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74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投稿区] 那些岁月

[复制链接]

354

主题

1429

帖子

3

精华

超级会员(lv9)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12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1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那些岁月
陈晓鹏
      母亲说,她最开心的日子是1982年至1993年在农村生活的那11年时光。
    岁月定格在1982年:爷爷已经从“文化大革命”的苦难中获得了“解放”,从嵩县陆浑灌区调回了新安县;父亲也从乡里的中学回到村子里面的小学任校长;母亲34岁,在村子里的小学做了6年民办教师,带着三个孩子,种着两亩薄田;我12岁,妹妹10岁,弟弟8岁...
    那一年,父母第一次创业,置办了“新家”,从山沟里的土窑洞搬到了学校边的砖箍窑中。
    那一年,举国上下百废待兴,“恢复高考”、“包产到户”、“个体户”、“四个现代化”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名词应接不暇。全国农村从上到下实行包产到户,集体资“大分家”,原属于生产队集体资产的9间砖箍窑分给了群众,大伯和三伯抓阄抓到了三个购买名额,转让给了我们家。六百块钱一间,三间一千八百块,对于工资水平只有三四十块钱的父亲说,可谓是压力山大。
    记得有一天下午父亲回家,手里捧了一个纸盒,里面是“叽叽喳喳”鸣叫的小鸡仔,我和弟弟、妹妹围过来看新奇。听到父亲对母亲说:“我今天去县里,去看咱爹妈了,这是咱爹从豫西农专给咱弄的品种鸡,这红的叫288,白的叫豫西白,鸡仔在县里可抢手了...”
   原来是远在县城的爷爷牵挂着儿子欠下这么多“饥荒”,在一次偶然下乡检查中,看到了豫西农专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想到了致富的门路,自己掏钱买下了鸡仔幼苗,第一时间和父亲取得联系。
   后来,母亲告诉我说,“288”品种的含义是一只鸡每年最多可以产288个鸡蛋。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个天文的数字了,也算是一场“技术革命”。
    小鸡仔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新气象,父亲买来了钢筋铁丝,焊制了鸡笼。家里专门腾出了一间房间来哺育小鸡,空地上摆上了几只大纸箱,上面盖上了床单,昼夜长明的大灯泡,随着温度计的变化来调节温度和湿度。一窝又一窝的小鸡连续不断的出笼,依稀记得一只小鸡卖8毛钱,一个种鸡蛋卖4毛钱。父母通过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还清了所有外账。
那时,每天下学回来总是能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家里不断有进进出出的乡亲来买鸡仔,母亲手把手的传授着养殖技术,在努力致富的同时,也带着周边的乡邻共同富裕。
    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挣扎着。多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心里仍然充满了感慨。“创业艰难”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
    母亲说的“舒心”也许我懂,那时候的农村,人和人之间感情淳朴,相邻是我的大伯和三伯家,他们是父亲的叔伯兄弟,关系处得非常融洽。其他邻居也是如此,谁家有困难了总是会第一时间拉上一把。如果是办喜事了,整个生产队就会停下手中农活,借板凳、借桌椅、做饭、迎客,提前两三天来到家里帮忙。没有报酬,开饭时所有帮忙的人蹲在地上,一人一个碗,碗里是杂烩菜,就着白蒸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
    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段岁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懂得。

5 l. ?! I; Y, X) ^* c; s1 ~$ G, N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354

主题

1429

帖子

3

精华

超级会员(lv9)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120
QQ
2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07: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怀念那个年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