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3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家乡的母亲河

[复制链接]

380

主题

840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09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9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家乡的母亲河
在老家不远处,有一条河,位于杨村,本地人称杨村河,也称伊洛河。它是由伊河、洛河两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的。
洛河位于陕西地区东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发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麓的蓝田县和洛南县交界,经洛南县,在卢氏县河口街进入河南省境,到卢氏、洛宁交界处的故县水库入洛阳市境,然后向东流经洛宁县、宜阳县,以及高新区、洛龙区,至偃师区山化镇出境,在巩义市神堤山汇入黄河,从河南偃师区支流伊河河口杨村至巩义(原巩县)洛河口一段又称伊洛河
伊河,古名鸾水,源于陶湾镇三合村闷顿岭。《山海经》载: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载:伊水出上魏山。蔓渠山或上魏山,均为闷顿岭之古名。《地理志》曰:出熊耳山20世纪50年代后,地质工作者多次考察勘探,闷顿岭的山体结构及地质特点,均属伏牛山系,故所谓出熊耳山之说有误。伊河沿伏牛山北麓与熊耳山南麓之间,西东流向。由源头至潭头乡汤营村出境入嵩县,经伊川、龙门、偃师,在顾县镇杨村汇入洛河(洛始称伊洛河,而后入黄河),全长264.88公里,总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
小时候,我随家人一起干农活,老家的地离伊洛河不远,就在大堤下。上了大堤,向北远眺,可以看到一条河流。长江、黄河那么汹涌,是那么温顺。河边有村民在打渔,还有几艘小船在摆渡,专门乘载来往县城与乡村方向的客人。
在上世纪年代,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老家通往县城的方向需要经过伊河、洛河两条河流,绕行路线较长,去一趟县城十分不便,且路费太贵。附近村民们去县城大多在伊洛河坐船,既便宜,又方便。
每年夏季,上游雨水较多,河流流速极不稳定,时有旋涡发生。有点水性的村民们在河里游泳,经常出现淹死的现象。母亲曾告诫我,不要到河边玩耍,我也铭记在心。实际上我也不会游泳。所以对这条母亲河有了敬畏感。
温顺的伊洛河也有暴虐的时候。1982年,天气异常,上游雨水较多,伊河、洛河暴涨,上游两大水库故县水库、陆浑水库承受不堪,纷纷开闸放水,瞬间伊洛河暴涨,河堤冲毁上级通知我们赶快撤离。本来还存有侥幸心理,突然有一天,看到河水来了,村民们赶紧收拾行李撤离,转移到更高处。过了几天,河水回落,村子里一片狼藉,土坯房屋大部分倒塌,一座美丽的村庄就这样被毁了。
大灾过后,上级及时给我们送来了救灾衣物。村民们灾后进行了重建,拉土将院子垫足足一米高,甚至更高。我家房屋也侥幸没有冲毁,也把院子垫高高的。外面高,屋子低,进屋就像下楼梯似的。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家大力提倡城乡种树绿化,伊洛河变得更加温顺。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河流治理力度,将河堤加固变宽,修建了滨河公园昔日的荒滩,如今变成了居民悠闲娱乐的宝地。
感谢伊洛河,是它抚养了家乡人民。广阔的伊洛河平原,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世代家乡人在伊洛河的灌溉下,辛勤耕种,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家乡人。
202529日星期日随笔
4 L8 W; X5 e% Z; @& b! ^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66

主题

1783

帖子

0

精华

铜牌会员(lv10)

Rank: 12Rank: 12

积分
4936
2
发表于 2025-2-9 16: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学习

380

主题

840

帖子

0

精华

银牌会员(lv11)

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099
QQ
3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2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