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4-8-22 1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大连
最早的永宁县城只是个土城,大体呈长方形,纵短而横长。周围有城墙护卫,城外有城壕。县城只在东、西、南三个方向设有城门。
到明清时期,县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周围有四里一百七十步。城墙高二丈五,女墙七尺,广一丈。东城门为“迎恩门”,西城门为“普安门”,南城门为“中和门”。
城内今文昌路为东西两部分中轴线,兴宁东路为南北两部分中轴线。正中为文庙。正街宽6米左右,文庙以西的正街向西北倾斜至西城门称“安民街”(后称西大街)、文庙以东的正街向东北倾斜至东城门称“时和街”(后称东大街)。
从文庙直通城南门为“文明街”(今文昌路)。在东西大街以南还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街叫“后街”(俗称南街)。
后街以文明街为界,东段称“时东营”,西段称“时西营”。再西称“太平街”。时和街向南北各有几个里巷。
时和街之北有“真武巷”(义和巷);南有“里仁巷”、“金龙巷”,在安民街之西折而北为“中正巷”;折而南为“清化街”。
在明朝时,县城东西大街南侧多为民居和商业、饮食业门店;县城的主要官署和寺庙都集中在东西大街北侧,以县署为中心向两面展开。
县署以东依次为察院行署、布政使行署、洛西书院、万安王府邸、府公馆、祖师阁等;县衙以西依次为文庙、明伦堂、城隍庙、百户厅、关王庙等;这些建筑大多在明末毁于兵燹。其中县署、文庙、洛西书院、府公馆、城隍庙、关王庙、把总署等在清朝曾予以重修。
因为永宁县城呈方形,东西以文明街(今复兴路)为轴心,形似一本翻开的书,故自古以来就有“书城”之称。
还有一种传说,洛宁县城的聚魁楼(俗称魁星楼)原来建在文庙东边,后来又迁址县城的东南角,据传,这是一个南方来的知县有意把聚魁楼建在这里压住书本翻不开,从而镇住洛宁出不了人才。
在清末民初,洛宁老城内共有七座石牌坊。其中位于东大街的“恩貤累代坊”最高大,气势宏伟,俗称“大石牌坊”,为明代崇祯年间时任四川巡抚张论所建。城内东北隅有祖师阁,城东南角有清时移建的聚魁楼。这些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历代兵灾。大石牌坊在1958年拆除,祖师阁房舍于1970年被毁。
老城大规模焚城有4次,第一次在明末,第二次在清代中期,第三第四次在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洛宁县城的东城门改名为迎军门,西城门改名延爽门,南城门改名为承薰门。城墙四角增设炮台,以加强防卫。
至2021年底,仍然存在的有文庙、城隍庙和聚魁楼。
老县城沿街商店,皆为后铺前廊式建筑。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式瓦房,少数砖木结构,也有个别草房。东北隅仅有一座三间上边是房、下边是窑的两层砖砌楼房,为清中叶衙门所建。民国时期由国民党县党部占用,现为私人院落。
建国后,县政府于1950年建成一座三层双面楼房,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1956年,县城开始使用电灯。
老城原有面积50万平方米。从1974年开始,老城向四周扩展,到1988年占地面积已扩大至78万平方米。
老城在唐时即为洛宁集市贸易中心,逢农历每月三、八为集日。1951年,供销社在老城设立各类商业门市部,居民购买物品已日常化,集日上市人数逐渐减少。1975年后,新城市场建设扩大,货物门类齐全,致老城集日渐衰。
至2021年底,老城墙已被毁殆尽,墙基上多已建为民房,只有少数城墙遗址残存。原来的正街扩为兴宁东路,文庙前道路建为文昌路,路面铺设沥青,沿街民房多为楼房。
洛宁老城在民国之前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东北隅、东南隅、西北隅、西南隅。后来,西北隅和西南隅并称西街,东北隅和东南隅并称东关。
东北隅后称东北村。辖区自文庙(现实验二中)向东,直到建设路,南界兴宁东路,北到凤翼东路。隅内主要单位有:东城小学,崇文中学,洛宁县特殊教育学校(俗称聋哑学校),洛宁县拘留所,县公检法机关原址(现为政法小区),城关粮店原址(现为稷康小区),东部有30层高的商品楼“东方明珠”。主要巷道有:南北方向的义和巷,东西方向的寨墙路。隅内居民为七至九组。
东南隅后称东南村。辖区自文昌路向东直达建设路,北界兴宁东路,南到洛浦东路。东南角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聚魁楼”。村中有“王五量贩”和“张家卤肉”等许多门面店铺。东南隅的居民区,东片为十至十三组,西片为十四至十七组。
2012年,县里提出“城中村改造”,东南村居民分别向老城南、北两个方向外迁建房,除了一些楼房户依旧存在外,其余旧房多被拆除或已破损,尚有少数年老人居住,至今改造尚未完成。隅内主要道路有:东西方向的老城东南街,南北方向的街巷里仁巷、金龙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