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那些靡费记着我们的美德 , B! k! I8 }! j. a% X) I3 H, [0 c( A
咱的祖宗们绝大多数是在饥饿的道路完成生命过程的。当然,在那条漫长的道路两边,也有为数不多的“朱门酒肉臭”人家——但是,我觉得那形容过分了:酒,是不会轻易发臭的;肉,那时的富人家也不会轻易把它放臭的。 一般说来,温饱问题一直折腾咱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基本收手。其时,人情关系迅速冲上社会交往的重要位置,请客送礼升格为江湖谋事的第一要务,而第一要务中的第一要务是根据自己所谋所求,想方设法邀请相关人等“坐”到一块儿“吃顿饭”,通过酒席宴先“搭上线”。于是,餐饮业应运而生,各色饭馆、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接下来,吃饭的问题就迅速升格成为文化问题。人分三六九等,店列星级高下,能够请到有权有势人脉关系广的人“坐坐”吃顿饭,也成了请客人在江湖上走跳炫耀的文化资本。 就在人们还时常被饥饿之梦惊醒的年月,世风急转直下。首先,用于“拉关系”的宴席上出现了大量的、吃不完的饭菜。为了展示自己慷慨大方、有文化品位,赴宴者对那些剩下的大盘的饭菜,都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继而,公款接待兴起,请者一般要努力安置比较排场的席面,硬菜自然多多,餐后人们大都嘴一抹就走,免得落下好占小便宜之名。后来,有舆论提倡“光盘行动”,与“公”人“公”事有关的宴席结束后,才有一些“躺平”心重不求上进的人挑拣一些食物打包带回。 餐桌上靡费日重,就有专家呼吁节俭,并统计出中国餐桌上的浪费约在20~60%之间。虽然当今专家口碑不是很好,但是社会各界对餐桌上的问题似无异议。至于浪费了百分之几,实在不能算是很大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治家格言:待客要奉承,过日子要俭省。那是贫穷逼出来的。进食是人生首要大事,人吃饱了肚子才能考虑其他这那那这的事情,所以古人讲的“食色性也”,我理解为:吃饭和男女之事是人最重要的本性。“食”排第一因其为一生之重;“色”为第二,是 人类繁衍之需。这两件事差不多能进行下去后,比较重要的就是社会交往即社会关系的产生,“待客”就成为不可少的事务。 越是想干大事,就越需要别人的帮助。求得别人帮助,给别人报答、酬谢,实属正常,也是礼仪。至于拿捏到啥程度合适,我觉得只要自己觉得可以把事儿办成就算合适。于是,有些“朱门”春节前能收一些鸡鸭鱼肉,家里的冰箱也装不下多少,收下的礼随便送人,也会招惹是非,在家里堆放着一不小心肉就臭了,只好悄悄地扔进垃圾道,让那些垃圾工低声细语故作慎传扬者“朱门肉臭”的故事。酒香陈年,只要有地方放置就不是问题。 咱们从“能吃饱”到“能吃好”,经历时间不长,但衍生出来的事儿已经多得懒得再说,说出来也没啥意思。没意思、懒得说还想找个理由,苦思冥想脑洞大开:那些“浪费”是咱老辈子传承下来的“待客要奉承”美德的延续和扩展啊!咱想啊:人们生产劳动的盈余部分不就是用来消费使用的嘛!浪费也是消费的一种普遍形态嘛!比如说,一台5座车,经常一个人开着,浪费大不大?今天建房,明天拆屋,浪费大不大?当今打仗,成千上万颗子弹打不到一个敌人,浪费大不大?人类制造了那么多的原子弹,从制造到维护费用有多大,用于战场只有区区2颗,浪费大不大…… 换个角度一想,餐桌上所谓的浪费不仅是对咱祖宗留下的优秀的传统食文化的继承,而且也是刺激生产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站位再高一点还可以说,全民族的大吃大喝才是唱盛餐饮经济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交响乐。把咱老祖宗耍过的翻腾出来,把皇帝御厨玩过的挖掘出来,把西人细吹细打抠索做派引进来,把藏身秘境的茹毛饮血者请过来,荟萃古今中外饮食,吃出万千气象,不就是一台亘古未有永载史册的餐饮文化大戏嘛! 别再叨叨“XX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啦!一个看上去很大的“XX”数字,把它“全国人均”一下,均到咱头上它最多相当于1小片臭肉,你如果膈应只需夹起来扔了就是。餐桌上的剩饭剩菜包含的重大意义,我不再赘述。你如果对我说得感到别扭,我借用一句名言以示自信:“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咱,能混成雪崖上的一片无辜的雪花已经很值得庆幸啦!
9 d" {; J l G1 P8 C6 q8 [$ r% P) x3 i: I: N/ o" e
% V( m, U J"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