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91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村子里的社火

  [复制链接]

33

主题

120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8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23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村子里的社火
嵩山西麓的紫云山下,有一片秀美的山岭,岭上有一座村子叫杨岭村,村子不大,名气不小,三里五庄、十里八村的没有人不知道杨岭村。之所以这样有名气,那全是沾了村子里闹歌的光。村子里的闹歌那可是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不仅拿过省里、市里民间社火比赛的大奖,还多次登上央视的春晚,被评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的社火火了,村里的闹阁红得如同天上的火烧云,霞光万丈、光彩夺目。村子里的闹阁,犹如一张烫金的文化名片,在中原大地上熠熠生辉。
   
在我有记忆的时候,便知道村子里过年时会有传统的社火表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童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光鲜、热闹而又让人充满理想和美好的向往。
村里的社火,简直就像一台文化大戏,让人期盼、仰慕、喜欢的不得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也懂得了村里的社火,不光是为了表演和热闹,还蕴含着父辈们对精神文化、艺术定力的一种追求和渴望。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下午,村子里就会热闹起来,周边村庄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便潮水一般的涌来,大家都纷纷争着看个精彩、图个热闹。
人们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躁动中,往往让你等不及吃饭,就会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来到村子中心的十字街口,围堵着将要演出的社火,追逐着浩荡的队伍,挤进密不透风的人墙,甚至还会爬到树上、站到房顶,伸长脖子看狮子、看闹阁,看节日里那喜庆欢腾的人海。
那场面、那姿态、那氛围是多么的让人兴奋和激动,至今铭刻在心,真是一辈子的记忆。
敏捷威武的舞狮社,婀娜多姿的闹阁舞,全都被淹没在滚滚的人潮和喧闹中。社火让我记住了村里的民俗和文化,社火增加了游子对故乡的情思和眷恋,社火也让我们记住了先辈对散落于民间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达小记事起,就知道村子里有两道社火,南街是舞狮社,北街是闹阁社,一文一武,一静一动,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看得多了,除了对村里社火的热闹外,还有了对社火的思考和探究。
闹阁属于民间社火的一个类别,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主要特征是以人与音乐(响乐)混合表演的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演出时,由一位成年人利用骨架头顶或肩扛 一位小孩,然后踩着鼓点和乐器的声音,扭动全身按照一定的队形进行表演。
闹阁社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有负责道具的、护驾的、还有化妆的等等,一有演出他们就会各负起责其责,各管其工。大人们的憨态可掬,小朋友们的顽皮可爱,再加上灵活多变的舞姿舞步,不仅让人大饱眼福、称赞叫好,甚至还会为演出的道具、头顶(肩上)的小孩产生疑问和好奇,往往会追着、撵着闹阁社看稀奇、探究竟,从而增加了闹阁的神秘感、艺术感和愉悦感。
社火演出的服装和道具,大都集存在村子里比较有威望的村民家里,由他们负责保管和打理,一有活动他们便会配合演出。
狮子社和闹阁社不仅有固定的演出成员,还需要一帮护驾的队伍,护驾的队伍好拼凑,可演出的人员就不那么随意了,不是谁想上就上的,那是要经过挑选,还要手把手的传授和训练,才能担负起演出的任务。这些演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格、敏捷的伸手,还要具备应变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把狮子耍得威武凶猛、栩栩如生,才能把闹阁舞得活灵活现、婀娜多姿。
随着年龄的增大,除了观看村里的社火表演外,也会力所能及的参与到演出的活动中。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便有了参加狮子社的经历,像我们这般年龄的小孩儿,不是去扮演狮子娃娃的,而是加入到了护驾队。除了打彩旗,有时还会举捎子棒、三股叉或者大刀等演出的道具。说白了就是围着狮子转,为演出保驾护航、助威呐喊。
能成为护驾队的一名成员,对于我们来说那简直是一件快乐且兴奋的事情,往往会把它当成一项使命和任务,会在令旗的指挥下左右逢源、前呼后应。当社火玩到高潮迭起时,我们也会配合默契,兴奋得使出全身的力气,不但把手中的大刀、棍棒舞动得哗哗作响、虎虎生风,还会放开喉咙大声吆喝、叫好。只把孩子们纯真、好玩、热闹的野性释放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据说我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狮子社的成员之一,擅长回回的角色。在我刚记事的时候,爷爷就一个人下南阳“要饭”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小学毕业了。
那时候,我还心存疑虑,不认为手有残疾的爷爷,会是狮子社的回回。在我的记忆里,爷爷的右手早早的就残废了,吃饭的时候,老是颤巍巍的夹不紧筷子,那样子既吃力又难看,吃饭都这样,甭说干其它事情了。
后来听父亲说,爷爷右手的两个指头是在玩子弹头时而炸掉的,至于他年轻的时候是如何舞枪弄棒,成为狮社的成员,我就不大清楚了。只是记得有一年在老街的一处院子里,看他在指导年轻人演练捎子棒,那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步子,算是真正见证了爷爷的一次表演,感觉到他还真有两把刷子。
小孩的时候,我也挺羡慕狮社的成员们,期盼着也能像他们一样头顶狮子皮在凳子楼上,生龙活虎的蹿上跳下。那时候,乡下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一,一年除了难得的几场电影外,便是追着赶庙会、看大戏,村子里的社火那更是求之不得。
往往春节刚过,村里的社火就开始启动、准备了,在南街一队的一处老牲口院里,在寄存道具的居民家里,凳子楼就会早早的竖起来,演练的场地就会给腾出来,舞狮的大刀、绣球、捎子棍也会跟着接二连三的摆了出来。
村里那些热爱、好舞的青年们,还有那些社团的老者们就会三三两两地聚到一起,言传身教、切磋技艺、操练家伙。这一演练的场地,也会让我们捷足先登、甚至流连忘返。有时候,也会趁他们玩累休息的间隙,拿起捎棒或者大刀,学着他们有模有样的比划两下。
对闹阁演出印象最深的一次,还是1991年的第一届国际少林武术节。
那年,村里的闹阁社被选拔到市里参加国际少林武术节迎宾活动,我作为旗手也随着闹阁社来到县城展演。迎宾活动是在市区中岳大街进行。那天上午,整个中岳大街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从各个乡镇选拔出来的优秀民间艺术展演队伍,按照指定的区域内排列在一街两行,用不同的演艺以及民间的各类杂耍,共同迎接海外宾朋的到来。
那天村里的闹阁可算是出了头彩,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一下大巴,便被闹阁社所吸引,他们一个个围着、追着观看,嘴里不住的叽里呱啦地嚷叫,大拇指不断的连连竖起,照相机不停的闪烁。那种感觉、那种场景和氛围真的很让人自豪和感动。杨岭的闹阁算是出尽了风头,不仅为少林国际武术节添了彩,而且还为登封人民争了光。
尽管村子里的社火红了,村民们的节日文化生活丰富了,村里的名字也叫响了。有一年,不知道啥原因,村子里因为社火演出,南街的狮子和北街的闹阁竟“杠”了起来。
那年春节过后,村子里的社火亦如往年一样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但是今年的气氛像是被一股浓浓的火药味所笼罩。北街不仅要玩闹阁,还从外地请来了狮子,这不是要和南街对着干吗,明明是南街的狮子、北街的闹阁,这一文一武、合二为一的演出,咋又冒出来个狮子,南街的村民纳闷了。这么一折腾,南街有人也不乐意了,既然你北街不仁,我南街也不义,大有一争高低、热闹之分。
南街在耍好狮子的同时,还邀请村里在少林寺练武的热血青年,增设了武术、器械表演。就这样,后街和南街打破了以往联合演出的惯例,竟各自为政,铆足干劲,单等着正月十六在村子里的社火演出中争斗。
为了博人眼球,不知道是南街还是北街,还在外村张贴了演出的宣传海报,以此来增加烘托演出的热闹和氛围。正常的演出都是舞狮在前,闹阁在后,由村子的十字路口汇合后沿着南街和后街巡演。这一次就不同了,南街的狮子和北街的闹阁干起来了,各自在各自的地盘拉开阵势、相互较劲。在我看来,演出归演出,比赛归比赛,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就好了,可偏偏村里就有那么几个好事者,喜欢煽风点火、惹是生非。拿社火说事,拿社火做文章,破坏村子里的团结,挑起不应有的事端。
那天下午社火演着演着,两支队伍开始慢慢的靠拢,冲在前面的好事者开始起哄,这时南街、北街的村民顿时骚动起来,大有一种剑拔弩张之势。
那时,我正好站在队伍的前面,为眼前出现的这一幕所惊呆。村民们的手里都是拿有家伙的呀!不是旗杆,就是捎子棒,还有三股叉,这些都是真材实料,要是真的打斗起来,不仅要流血,而且还会出人命。
紧急关头,村里的干部挺身而出,一声吆喝镇住了场面,堵住了将要决堤的洪水,制止了一场将要发生而不该发生的火拼,一场暗流涌动的演出就这样结束了。
不知是那些好事者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明白了同根、同族、同村一家亲的道理,或是村干部从中协调起到了作用。后来,在村委的协助下,村子里成立了文武社,狮武为武社,闹歌为文社统称为杨岭村的文武社,演出的时候相互穿插互相配合,从此以后这种矛盾和隔阂再也没有产生过,无论是在本村出社,还是出外演出都是团团结结、和和睦睦。
离开村子外出求学工作以后,回家的时间日渐减少,而观看村子里社火演出的次数也少之又少。尽管如此,但我对家乡的关切和关注每时每刻都没有停息,诸如村子里的活动,面貌的改变,还有社火的演出等等,这些信息时不时地会在微信圈里或者媒体报道中出现。
家乡是根,是乡愁,无论身在何方,走到何处,这根、这乡愁都始终牵挂、依恋着我。
2011年,村里的闹歌荣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知这一可喜可贺的消息后,我感动的不得了,为村里的社火、为村里的闹阁,更为杨氏家族传承下来的这一民间艺术,得到的保护、升华和传承。
在这一光鲜的名片背后,让我记住了村子里的超凡叔,正是他多年来痴迷、躬耕于村里的闹阁社,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和辉煌。超凡叔是村里文化传承的一位功臣,是传承乡村民间优秀文化的实践者、引领者,他无愧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闹阁第十代传承人的光荣称号。
我清楚的记得,年轻时候的超凡叔,在我们杨岭村便是一个有头脑、有远见、有格局、不小气的干事人,正是他带领村里的一帮泥瓦工,组建了承包队,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县城,承包一个个工程,凭借自己的苦干实力和为人信誉,在登封的建筑行业里从小有名气。功成名就后的超凡叔,越来越有思路,他不断学习,也越来越有远见和胆识。敢于担当有责任的超凡叔,不忘乡亲父老,业余便和村里的闹阁再次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门心思的迷恋、捣腾、研究起闹阁来。
为了让闹阁社重振山河,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让这一距今300多年的民间优秀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发扬,超凡叔自费数十万元,不仅挖掘、研发、扩大了闹阁的套路,还增添了演出的道具和服装。在超凡叔的大力支持、资助和亲力亲为的参与下,村里的闹阁社焕然一新,光彩夺目。
为了扩大闹阁的影响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邀请,超凡叔他都会果断决定、不遗余力的组织人员参加演出。干这些事情不仅劳心、劳神,还常常需要自掏腰包用来垫付演出吃喝拉撒的有关各项开销。为此,超凡叔在家里人没少落埋怨,村里也有一些不明世事的人说他风凉话。可超凡叔全然不顾,痴心依旧。
“杨岭闹阁是杨氏先祖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不仅要把它保护好,更要把它传承好,让这一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文化非遗项目必须发扬光大。”这是闹阁的传承人,超凡叔经常对人说的话。
超凡叔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希望不久的将来,村里的闹阁等能走出河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村里的社火火了,不仅火了杨岭村的名气,也凝聚了村里的人气,愿家乡的社火红红红火火,愿家乡的闹阁名扬四海,更愿家乡父老的生活甜甜蜜蜜。
% u  j# |, Z7 I# q9 m5 w2 m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6300

主题

4万

帖子

3

精华

贵宾

老兵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31690

活跃达人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QQ
2
发表于 2023-8-24 0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33

主题

120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839
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4 0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郑州
+ k6 g! T) P/ d: n1 q- d: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