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红颜知己”论(作者 董高生)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2563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9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1-15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红颜知己”论
     
      知己而冠以红颜,我猜想,此必人人所朝思暮想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得一红颜知己,绝非“足矣”两字可以形容之。花前月下,品茗赏乐,读诗论文,那绮致,别一番滋味在心头也。
     “红颜知己”这一命题,富有诗意,这是作为红颜知己的另一方的称谓。红颜一词,一喻貌美,二喻年轻,体现着美好。但红颜知己对自己的另一半如何称呼?我却说不出来。此才子佳人间事也,卿卿我我,哪有定制。最近有朋友告诉我,称为“蓝颜知己”。但此之一词,不知出于何典?仆意颇有不妥,“蓝颜”指代不很贴切,但既有这种称呼,不妨姑且用之。
     男人一生,未必能遇上一位红颜知己,若遇上,当然属于幸运人物。而女人,特别是那些性情孤傲的才女,在秉持“宁缺毋滥”的个性原则下,曲高和寡,终其一生也未必能遇上一位让自己十分满意的“蓝颜知己”,此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也。
     回眸历史,如李师师之遇周邦彦,如柳如是之遇钱牧斋,如李香君之遇侯方域,如冒辟疆之遇董小宛,如蔡锷之遇小凤仙,如胡适之遇曹诚英,张大千之遇李秋君,徐悲鸿之遇孙多慈,皆相互倾慕而成为知己良友。然而此类女子,大都落籍青楼。琴棋书画,吹弹歌舞,八艺在身。才名之外,更有艳名,而唯此,方能引动那些当今名士。“秦淮八艳”的事迹,多见于晚明及清代的文史笔记中。这些美丽且聪慧的女子,可怜门衰福薄,我们只能以误落风尘来评价她们、同情她们。身在乐籍,只能当文士名流的侍妾,又令人惋惜不置。但话又说回来,她们若不遇上钱牧斋、侯方域这些文人名士,才名再高,恐怕连名字都难流传。而这些走马平康、问柳章台的所谓名士的不光彩的事迹,世人不仅不以为忤,反而被视为风流韵事而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传统了。
     而现代知识女性选择“蓝颜知己”的标准,以我揆度,不外三条,即学问、人品、风度。此三者,人品为第一。没有人品,学问、风度便无所凭依。那些依附权贵,没有独立人格,行止龌龊,为人猥琐,嫉贤妒能,爱财曲法,专事害人的“蓝颜”,能入了现代才女的法眼吗?这就是现代知识女性与一般只着眼于金钱、地位的功利型女性的最大区别。
     真正的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谁也不依附谁是它的现代特征。相互敬重,相互赏识,学行互补,远离功利,体现的是美好。还以冒辟疆与董小宛为例,二人的关系发展极其自然,水到渠成。他们遇合之后的9年间,有一段十分愉悦的经历,事载冒辟疆好友张明弼的《冒姬董小宛传》中:
     (小宛)与辟疆日坐画院书圃中,抚桐琴,赏茗香,评品山水人物,鉴别金石鼎彝,闲吟得句与采楫诗史,必捧砚席为书之。意所欲得与意所未及,必控弦追箭以赴之。即家所素无,人所莫办,仓猝之间,弥不立就。相得之乐,两人恒云天壤间未之有也。
     上面一番描述,多么令人艳羡。可见才情互赏,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冒的友人还有两句话谈到他们二人的遇合是“磁之引铁,珀之拾芥”,这形容多么生动!董小宛27岁香消玉殒,有此一番美好,也当死而无憾了。
     再一位是李香君,她是侯方域的粉丝,由敬重而生情,最后委身侯门,成为侯公子的侍妾。她最令人服膺的是民族气节,能分清浊流与清流,立品能超越儿女私情。作为青楼女子,有如此识见,令人称奇。侯方域曾为她写过一篇《李姬传》,对他褒誉有加:“(香君)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
     仅“能辨士大夫贤否”这一条,就足令侯公子汗颜了。《李姬传》还说到侯与李在南京桃叶渡分别时的一番赠言,特别感人: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汉代蔡邕),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此想必是李香君已经微察到侯公子的性格弱点,预为规劝,读之令人钦敬。孔尚任所作之《桃花扇》,上世纪60年代拍成电影,二主角由冯喆与王丹凤担纲,堪称一珠一璧。惜侯公子不能自爱,最后李香君撕扇绝情。侯公子对李香君虽无负情之累,但李香君却不肯原谅,二人遂分道扬镳,结局有点叫人酸楚。孔尚任原剧结局,是侯方域入山修道,而史实却不然。李香君最终为情所累,归身侯门,又因身份低贱,不为侯门所容,徙居侯门外室,产下一子,不久便抑郁而亡了。
     商丘古城有李香君故居,实乃侯方域的壮悔堂,我曾两游此地,感叹才子佳人之生不逢时。故居门嵌一联,盛赞香君:
一扇铭贞,凝血处桃花千载红
两情合璧,绝尘中蕙质九州芳
     壮悔堂另有一联,上下联首字隐“壮悔”二字,此联谬赞侯方域,令人嗤之,联曰:
壮心匡社稷,扶正抑邪闻名朝野
悔意去风尘,编新纂旧息影亭榭
     息影亭榭,编新纂旧,无疑是实情,而“匡社稷”、“扶正抑邪”、“闻名朝野”,则无异于粪池扬波。侯方域于清顺治八年屈膝降清,参加河南乡试,已为世人不齿,更恶劣者,他曾向清三省都府张存仁献“剿抚十议”,帮助清廷镇压抗清武装,无耻得很。联文作者不知为何人?如此曲意阿谀乡党!我来此地,也曾赋诗一首:
十里秦淮夕阳斜,壮悔堂中应嗟讶
辜负杜鹃啼红尽,扇血何必点桃花
     此诗感叹李香君慧眼不能识珠,枉将一片真情付之沟渠,意颇不值。早知如此,又何必将数滴贞血,点为桃花也。
     综上所述,晚明及清代的四位才子冒辟疆、侯方域、钱牧斋、李渔,其文采之飞扬,可称可赞,而学行人品,钱、侯二人,狗彘不如。冒辟疆能为董小宛作《影梅庵忆语》、侯方域能为李香君作《李姬传》,李渔能为乔、王二姬作《乔王二姬合传》,为之传名于后世,就情之一字而言,尚不失为“情侠”一流也。但柳如是、李香君二位,歆慕的是才士风流,不料却“打了眼”。可见“红颜知己”在选择自己的“蓝颜知己”时,也是要慎之又慎的。

* l+ }, l) x' X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