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51830|回复: 3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洛阳杂文故事(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2-22 15: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洛阳市杂文学会成立
    1985年3月22日,洛阳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发文,同意成立洛阳市杂文学会。有趣的是,发次批文时,洛阳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尚未正式成立,是“筹备组”发给“筹备组”的批文。

! O$ A3 z- w. m9 p8 |6 N. ]

$ T; m2 z: K3 `" f5 u
; [  M+ y3 q; f7 r# J8 d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337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17: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福建泉州
             1991年的洛阳市杂文学会
    10月19日至21日,黄秉忠副会长与赵元惠副秘书长,代表河南省杂文学会出席在西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杂文组织联谊会。 全国杂文组织联谊会现在更名为: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仍然坚持每年一届,现在已经到35届了。

$ Y/ {8 ]$ a! Q1 ]: n9 O8 }

673

主题

2726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560
336
发表于 2025-3-2 1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编发《洛阳杂文 2024》,又细细看了其中一些文章,受到许多启发。深感当前洛阳市杂文作家的作品,整体上思想性、文学性 是很强的。早年,我在一个时期里的作品大多以立场说大话,总觉得自己还代表了什么,文章结构是三段式无文采的小评论,别人当面夸一下,表面谦虚一下暗里却沾沾自喜,反思一下挺可笑、也算“”的很可恶的。当年还有不少作者的文章看上去是借古讽今,写的也圆满,但是老搬出明君贤臣教导今人,文章不仅看去很有气势,实则是有气无力。《洛阳杂文 2024》中的很多文章,叙事有趣,说理明晰,讽刺有味,幽默轻松,接近生活,自由洒脱等等,令我耳目一新。《洛阳杂文》十几年,是洛阳杂文学会历史的重要记录,也是全国杂文界的缩影。9 \* l- w: H9 i/ a0 y4 B

673

主题

2726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560
335
发表于 2025-3-1 1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高林生(1932.07~2011.05)男。河南卢氏人,笔名林畏火。1949~1952年,在陕州专署民政科任干事;1952~1953年,在洛阳专署民政科任干事。1954年,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到正在筹建之中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工作,先后任筹备处工地指挥部工地队长、厂工会宣传部干事、第一装配车间主任和宣传科长、《拖拉机报》编辑。1992年9月离职休养。早年以写诗为主,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萌芽》《大公报》《河南日报》《洛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萍踪集》《回笼觉梦录》《萍踪无名集》等专著。他与已故著名画家李伯安长期交往,李伯安逝世后把同李伯安的书信以影印式编辑出版,取名《大河魂》。参与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为祖国造铁牛》诗集的编辑工作。1983年2月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1984年6月担任洛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参与了洛阳市杂文学会的创建,学会成立即任理事,杂文《财神为何是元帅》《斗虫与打狗》收录于洛阳市杂文学会第一部会员作品集《河洛风——洛阳百人杂文选》。逝世前写下《说给为我送行的人》一文作为"告别词",公诸于其告别仪式。
         ——《洛阳市杂文学会志》

$ ]& F2 ~( X2 [" b

673

主题

2726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560
334
发表于 2025-2-28 11: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上面照片第二排右三那位是林畏火(高林生)先生,在一拖集团工作。洛阳市杂文学会成立时,洛阳著名的杂文作家。先生敢爱敢恨,笔锋犀利,是我非常敬佩的杂文家。先生头发茂密而卷曲,留有小胡子,老一代杂文人笑称之“日丹诺夫”(苏共著名人物)。我听林畏火先生讲过,自己逝世后不让别人致悼词,自己写了向亲朋好友的“告别词”(后知标题是《说给为我送行的人》。记得他是一天早起感到不适到医院不治而逝世,虽然过程如飓风摧树,却更像是先生自己明明白白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句号。记得在他的告别仪式上是他的儿子向亲朋友人宣读的“告别词”。他的儿子心情沉重语气平缓,而畏火先生的文字则风轻云淡一般述说了对生命、生活认知和对亲朋好友的情感。参加畏火先生的告别仪式,感到是先生远行前向亲友从容挥手后转身而去。    看到这张照片,想起林畏火先生这段故事。记之为念。
/ u3 r0 E" @# `6 i
, U( ]% ]- [* e6 @" u  h: C  W7 w5 k0 h% ^. {( ~0 V  u' m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333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09: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 z$ g4 P3 C, {5 I+ s9 }/ t" g. d: h7 ~4 {; K. v
1990.4.10洛阳市杂文学会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留影
% R" }' j- V: x! D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332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09: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990年的洛阳市杂文学会
  4月10日,市杂文学会举行成立5周年纪念会,省杂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赵元惠,顾问叶鹏,会长黄秉忠等40余人参加。
  学会成立5年换届,鉴于朱永祥、王培炎分别回原籍上海和南京,廖高群、刘国魂改任学会顾问,马福德去世等原因,增选李钟泽、薄希安、曾庆龙、张迪华、孙建邦、卫正欣为理事,宋继敏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正之、孙建邦、薄希安为副秘书长。
  12月8日,河南省杂文学会在新郑县举办“杂文创作的现状和前景”研讨会。洛阳黄秉忠、宋继敏、董高生、杨志坦、孙建邦等参加。
8 ?9 }' h. h/ i# j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331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胡锦涛书记即席讲话的大意是:解放三十多年,杂文作为文学中的花朵,走过很艰难曲折的道路,但毕竟走过来了。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杂文创作的春天也到来了。对于加强舆论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杂文可以发挥自己特殊的功能。在这个春光明媚之际,杂文名家盛会,感谢大家为我们带来了杂文创作方面的经验和启迪,希望各位的文思更为充分地表达出来,使我们有幸拜读。  
' g2 L/ \& `5 d# a! G* n/ {2 N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33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6: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 {* I8 y/ x/ O5 ]$ Y) v( C5 _* c- I3 @

10

主题

247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30
32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胡锦涛与杂文界            1988年5月,人民日报社文艺部、新观察杂志社与贵州日报文艺部商定,打算在贵阳花溪召开“全国杂文作家笔会”。笔会的筹划者将与会名单递到了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办公桌上。   4 n0 t6 V6 W1 Z5 ]2 \/ L
  据与会者回忆,“……胡锦涛看了名单说:都是名人!其中不少人他在团中央工作时就认识。当即表示同意,并决定届时请省委领导到会。不过几分钟功夫,事情就定下来了。”(刘学洙:《凝望山之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6 c0 X1 B4 @1 {; W) p2 r* c* d    果然,5月7日下午笔会开幕时,省委书记胡锦涛,省委副书记丁廷模、龙志毅,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蹇先艾等莅临会场。    
- k8 Y7 ?( _( m  U    那个会场不大,布置得极为简朴,几无装饰,甚至没有音响;一块红布标,上面剪贴着“全国杂文作家笔会”八个大字;几张木制茶几,两圈布面沙发,沿墙再摆上一圈布面靠椅……省委领导、与会作家、报社领导及省内外几名记者,四五十人挤坐一堂,虽显得有些逼仄,却更显亲近,无拘无束,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2 q1 m$ o, @) [' q    据与会者回忆,当时胡锦涛书记即席讲话的大意是:解放三十多年,杂文作为文学中的花朵,走过很艰难曲折的道路,但毕竟走过来了。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杂文创作的春天也到来了。对于加强舆论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杂文可以发挥自己特殊的功能。在这个春光明媚之际,杂文名家盛会,感谢大家为我们带来了杂文创作方面的经验和启迪,希望各位的文思更为充分地表达出来,使我们有幸拜读。  
! {6 x. `) I7 G: c5 g+ p$ v    在接下来的集体合影时,省委领导们并没有按惯例居于前排中间位置,而是:省委书记胡锦涛站到了左起第三的位置;省委副书记丁廷模和龙志毅则站到了右起第四、第三的位置;而把居中位置让给了杂文家们。记得当时谦让时几位省委领导都说,你们是老前辈,德高望重,理当如此。  
& I( m" w* J" w    几位省委领导的到场,十分出乎杂文家们的意料。在后来的不同场合,他们总有人提起这件事,说一个三十来人的文人小笔会,贵州省委竟然如此重视,这在当代中国杂文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何光渝:《野花向客开如笑——花溪杂文笔会琐忆》,《贵阳文史》2011年第1期。)  
! r$ W5 b  q9 }: Q& T    此后不久的1988年7月,人民日报文艺部举办了“风华杯”杂文征文,这也是轰动整个杂文界乃至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有人回忆道:“最令社会瞩目的是人民日报文艺部举办‘风华杯’杂文征文,老中青杂文家的一批经典文字从此诞生,嬉笑怒骂都聚集在这里,匕首和投枪的风格再次高扬,杂文的思想性终于熠熠生辉,可以说这是杂文界的一个辉煌时期。评选过后,杂文家齐聚贵阳研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用茅台酒宴请全国的杂文精英。”(顾土:《我所经历的八十年代文化现场》,《同舟共进》2013年第2期)# m- d# F. m" a! _6 E) P  o9 t
. }2 D. F" q& n) T: g% w( s
4 b: C0 ?/ c9 I( c/ U+ Z(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