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视机的变迁 , A0 N! P! E$ e' s
文/微澜 说起,我第一次看电视。那是在五十多年前的北京,几位阿姨带着我们一群十五六岁的学生,到街道办事处看新闻转播。一台黑白电视机摆在办公室的最前方。当时的我很好奇,那么小的一个匣子,不用拉电影布幕,就能播放像电影一样的画面。 再看到电视,是几年后。还是黑白电视。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晚饭后,我们一群工人搬着小凳子,坐在厂子的大饭堂里看电视。结婚了,有孩子了,我们一群家属带着孩子们在部队大院里看电视。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政委家买了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我们一家人也跟着高兴。我们是门挨门的邻居,吃过晚饭,孩子就急着去他家看电视。政委夫妇很喜欢我家孩子,去他家看电视从不拘束。有一天,正看《霍元甲》电视剧,突然停电了,屏幕黑了。我家儿子要让政委伯伯点蜡烛继续看,把我们可笑的,不知该怎样给不谙世事的娃娃讲清楚…… 后来,为了满足我上电视大学的需要,我家也买电视机了,是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感觉很高档。家里没有客厅,电视机放在住室的三斗桌上,在小饭桌上摆上书本,就是课堂…… 电视天线架在院子里的树上。到了晚上,孩子们不再去邻居家看电视了。别家孩子来到我家看电视。有时候信号不好,满屏雪花点,声音呲呲啦啦响。先生就“逮住”电视狠拍几下,有时候能拍好,有时候拍不好,气得孩子们直嚷嚷。 再后来,我家又有了18英寸彩电,摆在旧式条几上,画面漂亮,色彩自然,每天晚上追剧,有《红楼梦》《西游记》《还珠格格》《三国演义》等热播剧。每次总是看到转播结束,屏幕上出现“再见”二字,还恋恋不舍。 到了1998年秋,我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又有了29英寸大彩电。电视机像个大黑猪,卧在客厅正前方的电视柜上,显得十分阔气。还配置了环绕声音箱、录放机。我们想看到几点,看到几点。想看几频道,就看几频道。又多了几分欢乐。 到了2015年,我家又有了55英寸液晶大彩电,有线、Wi—Fi、蓝牙连接。薄薄的屏幕,扁平的卧式音箱。能直播,能回放,能投影,能搜索等功能。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共同分享温馨的时光。特别是“春节联欢晚会”“国庆阅兵”“中秋晚会”“北京冬奥会”……那热烈的场面,总让人激动振奋。 直到现在,对我来说看电视仍是我的最爱,那就是我了解时事的最好渠道。新闻联播、今日说法、海峡两岸、远方的家、国家记忆、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全球新闻中国播报……都是我的必看栏目。当然,我也追剧。电视屏幕大,噪音小,语音正,字幕清,既能学习知识,还能娱乐心情。何乐而不为! 据网络信息,说不知从何时起,许多家的电视机成了摆设,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电视机是家家必备的家电产品,常年占据客厅“C位”,看电视是人们晚上最重要的娱乐生活。 也许是,年轻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各种视频内容,这种便捷性使得电视的吸引力相对减弱。 也许是,年轻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让人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宝贵。相比坐在电视机前,很多人更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其他活动。 想想看,当你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打开电视,沉浸在喜欢的节目中,是不是感觉疲惫一扫而空呢?而且,现在的电视节目种类繁多,无论是新闻、娱乐、教育还是体育,都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我说, 在家看电视真的很好! . S; [7 l8 ]- u+ `7 L3 ^# }
. a6 }" d8 e5 y+ c5 t& A0 m I0 g* c8 P3 N/ |8 E1 s
- H! u9 N* ?$ w2 T6 C+ F" o7 l8 m' c2 N
% o- N5 l, i% }; `5 l
5 \# ~' C- B7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