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家乡的中秋 静言 家乡的中秋,高粱红了,芝麻熟了。 高粱熟了红满天,红彤彤的高粱穗子,肥嘟嘟,胖鼓鼓,高高的直立着,像一片红霞,映红一片天空,也映红农人的笑脸。收获的喜悦抑不住泛在脸上,更激发出一股精神和力量。父亲们忙着收穗子,不顾劳累,那是牲畜、鸡鸭猪狗一年的口粮;母亲们忙着剪细杆,那是她们一年的特殊事项。忙完地里活儿,母亲们用细细的高粱杆穿成隔帘,有圆的,有方的,可放馒头,可摆饺子;或者把带头的细杆捆扎成扫帚,大的扫地,小的涮锅、洗碗、扫案板,还可以用来扫床铺。农家人勤俭惯了,能利用的都舍不得丢掉。 芝麻熟了。人们早早下地,趁着太阳没出来,割下芝麻棵,扎成捆。或者拉回家,或者就地,铺下塑料布,把芝麻捆对靠成人字架在上面。经过两天爆嗮,拎起芝麻捆,头朝下,彭-彭-一阵敲打,芝麻粒纷纷落下,下雨一般,一会儿就黑黑白白一厚层。同时落下的,还有丰收的喜悦,劳动的愉快,生活的踏实。芝麻不仅仅是油料作物,它是生活的滋味,辛苦而香甜着。 家乡的中秋,枣子红了,石榴熟了。 乡村人家,多有枣树、石榴树。枣子熟了,人们沉浸在浓浓的枣韵里。成熟的枣子红光发亮,珠宝似的缀满枝头。一棵枣树,就是一树诗。红果绿叶,红的发亮,绿的沉静,秀色可餐。一串串,一噜噜,把枝条压弯。卸枣子最是热闹,有的用棍打,有的抱树摇,有的用手摘。所谓打枣子,其实也是以摇为主。一根长竹竿头上绑个钩子,高高举起,看准枣子密集处,勾住树枝用力上下摇荡,枣子纷纷落下,似一场密集的宝石雨。孩子们高兴得又喊又叫,又蹦又跳,挑大的,拣红的,这个砸了头,那碰了手,乐不可支;奶奶这边大声吩咐着,轻些摇,别把树枝晃折了。 家乡的中秋,是亲情,是团圆。 家乡习俗,中秋节母亲要去看望出嫁的闺女。娘的最大心愿,希望女儿永远幸福美满,团团圆圆。这心愿,融在枣糕里。枣糕又大又圆,又白又亮,一层又一层,高高迭起,再用心地做出花样……它哪里是什么糕点,分明是母亲的心,母亲的爱。它也就格外香甜。 送糟糕更是庄重。母亲梳洗干净,把头发抿得光光,拿出从不舍得穿的衣服鞋袜换上,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然后擓上大红篮,郑重其事地把枣糕送到女儿家,那仪式感,礼仪感,满满的感动。 中国人讲礼仪,家乡人也一样,送枣糕也要四样礼品,石榴不可少。石榴多子,寓意美好,家乡人喜欢它;石榴开花,满院红彤,红红火火好日子,人们喜欢它;石榴易放,把新鲜石榴倒挂在阴凉处,几个月依然保持新鲜,人们喜欢它。喜欢,就要付出。石榴易生虫子,记得母亲用棉花裹上六六粉做成棉球,她站在高凳上,一个一个塞在石榴嘴里,一年一次。 中秋节的乡村,枣子飘香,石榴硕大;中秋节的乡村道上,走着母亲的黑衣裤,飘着母亲的白毛巾,满路母爱,满路亲情,满路枣糕香。 家乡的中秋,有美好的祝愿,有幸福的相守。 中秋节,家家都重视的节日。当天晚上,院子正中间摆上八仙桌,桌子上整齐地摆满供品,月饼、苹果、石榴是必有的。全家人端坐,待月出。老人会把月奶奶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月亮升起来了,又圆又亮,辉撒玉宇。家中长者净手,焚香,磕头,敬月,祈祷……那份虔诚,那份敬畏,令人肃然。孩子们静静看着,也等着。大人一发话,苹果、石榴、月饼在欢笑声中被分享,美好在中秋夜荡漾。 % U* k+ x/ 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