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亲
相关日志
-
-
分享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
周思佳 2013-3-28 19:32
-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
个人分类: 学习园地|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
-
分享
父亲的垂钓诗
-
寇衡 2013-1-17 07:04
-
父亲寇北锁大人,是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和书法家。在我的印象里,他除了工作,就是学习,一年四季书不离手。年青书生似的父亲平时很少言笑,家中生活困难,他过早地背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我记事起,工作之余,父亲除了读书、练字和辅导我们学习外,就是带着我们开荒种地,以补家计。从没有和我们谈到过去休闲或玩儿一类的事,其中包括钓鱼。 有一天,他让母亲做一个捉鱼用的舀子,说要和朋友们去捉鱼。当然目的不是娱乐,可能是受舅父的影响,让我们能打打牙祭。我和哥哥去砍了一枝丫形的柳树枝,母亲用纳鞋底子的棉绳学着织了个网,用竹片一穿,固定在柳树枝上,一个抄网便做成了。不知何故,此物一直挂在院墙上,父亲从没有用过,成为一个摆设。后来,它到成为我的玩物。当时,瀍河水清且大,每逢水退去后,我拿着它在河边玩,用它捉了不少鱼。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与鱼的联系就这一次。 不久前,当年迈的父亲的《寇北锁作品选集》出版后,书中居然还有几首钓鱼诗。如:赠钓友 (一) 秋水秋雨一钓叟,一竿独钓一湖秋。 问君逸兴何如许,秋水秋雨润白头。 (二) 秋水秋雨一钓叟,独裹雨披坐岸头。 身边有伞撑不得,恐惊银鱼上金钩。 拜读父亲的钓鱼诗,我很喜欢,也深有感受。 我酷爱钓鱼,熟知渔道。读了父亲的钓鱼诗,想了很多。他老人家对垂钓的感悟很深,诗中的情与趣都细致入微,说明他对垂钓的用心和向往,只是生活、工作、家庭的拖累,没能让他逍遥江湖,了此心愿。 读了父亲的诗作,心生内疚和感动。细品之,我顿生画意,马上铺纸调墨,按钓鱼诗的诗意,为父亲作《垂钓图》一幅。 在开阔水天的一隅,在一片杂树丛中,一位白发银须的垂纶老者盘坐如石,手持小竿,静观水面,任水波涟漪和秋叶舞动,老人一丝不动,似在垂钓,也似在修行。我将父亲赠钓友的诗题在画上,送给了老人,并请他老教正。 我心想,有了这张垂钓图,老父睹画之时,神游于此,至少可以弥补一点昔日失去垂钓的乐趣。
-
个人分类: 我的杂文|1034 次阅读|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