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土地有名字6 D( V* |$ o- m8 `$ D/ |) |
6 R. t; M9 U1 |1 G6 J3 n近期在整理父母遗留的物品时,发现一本土地承包证,上面写着父母承包的土地地名及亩数,其中显示上河0.1亩,长长地0.5亩,茅草岭0.2亩,苇园沟0.3亩,后地0.6亩…共2.1亩。
6 `5 `. H, ^, C8 j! \! X2 b* u
1 S1 [8 E/ K9 o* k0 O看着这些承包地的古怪名称,我才猛然明白,伴随了父母几十年的土地,原来和人一样,是有名称的,只是几十年来我们都习以为常,一直忽视了。
( f3 Y, S2 o5 d# Z% ^$ w9 h* G% [+ R7 V) K3 s- d9 S
我努力回忆,我家承包的每一块地的方位、地形,父母带领我们在这些承包地里辛勤耕耘的情景如云雾散尽,逐渐明朗。
7 D# T/ ~& P$ H. U- d
* d7 E |# U: M& O7 z ]上河是我们生产队最好的土地,这块地平整、土厚、肥沃,且离流经我们村的河流沙园河很近,灌溉方便,属于旱涝保收地。由于浇灌方便,上河的土地村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种菜,使我们的菜篮子,记忆里,父母在这块0.1亩的土地上,夏有西红柿、青椒、茄子,秋有大葱、白菜、萝卜。父母一有时间都会到上河地侍弄这些蔬菜,捉虫子、松土、施农家肥等,收获的蔬菜自己吃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卖一部分,增加家里的收入。上河地是我们家承包地中的菜篮子。
- l# p$ X' O- K/ A# }2 m: Y0 P
3 v( x" \# Q7 e4 h! A小时候,我对上河地情有独钟,饿了到这里可以摘几个西红柿亦或拔一棵白萝卜生吃充饥。
+ e( B& }; C/ R7 p9 E. m8 |
+ L- u6 S( n1 x4 ^7 b! w9 n茅草岭是我们生产队最远的土地,也是耕作、收获难度最大的一块地。因为这里长满野茅草,在一片高岭之上,到地里需要走一段很陡、很窄,一边是陡坡的羊肠小道,车子不能直接拉到地里,且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跌下陡坡。$ m5 ~8 r9 M% Q1 J: F
0 f: N- n4 F" V9 ?4 Z& f茅草岭我家只有0.2亩承包地,但每年种、收需要一天的时间,秋季耕种时,父亲需要把犁、耙、耧放在架子车上,套上牛,拉倒离地300多米的坡下,然后一件一件的肩扛顺着坡上小道小心的走到地里,然后套牛犁地、耙地、耩地,由于茅草多,我和母亲在后面跟着把犁出的茅草一根一根的拾起扔到地头的坡下。中午吃点母亲早上就做好带到地里的稀饭、花卷馒头,继续在地里耕作,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才耕种完收拾回家。
. j: f" a# |1 F( G, a/ O1 t/ X; W- j0 l
茅草岭的地夏天收获时同样辛苦,早上早早起来赶到地里,把麦子割完已经快到中午了,然后把割倒的麦子用绳子捆绑起来,再把一捆一捆的麦子用肩扛到坡下的架子车上,来回都要在羊肠小道上小心行走。" t3 _$ e9 L( o1 S
; t$ {6 Q. a/ U; t+ t我曾经多次劝说父母放弃这块田地,但父母总是说,辛苦些不怕,每年打几袋麦子,收获几袋红薯或玉米,我们家的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父辈们对土地的深情激励着他们不辞辛苦的在土地上劳作。- ^( A9 n [$ Z' V( i, l3 E1 J
3 }' p2 O6 T$ N4 \5 b苇园沟以前有一片大约十几亩的芦苇园,所以整个沟的地就叫苇园沟,记忆里这片芦苇每年生长旺盛,是生产队的集体财产,初冬收获时全对男女劳力集体出动割倒芦苇,只有收割芦苇时全队的人才会聚集一起,边收割,边说笑,打闹声、说笑声不绝于耳地飘荡在苇园沟的上空。每家按人头都会分几捆芦苇,扛回家后晒干、压扁编苇凉席。$ e0 Q4 C- B# l6 x5 M: T
! ?6 ?, O5 x3 s9 U# T K8 B
苇园沟的地头还有成排的十几棵柿子树,粗壮的树干,硕大的树冠成了农民们劳累时极好的休息场所,这块地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夏天到地里给红薯翻瓤子、拔草,干活间隙,我会爬到树上摘熟透的红柿子,会从这棵树顺着树枝爬到那棵树玩耍,夏秋天,苇园沟地成了我和小朋友们的乐园。; N. I( n, b3 N6 X$ R
) ?6 u* [8 Y! Z; G2 ~; |后地是紧邻我们村庄的土地,很平整,很肥沃,是一块好地,也是父母承包的最大的一块土地,每年夏天麦子,秋天玉米,由于土地肥沃,农作物长势喜人,收成好,是我们家承包地中的重要粮袋子。
/ Q4 A5 [9 M5 {& m# x. h* C2 l) ]
: m' L' K/ V. [0 ]/ W还有长长地,由于整块地成长方形形状,且长边很长,所以老人们给它起名长长地,长长地是我们家承包面积仅次于后地面积的土地,每年夏天麦子,秋天大豆或花生,收获的大豆或花生都要卖掉,是我们家承包地中的钱袋子。
6 ~3 o8 m/ p% R; j8 f, A& u3 a8 c f
土地在农民眼里就如自己的孩子,土地的名字就如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样充满爱意,怀有亲切,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都离开土地到城市定居,他们的后代已经很少再回农村了,土地还在,地名还在,我不知道将来还会有多少人能知道这些有名字的土地呢?
" M5 l+ @# T4 s) a- R9 v d
9 C: K! a3 q2 o/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