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香山雅韵:
) L; @1 g' @: J. A& X; b; A 暮春的洛阳,牡丹盛放,花团锦簇间,一位身着素袍的老者漫步其中,他便是白居易。此时的他,已远离朝堂纷争,在洛阳寻得一方宁静天地,开启了人生的新篇。
: _ X9 n8 K( ]( j: H2 t# s
2 d2 L4 }* x5 c6 U# D+ H 白居易初到洛阳,便被这里的山川景致与深厚底蕴吸引。他在履道里购置了一处宅院,宅院虽不大,却有亭台楼阁、清泉怪石。在这里,他与好友元稹、刘禹锡等时常相聚。一日,庭院中牡丹盛开,白居易设宴邀好友共赏。众人围坐,饮酒赋诗,元稹率先吟道:“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白居易随即应和:“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刘禹锡也不甘示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欢声笑语回荡在庭院,诗韵酒香交织,好不快活。
) ~* q6 b+ Y, [. }" c/ l3 {! W: g5 R' `8 O4 J4 g; G
除了文人雅聚,白居易也心系民间疾苦。洛阳城的街头巷尾,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一日,他路过集市,见一老妇在寒风中卖炭,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白居易心中酸楚,联想到百姓生活的艰辛,写下了《卖炭翁》。此诗很快在洛阳城传开,人们争相传诵,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底层百姓的困苦。4 j* `9 m( i) g0 L
( N, |' Y7 C+ K0 {3 J 闲暇时,白居易最爱前往龙门香山。香山的清幽与壮丽让他沉醉,他在香山上修建了一座精舍,时常在此静修。他与香山寺的僧人如满相交甚笃,二人常于寺中谈禅论道。如满对白居易说:“尘世皆苦,唯有内心宁静,方能超脱。” 白居易深受触动,此后更加看淡名利,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与对生活的感悟中。4 j! s8 E& v( R! W& j0 s* _9 F
# F3 ~2 X" i7 Q, |" \9 \1 E" y 晚年的白居易,自号 “香山居士”。他将自己的诗作整理成册,与友人分享,也流传于民间。他的诗通俗易懂,百姓皆能吟诵。在洛阳的日子里,白居易用诗歌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从日常的柴米油盐,到对人生的思考,都融入了他的诗句。他的诗歌如同洛阳城中的袅袅炊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也如[color=var(--color-accent-fg)]香山的清风明月,透着宁静与豁达。洛阳的山水滋养了他的才情,而他也为洛阳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诗篇,成为这座古都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4 D8 M% x0 n ^7 R; E
4 | k- i: y# D) d C0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