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没有稿费的年代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艺逐步复兴。有些文学杂志复刊了,报纸也登诗歌、小说了。于是我写了一篇小说寄给《河南日报》副刊。半个多月过去了,泥牛入海无消息。接着,我又写了一篇小说《新保管》寄给《河南日报》。 正值深秋时节,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我和我们家那口子蹅着泥往村学校走去。她教初一语文,我教初二语文。我们两个都是“民办教师”。当时初中是两年制,我教的就是毕业班。我上第三节课时,学校负责人来叫我,说村支书通知我去他家一趟。那时是村管学校,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些作业,忐忑不安地往村支书家走。村支书告诉我:区委宣传部打来电话,让我下午到宣传部一趟。 下午,我冒雨骑自行车到区委宣传部。一个干部问我家庭出身是啥成份?家庭其他成员还有谁。我说是贫农。又说了说家里其他人的情况。那个干部说,你给《河南日报》写的那篇文章可能要发表了…… 学校放秋假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到了。我还有四亩地需要耕种。到时要管农机手吃饭。为此我掂个醋瓶到西头供销社买醋。买了醋将要走,忽然看到两个营业员在看新到的《河南日报》。我瞥了一眼,发现我的小说《新保管》登载出来了。我跟两个营业员商量要把报纸拿回家看看。本是熟人,那两个营业员高兴地说:“原来是你写的,报纸给你了!……” 后来,《河南日报》社也给我寄了份报纸。那时没有稿费,我算落了两份报。 自此,我算小有名气了。区委宣传部聘我为“通讯员”,市委宣传部也聘我为“通讯员”。《河南日报》社、《河南农民报》社、《河南出版社文艺部》只要办文艺创作学习班,都会通知我参加。在创作学习班写的作品,都经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指导过。百分之百都要发表。有些领导和编辑还光顾过我的寒舍。 当个民办教师,每月有七块钱补贴。我出差一次,妻子抱着孩子到村里有在外当工人的人家借个一二十块,让我带着。到出版社,编辑部给报销来回路费。农民身份的作者,住招待所免费。每天补贴一块钱生活费。招待所的饭非常便宜。我一天吃几毛钱就行了。一个月下来,还能落二十来块钱。完成任务,该回家时,我到郑州街上买二三十包卫生纸和几包火柴带上。这几样东西洛阳紧张。回洛赠给邻里,特别是借钱给我的那家芳邻。乐得他们喜笑颜开…… 有一年,省民政厅要出本报告文学集,反映复员军人返乡创业的典型事迹。邻村的支部书记是个复员军人。他找我写写他的事。我详细地对他进行了采访。又到他村向老年人、年轻人采集了些典型事例。然后熬了几个夜晚把稿子写出来了。 书出版了,老复员军人到我家表示感谢。他环视一下我的小厦屋,除了桌子床,屋里再坐两个人都打不开转身。纸糊小窗,进屋就得开灯。他问我:“你们这院里住了几口人?”我说:“四世同堂,二十多口。”“你咋不申请批一块新宅基地?”我笑了:“像我这穷书生连小队队长这一关都过不去……”“那你跟村书记有矛盾没有?”我说:“没有。”“那好,你写个申请,我给你跑腿办……” “宅基地”手续批下来了。我在村东,离大道不远盖起了三间水泥板房。虽说塌了一屁股帐,但改善了居住条件,心里是美滋滋的…… 区文教局、文化馆领导一直关心、支持我的文艺创作活动。为了繁荣全区文艺创作,区文教局跟我们公社领导协商,把我安排到区文化馆。由文化馆发工资。区文化馆还创办了一份内部文艺杂志,由我和另一个在省报上发过文章的教师当编辑。后来,全市招考群众文化干部。我考了第一名,算是正式成为群众文化工作者。一直干到退休。
在那个没有稿费的年代,并没有亏待我们这些农民作者。反而奠定了我们精彩生活的基础!…… 感谢那些已经老去、已经逝去的宣传、文化、文艺界的领导、编辑和文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