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H6 y, f3 }! i Q* B# `1 [9 R3 j8 m5 r8 B1 D
& p) g& a M4 B+ h! F& Z" ?5 M在大集体的时候,父亲当过一段牛把子,那只是一份挣取工分的职业。土地承包到户后,父亲从集市上牵回了一头牛,从此成了牛的主人。牛与父亲陪伴了大半辈子,并随着一直慢慢变老。 即便是牛已经退出了耕种拉车的历史舞台,父亲仍然没有放弃饲养,只是在兼顾农活的同时,把养牛当做了一种副业,成为他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那年的夏天,执拗、迂腐的父亲,不顾家人的劝说,毅然拿出了压在箱子底下的养老钱,从村里一户人家买回了一头小母牛。七十好几的人了,本应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可他依然放不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和母亲一道操持着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田园、家业,一时一刻也不舍得停息。 八十年代,在我所居住的那个小山村里,路多坡陡、地多路远,拉车、套犁,打场、耕种等这些粗活、累活几乎都离不开牲口,家家户户都有饲养牲口的习惯。那时,村子里饲养的牲口以养牛者居多,牛温顺、脾气大、好喂养,所以村民习惯于养牛。 因为家里喂牛,诸如牛棚、牛套、牛槽、牛车,甚至牛鼻角、牛铃铛等等这些大凡与牛有关联的东西,几乎成了所有词,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屋里头都少不了这样的东西。 就连在学校,同学们也会拿牛来说事,谁谁谁家买回了一头花白牛,谁谁谁家的母牛下犊了;还有,谁谁谁家的公牛发情脱缰了,谁谁谁家的牛挣叉了牛鼻子等等,大凡村子里喂养牛,几乎都能衍生出一个个浮想联翩的离奇故事来。 刚上小学那会,家里经济拮据还没钱买牛,一到农忙季节,家家户户的牲口都闲不住。套犁拉车、耕种碾场这些活必须得靠牲口来完成。每到这个时候,父亲头疼得要命,问了东家,问西家,借了朋友,借亲戚,为了牲口这事,父亲是说尽了好话,求尽了人。 种庄稼没有牲口那能行。父亲终于下了狠心,一定要买头牛回来不可。 在我读初中的那一年,因为烟叶有了收成,总算攒到了一笔钱,父母一合计,咬着牙从南大桥的牲口市上牵回了一头老四牛(老母牛)。 有了牛之后,家里仿佛多了一个伙伴,大人小孩都喜欢。割草放牛、添草加料、饮水刮毛等等这些吃喝拉撒的活,成了全家人的心坎事。每到农忙时节,父亲再也不用为耕种拉车没有牲口而犯愁了。 牛不仅帮了家里的大忙,也为我们的假日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和情调,每到草嫩叶绿时,割草、放牛的活儿成了我们的必修课。牛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财富;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记忆、也平添了快乐。 在我的记忆里,牛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父亲买了喂,喂了卖,卖了又买,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经他手饲养的牛不下十余头。 我清楚的记得,父亲饲养的那头水白母牛特别的勤奋,一年一头小牛犊,连着几年,年年有犊。更为可喜的是,那一年这头母牛竟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这一破天荒的喜讯,不仅轰动了全村,就连十里八乡的乡亲也感到惊奇、诧异。那段日子里,家里门庭若市,一波又一波的乡亲们都来看稀奇、凑热闹。 那几年,带着老婆孩子刚在县城站稳脚跟的我,靠一个人的工资来养家糊口,里里外外都是花钱的地方,一年忙忙碌碌到头,生活过得依然艰辛。 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的父母,下决心不仅要把家里的庄稼种好,还要把牛养好、副业搞好。尽管都是六七十的人了,他们仍然尽心尽力的想着法子为这个家庭操心操劳,好通过打拼为儿子增加一份收入,减轻一些负担。 多年以后,终于有了安身之处。在我们丰衣足食,安然于工作生活的同时,而为我们操劳、操心大半辈子的父母却渐渐地老去,本希望父母能来城里享两天清福,尽一份孝道,可执拗的二老不习惯桶子楼里钢筋水泥的禁锢,也更放不下经他们一手操持起来的家业。 农忙时锄草施肥,耕种收获;农闲时割草喂牛,发展副业,这种田园生活,已经深深扎根在了父母的血脉里,即便是劳作一生,可他们依旧不厌烦,不懈怠,始终放不下手中的农活。尽管他们的脚步不再稳健,尽管他们的精力不再充沛,但是他们毅然挺直了腰板,打起了精神,抬起坚定的步履,迈向夕阳的余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