棉签对伤口进行消毒,把溃脓一点点清除掉,再次用酒精消毒,上消炎粉后包扎。嘱咐道:“别让伤口沾水,过两天再来换药。”
6 U" z& l+ z. X# Y- g几次治疗后,大哥的伤口愈合了,大哥问需多少钱,老姐说:“你见外了不是?咱两家谁跟谁?花再多的钱我都不会要。”大嫂过意不去,事后给老姐送了两瓶小磨香油。. ]% o. h3 _( @" `0 M
有个中年人,得了蛇缠腰病(带状疱疹),由于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整个腰部都深度感染,痛苦不堪。他去大医院就诊,医生说病太严重了,需要住院治疗。中年人一听,头都大了,他花不起钱,就找到老姐咨询病情。老姐仔细查看了感染的部位说:“你要信得过我,我尽力给你治。”中年人感动地跟鸡啄米一样点头答应:“中中!”老姐给他开了病毒灵,一些涂抹的乳膏,又给他注射了治疗带状疱疹的针剂,说隔一天再来打一针。9 L2 `3 k% \2 o
一天以后,中年人又来打针,见到老姐便激动地说:“王大夫,你真是个神医,药到病除。我这病见轻了,腰部不那么灼痛了。”“那好,你这病需坚持一段治疗,得治彻底,不能说轻了就不来打针吃药了。”老姐告诉他,“不然病就可能复发。”中年人说:“我听你的。”
: c) l& V) I$ J* \中年人经过老姐的悉心治疗,严重的带状疱疹完全好了。老姐除收取药钱外,其它费用分文不取。把中年人感动地泪如雨下,逢人便说,我算是遇到“活菩萨”了。
I7 k3 E( I: x. J: l; Q! I/ _& ]老姐的丈夫抱怨道:“别人当医生都富得流油,你倒好,不挣钱还贴钱,你呀,图的啥?”“图的啥?图的给百姓解除病痛,我乐意!”
4 I9 g: [3 n% R: t' B' i3 m3 G$ N& f由于老姐的人品好,说话镇台,街道办事处的书记好说歹说让她当上居委会主任。虽说居委会主任比芝麻官还小,可官小事不少,东家长西家短,邻里间、婆媳间闹矛盾,鸡毛蒜皮的事,都找她评理说叨,忙得老姐一天不能按时吃口热饭,这一干就是八年。
7 W9 S! l) [8 l. y, g后来,老姐的女儿办幼儿园,请她帮忙。老姐二话不说,协助买菜做饭,孩子们有个小磕碰,她给抹药包扎。& t) ~: f9 t: N
一转眼,老姐已到耄耋之年,孩子们好说歹说,将老姐劝进养老院,老姐这才颐享天年。) m2 u8 K8 ]! l4 ~( t* [4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