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披靡的五行之城偃师(1)

查看数: 13592 | 评论数: 10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3-4-13 16:12

正文摘要: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披靡的五行之城偃师(1)(河南)李红军 + x5 @) R& T2 G. |- |〇(混沌)-周武王的和平圣城' u2 T% W4 M; K; B; } 自余秋雨《文化苦旅》开始,凡是跟历史沾点边儿的散文,都暗中被打 ...

回复

豫偃李红军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20 11:49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风靡的五行之城偃师(7)
(河南)李红军
( X/ \. e5 H8 L9 q5 ~! r
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
/ L2 ]' o) M' I: B3 D
& M  f7 l! t6 H
      天空中下着一场又一场箭簇被抽去筋骨的铅雨,大地却仿佛蒙在鼓里的一记安装有消声器的闷雷。痴迷于山川中猿啼的树木,在黄叶飘零的物华中试图抓住飞驰的白驹的烈鬃。人们掩藏起姓名和家谱,埋首于稼穑丰收后的仓廪,期盼着开眼的良日洒落的光芒,晒干粮食中不应储存的多余的凝云的水分。更多的人们放下犁铧和铁锄置身于徭役的枷锁,为宫殿飞檐牵挂的祥云和灵芝而卖命于土木的横平竖直。
) u0 r* U& f0 ]/ Y: c# c
0 v$ o) G& y2 W      何为重要?对于七朝古都偃师的构成来说,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是重要的元素之一;其次,还有商朝开国皇帝商汤在偃师尸乡建立的商城遗址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再其次,就是屹立于偃师缑山的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唐孝敬皇帝李弘恭陵,以及坐落于偃师缑氏镇的玄奘故里了。可以说:夏商元素+唐元素=80%的偃师。- h0 g$ ^7 Q0 J9 w4 t4 N

5 R! |# q6 C. c. w      但是,这数个重要元素,可能在这篇拙文中,只能是红花丛中的绿叶,或者作为潜于渊的龙,而不是腾于天的龙那样显赫的存在。我的笔触有可能只是旁敲月下石,而笔墨则不会更多地为之绽放向阳花。因为,我们这里所写的是“五行之城——偃师”,不是单纯的偃师。一切事件和人物都要围绕“阴阳五行”来进行阐述。尽管,这不是纯粹的带有易经学色彩和任务的作品。它的行文和血肉可能是有争议的,但我期待的是争鸣。真因为此,那些不被偃师本地人所广泛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我有可能提到一个类似重要日程的位置上来,进行详述,以达到塑造“五行之城——偃师”的祈美。7 s- D5 l- ^5 l' m! `- ?
" |) T# V, s1 b) N1 u7 M
      以周武王之名开创的偃师,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滋养出伯夷叔齐与王子晋的义气,义气从来就像田野里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旦找到渴求义气的人物和时机,它就会迸然勃发,当机立断,使得一个人物的为人和处事变得决绝和升华。到达汉代,这股义气则深刻地影响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田横;另一个就是蔡邕。两人同样都大胆地做出了对不符合理想的现实的拒绝,只不过,田横在偃师自刎,显得无比决绝;蔡邕则在偃师转身退步,懂得变通之道。说到蔡邕,不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可能健忘,但是,就像我们说起《通典》的作者杜佑之前要先把他的孙子杜牧拉出来一样,我们把蔡邕的女儿的名字亮出来,你就会恍然大悟:蔡文姬。这是否说明,诗人要比其他史学家和书法家更有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z- [) C* X, a$ \; N( W

& X9 R( R( D% l! p  h7 ~& z5 o      不必说蔡邕创制“八分书”,在距离偃师10余公里外的洛阳市洛龙区佃庄镇太学村镌刻“熹平石经”,引来天下儒生万人敬仰;也不必说蔡邕创制“飞白书”,抢了武则天在偃师缑山镌刻《升仙太子之碑》碑额六个大字时运用“飞白体”的首创之功;更不必说蔡邕的书法艺术通过蔡文姬传授给了埋葬于偃师山化镇的钟鹞,钟鹞传给卫夫人,卫夫人又传给王羲之……这里,单说蔡邕在偃师被人间义气所蓦然感化的事情。6 }6 w+ Q1 r- Q/ g  g- W

: Y+ l* ?9 n: a) w      公元159年,蔡邕虽然已经是一个26岁的成年小伙子,但他还没能通过一面铜镜,认清他那命运多舛的面孔和基因。不执笔的时候,他喜欢鼓琴。琴声中固然有一种忧郁的基调,但是琴弦还没有向他坦白或透露那忧伤的来源。这年秋天,天空就像破罐子破摔一样,将阳光、月光和星光统统掳了去,让阴沉的天色和雨水的苦涩成为环绕时空的轴心。/ b1 v7 t" j9 _. T

; U, H7 `# |$ ]; [" O3 @& W& V- G      大将军、汉桓帝梁皇后之兄梁冀被杀,参与谋杀的宦官徐璜占有了他的华屋豪宅,徐璜吃饱了喝足了,就将蔡邕的名字掳进脑海,他要借蔡邕向皇帝献媚。徐璜把蔡邕弹得一首好琴而不是写得一手好字的事情,禀报朝廷。皇帝就下诏让陈留太守给蔡邕备足车马和盘缠,打发他从故乡开封出发一路向西前往京城洛阳,为皇帝效声色犬马之劳。
; G2 M2 Q# P7 ]# d4 ^! D0 u! Y5 M# p2 ?0 U% [
      蔡邕起初是答应此行的,他甚至想要不虚此行,甚至抱有一种云端的幻想,渴望用琴声感化皇帝,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沿途所见,浑浊的泥浆灌满岁月峥嵘的车辙,坑洼的道路随同艰难的世事在迷雾中沉浮,宦官挡道几乎挡住了天日,被拉去洛阳城西修建显阳宫苑的百姓劳累冻死者堵塞通道,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的步履开始变得无比沉重,他仿佛一块滚石,自由落体运动般坠落向一个无底的深渊。
3 N6 k$ S5 K1 S6 j+ M" h2 U  P4 G( `
      当蔡邕来到偃师,他蓦然感觉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他坠向那个想像的深渊的洞底。偃师大地用凝聚并升华的义气,焊接住了他的满腹哀愁和旷世奇缘之间产生的人生裂缝。黑云压城,但是找不到向着太阳绽开的盔甲中逆风而行的金鳞。蔡邕一把捉住狼毫,在马车的劳顿中书写阴郁顿挫又狂放不羁的《述行赋》,他在笔下念叨起田横,田横的义气一再地浸染他发霉的思绪。或许,他还想到了偃师城北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只是他的一支笔已经被风雨磨秃,不复记录。
. f0 M- p8 m" R8 M' s) p$ o8 b  ?7 e% B$ C# k5 Y8 H
      “翩翩独征,无俦与兮。言旋言复,我心胥兮。”蔡邕最后发出了:也可能我将独自征战,连个同伴都没有!回去吧,回去吧,只有这才能够使我快乐的啊!蔡邕假装生病,手指类似换了风湿病一样,蜷缩和伸展都变得异常困难,困难的程度则是蔡邕可以随心所欲地直接进行人为控制的。至于弹琴嘛,则成了一种痴人说梦式的非分妄想。& a  z/ |7 A; W( g9 E7 n

4 b: |, k, ?) U    (未完待续)
/ r# n& T9 C0 b. ^6 v2 Q      欢迎关注《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1 ?" p4 O* [) o

, \) d4 j7 y/ B( J2 P& Y( n: D      2023.04.18偃师/
( I, o' O6 W+ g% r# B9 ~
豫偃李红军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9 10:03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风靡的五行之城偃师(6)
(河南)李红军
/ t6 m# a. l( l. v3 E
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
" w6 R; l) D% u% ]5 w/ b" ?
  \1 j. G; X  F& e
      一个渴望求生的人,从直线距离762公里外的岛屿,带着心碎的季风和疲惫的红尘,还有一肚子跳蚤的哈欠与大象的喷嚏,跋涉来到了北方内陆小城偃师的一个驿站。这里距离最初定都洛阳的刘邦,只剩下30多公里。
# z7 f% v- N& [+ _. s* K5 j2 |7 i0 b3 j, M, g
      一路风尘,满面风霜,这样去拜见汉天子,实在不像样。首先要在驿站沐浴更衣,这是必须的。这个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驿站的名字:尸乡驿。现在看来,这个地名是如此地不堪入耳,尸乡,尸乡,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就是:尸体的故乡。然而,历史是一个严肃的老人,不容许现代人望文生义。他手心的戒尺和皮鞭,总是朝着那些浅尝辄止的人的手心和头皮高高举起的。
" [4 [6 F, Y4 l8 e; r! `+ ]8 J
; W2 t, h$ g- v) k( m9 I      《春秋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六年》载:“五月戊午,刘人败王城之师于尸氏。”五月戊午:五月初五。刘人,诸侯刘国人,刘国故城遗址位于今偃师西南20公里的缑氏镇陶家村。王城,指成周的西城;王城之师,指成周西城周敬王的军队;败,击败;尸氏,周地名,即尸乡,这是尸乡最早出现于史册的记载。后来,一般也用尸乡来指代商汤在偃师建立的都城西亳。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载:偃师,尸乡,殷汤所都。/ b0 f) P7 W9 t

* R# ]! ~; v! w! h7 z: L% ?! ^      在自然界,气体遵守玻意耳(Boyle)定律、盖-吕萨克(Gay Lussac)和查理(Charles)三大定律。而在社会界,义气的流传,则以人群的分布和人口的流动为主。山上的义气容易向山下最近的城镇流传,京城的义气容易向最近的京畿辅县流传。
$ R; p. D+ k$ {! _( Q) i9 X+ s+ [* P+ q  s0 `4 c2 [: `
      伯夷叔齐的义气向四面八方流传,其中距离最近的传播路线也最具吸引力,那就是从首阳山山巅向着首阳山山脚下的正南方向。王子晋的义气也向四面八方流传,其中距离最近的传播路线同样最具吸引力,那就是从东周的京城洛阳向着它的京畿辅县偃师的东南方向。
6 V  |0 I) A- S% G* [3 S$ m% ^1 O0 d! c" _1 o+ e9 q. O3 u3 x
      这两条义气流传的线路交汇点,就是偃师尸乡驿,位于今偃师商城街道办事处的赫田寨村。那个初来乍到的人在尸乡驿的洗浴房内,脱去一身旧衣裳,才在雾气蒸腾的浴盆中,在肩胛骨处摸到了自己的姓氏:田;在太阳穴处摸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就是:横。组在一起就是一个男子掷地有声的姓名——) F* a: [1 @4 U& U  r9 p

3 [6 Q$ ]2 J# I& F) Z0 v  K& Q$ o田横。
$ X5 u* F/ c' R7 {# q4 a+ `9 h- M4 }% H+ o) I5 j, o& p* L6 Z- {
      按照徐悲鸿的油画《田横五百士》的形象设计,田横身穿的是绯红长袍,这是一种王者气质的尊贵之色。汉代推行的服饰制度中,明文规定:“红色为上服,青绿在其次,史卒为黑,平民为白。”+ \+ l6 k! U. D7 c# m
+ f/ l6 u( ]( W# V5 X7 x
      他田横曾与兄长田儋、田荣共举抗秦义旗,先后荣立齐王。田儋被秦军所杀,田荣被项羽所杀。唯余田横与刘邦对峙,眼看齐地的大好河山归于刘邦的扺掌,田横含泪带领五百士流寓海岛。现在,怀揣刘邦招安的圣旨,田横不知道路在何方。最重要的是:他田横亲手烹杀了刘邦现在的宠臣郦商的哥哥也就是谎话连篇的说客郦食其,这叫他田横如何直面汉天子殿下的文武百官?空气中全是凝固的冰雹。6 C8 n( i2 I% m% I; u
# `+ v0 @" I& Z" k! I
      正在沐浴中的田横用尖锐的鼻梁,嗅到了从伯夷、叔齐和王子晋这三位太子与王子级别混合起来的义气,在肠胃里得到翻江倒海式的反刍,吐出来一地落满玉盘的珍珠。他身为三齐之地的大王,为了誓死跟随自己的海岛五百名士卒身家性命,带领两名门客前去跪拜刘邦,求得一丝苟延残喘的藤萝,攀不得夏朝的什么龙,也附不得商朝的什么凤,他实在忍不下这口名为义的长气。! ~/ A% @8 ~$ \* u$ q' ?' `6 B
* c" d9 i/ \, O, p# o  G/ h7 p
      刘邦不就是想看一眼他田横长得什么模样吗?; m4 u$ F( h/ B4 V0 a# r& X$ `8 ~

6 `$ m5 f( t" E8 R6 U      我田横用刀把头颅割下来,命令门客骑马飞奔30公里面见他刘邦,我田横的容貌丝毫不会变样的,让门客带给他刘邦亲眼过目,他刘邦也就不会再逼迫我田横身后五百士的性命。一人死,五百人活,天下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人们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要让天地为之翻过来,赖活着不如好死呀!
, B7 R0 Q6 N* @: [' [0 K/ t( o8 u- A$ H. z
      田横就像刘邦迎着风高唱《大风歌》那样,用比刘邦高十倍的分贝,高唱道:8 @  A/ i, K7 Q

* d( ~: p$ n. l0 D) C' R(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2 C" j6 K- F$ N9 Y3 f+ [* L
田横:大义载天!(盛大的义气可以承载上天的乾行!)
6 c9 N. e( i; X9 u(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a4 ~1 ]) g- a) A
田横:守信覆地!(恪守的信誉可以覆盖大地的坤德!)7 E% F0 a  j) L
(刘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v) W; d8 a2 [) m. F; M
田横:人生遗适志耳!(人生贵在拾取遗失的志向适于自身罢了!)5 X  O1 x; g) Q
; j+ b; M( z, Z- n  Y+ C
      2023.04.18偃师/: [9 R6 g' g& H" t4 X) u" b+ _

, @, U8 y3 a/ R    (未完待续)9 ~" ?- N4 E( `( L# c" o
      欢迎关注《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
& i2 j  |! _( z3 \
5 M2 d5 D1 m8 \$ Q      2023.04.18偃师/' k( W/ e/ h0 P+ G9 ^
乐在其中981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8 13:34
欣赏佳作!
豫偃李红军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8 11:59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风靡的五行之城偃师(5)
(河南)李红军

0 Z3 [/ O/ i9 z: ~* |
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

! Q( n2 x4 F" k. \
  _# u, ^$ S( H/ `' O4 n: O      笙的簧片就像被大自然的风和人的气息吹动的波浪,在浮云和浮云的影子之间来回跌宕,仙鹤的翅膀也随之煽动梦想腾飞并且凌云的火焰,义气则在波浪和火焰之间缭绕着些许的微醺,把琥珀状的忠诚在时光的窠臼中,和着心血的舞步捣碎成水银蒸发时产生的寒烟。
, a) \. a8 u: x2 V  b+ G
9 ^; Z. s) X% ^6 A$ p      公元前551年,谷水、洛水泛滥,汹涌的河水借助蛟龙的舌尖和鼍龙的牙齿,舔舐并切磋着周朝第25代帝王周灵王位于距离偃师只有30多公里的洛阳建立的王宫的根基和飞阙。治水英雄大禹和他的父亲鲧,这两个不同观点的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再次发酵,酝酿起一番不可开交的家族风云。+ Q. d1 N. u# N  C: [

& L& a, _3 I. V/ F+ P1 M* U      水来土掩。鲧的脑子里只有一条横在水与土之间的线段,他不允许分布在这条线上的某个点断裂,其治水讲究的是壅堵。大禹的胸臆则有无数条发光、发热的射线,治水开创的是疏导。鲧最终失败了,他的儿子大禹从父亲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仿佛站在父亲的肩头,看到了地平线尽头的大海,而从水患之处再到大海,就是他用掘地的工具也是治水的神器——耜所开辟的一条条锐意进取的射线,将洪水猛兽的神经末梢收发,并以集束状的形态使其直捣大海的潭渊。
  s" h) Y1 T& G3 c8 @/ \7 P2 H! X* i; l; v- }: O3 `
      大禹因为治水,已经成为绝世英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可是周灵王非要照搬鲧的做法,来破水漫王宫之局。认为即使搬起的石头挡不住洪水,也不会砸了自己的脚趾。
# B$ Z9 @/ [# T+ w) `+ ^$ o
. W: S/ L5 ?4 ~( K3 r" P" l1 N9 }      太子晋登场了。刻舟求剑一般的忧伤镌刻在他随着潮汐漾动春江和皓月的额头上,飞鱼正在从那里的锚索中一条条逃脱。太子晋明知道他的话是和父亲对着干,但还是直接挑明了:父王啊!万万不可!儿臣曾听说,自古作为万民之长,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壅堵只能是死路一条!
( _; W+ h6 A5 q0 h. O6 H, _/ {3 U. G5 Z3 f  W" G- P* g' D
      电闪雷鸣中唯独抽出来万千火花,肆虐脑回后残余大海的沉默。周灵王唯我独尊式的偏见与傲慢,使得他身躯的正面扭转为一个说一不二的背影。周灵王不知道,他正在激发太子晋潜藏在肺腑之内的义气。
( ^, a! L+ X# |# y0 N2 c, Z5 i: a2 u! `0 U. _# Q
      太子晋不知道,就在距离洛阳王宫东南方向40公里外的偃师一座道教小山,正在暗中向他抛来橄榄枝,以解除水患治理策略之争对他造成的人身和地位的威胁。这座小山真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l0 L" J9 Q) _8 }8 a) h  h

) K6 [1 a' _6 |5 p5 }( P7 W      缑山的仙人不是别人,正是西王母。仙人都有在人间所属的一个姓氏,传说西王母姓缑,曾在此山修练,所以此山就得名缑氏山,简称缑山。大树底下好乘凉,大山之下同样好流传。缑山就在嵩山脚下,缑山是洛阳到嵩山的前哨。缑山矗立一千年一万年,就是为了等待王子晋一个人。
+ L7 X3 U: i6 e0 J# y  s, z  t- f! P
      周灵王认为太子顶撞他,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就是没有官爵的布衣百姓。一夜之间,太子晋变成了王子晋。东宫不留人,王宫也不留人,河洛大地的伊水、洛水之间的平原和高山,哪一处不留人呢?那就走吧,带着义气出发,让义气去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自由自在的花,结风雨无阻的果。
6 T: E3 V0 R, l: c# u6 C0 C2 ]0 }- O3 ?* _" H& \, s
      王子晋骑着一匹白马,在月光下出了城门,直奔嵩山脚下的缑山而来。天下没有一条路是暗淡的,暗淡的只能是求而不得的繁华过后唯余苍凉的逼仄心境。
! k/ i& G8 m5 ^$ X
6 @+ C# D) W: q7 W) W      笙是必须的。道则是必求的。沉默是金,实际上,义气更是金。偃师大地从城市到山川,布满金子升华并凝结的义气。这种义气,是一种合理、正当的意志和抱负得不到施展和释放之后,所产生的反作用的心里定力所氤氲而出的人文精神。3 S, W. C! t, t8 G" M

- c+ C; f& Q" ]1 Q0 W: r. r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东的鸭子历经三十年光阴,也能够与河西的天鹅在同一条河水的碧波中,眷顾游过与飞过的天地。王子晋告别王宫和人间三十余年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与之偶遇。面对子民充满善意的追问,王子晋先是用沉默作答。+ c, d9 s. D1 j% P5 ?0 s, g

/ {' m8 Q8 W) g. v* A      他知道,人间还流传有那个名叫太子晋的传说。然而,义气已经将昔日的人间太子塑造成为一个泯灭生死界限的超越王族恩仇的神仙。太子晋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
3 }' [# c& q; f9 |2 {- M- d3 E; a7 e- \6 m0 M9 d
      周灵王没有如约出现在偃师缑氏山。父与子的裂痕,已经在沧海桑田中蔓延,早已超过血与肉的思念。那一天的月色是无比孤单而且极为纯洁的,子民们在月亮下擦干洗衣裳的手心手背,携带着心灵上的一丝丝星辉,前往拜见他们心中永久的太子晋。4 I; _( ]2 L0 r  l$ D; [) i( Z% W$ P' n

& j1 @+ K. l) p1 `      王子晋乘坐一只白鹤,骤现在偃师缑氏山颠,凡人们自然是可望而不可及,那是义气超凡脱俗、百转千回的象征。王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笙的簧片就像白鹤的羽毛,在硕大无比的青冥与弹丸之地的缑山之间,震颤不已。
. ]' j2 B# _; X" M% q5 L: j8 I( v
8 g8 {5 O4 L2 u6 ~8 N  S* g2 e# t    (未完待续)
4 Z5 P8 S8 j9 b      欢迎关注《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的义气之城》  ?) J$ h4 i6 x

: }1 e$ N2 T3 f/ l/ q4 B      2023.04.16偃师/
' f4 j& y, n+ J9 D! [% f% O' w
liuxinan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7 06:19
佳作欣赏,
豫偃李红军 来自:四川成都 发表于 2023-4-16 12:44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披靡的五行之城偃师(4)
(河南)李红军

8 V+ \3 \+ |+ W1 `, s  b) |# Y
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的义气之城
" A, q; y# G! y" Q- s
       从千古黄河吹向万古邙山的北风,你慢些走!你的暴躁,几乎让山岩找不到安慰那些草树们赖以扎根的若谷的虚怀。浩浩荡荡的北风,明摆着在不断增加瑞雪变成小麦棉被的层层阻力。时光就在痴与醒、柔与刚之间,旖旎着抑或萧瑟着几何拓扑形的山河旧梦。3 J4 U' V6 E& n# Y% }. H; H
1 E( {% M2 ]/ ~& D
       周武王与八百诸侯歃血为盟后,迎着北风出发前往讨伐纣王的半途,还没出偃师的北邻孟津,就遇到了两个人的阻拦。拦阻者要是普通人,肯定当场毙命。话说回来,普通人也根本没这胆量!他们是王子,一位是长兄伯夷,另一位是三弟叔齐,来自孤竹国。
* i, z1 i7 E% q$ N& k ) Z& Z6 s/ w, p; m4 b
       父王临终,立叔齐为国君,叔齐拱手让给本应由长子继承王位的伯夷,伯夷不愿接手,因为他是孝子而这又是父王的命令。叔齐觉得这王位有些发馊变味了,于是,两人就一起出逃了,流浪到了周武王伐纣的半道。伯夷拦住周武王的马头,叔齐扣住周武王的马缰绳,这阵势够大的。伯夷叔齐劝阻的观点可真不简单:你父亲死而未葬就动干戈,能算孝吗?你作为商朝臣子,竟敢讨伐天子,能算忠吗?8 w# U1 ^/ C  I2 q

+ _% i/ q" a6 H! ]       虽说忠孝不能两全,你周武王哪一头也不占啊!这不啻为当头棒喝,周武王一时间竟然愣在原地,说不出一句话来。手下当场拉开伯夷叔齐,屠刀都举起来了。日晷的影子仿佛被一根无比耿直的榆树枝遮挡住了,移动得很慢,时光就像僵尸一般。
/ @& ?8 P$ i) |" c) i 2 `' g- |& b% v
       周武王还没有回过来神,他感到十分棘手,还没杀掉纣王的一兵一卒呢,先杀两个孤竹国的王子,总觉得这两人的鲜血是白白流逝的。  l8 _6 V9 x: X" E3 T

" [$ C2 P) q: y" c/ c       姜子牙捋着胡须登场了,眼神中带着钓鱼式的笑容,现场制止周武王身边的武士,只说这两位是有义气的人,没有再次亮明他们的王子身份,担心再生事端,然后,他连扶带送地将伯夷叔齐推到路边,为大军让开一条闯荡的大路。谏官由春秋初年齐桓公首创。历史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国君往往不杀谏官,顶多只是呵斥。周武王此番作为,无意中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足够大度的榜样。
: E! R0 ]' E# H$ y' z: P& \ ' P, }# d1 l7 J7 H0 i  ]; v
       伯夷叔齐眼见劝谏无望,捡了两条命,上了邙山之南的偃师首阳山。搭个草庵,数完星星就算有安乐窝了;架个陶罐,一日三餐就算有着落了。没事的时候,下一盘用鹅卵石组成的围棋,哪怕让斧头的木柄朽烂,也不用去管首阳山下散落在偃师城中那些星星点点的人间烟火。
4 R' L! L/ h8 w5 \1 I% U
+ c9 h+ [) s( u/ U       义气已经开始在偃师大地上流传。雪霁的青白色哨音穿透冬日暖阳的金黄色铠甲,让首阳山的山色出落得更加透彻和分明。皑皑白雪与天上的浮云争相眷顾着五行中的金所对应的色泽:白。这里的白是由义气滥觞而成,带有义无反顾的人生情愫和生死态度。雪后初晴,松柏的林梢之间,闪烁着熔金的余晖。相比傍晚时分,偃师城中又重新添了几分积压的寒气。: ~* L7 M0 Z* B# N( s* d, [
7 W4 D7 v% z+ @2 O- h0 x# r. u
       饥肠辘辘。因为不肯下山入城进行乞讨,伯夷叔齐踏遍首阳山,也找不到冬末春初的少许食物。是被称为野豌豆的薇菜早发的幼苗上的露珠,点亮活下去的希望。一边采薇,一边哼唱:攀登下边的山崖哎,采些薇菜啊。用北风摧毁冰雪,也不知道那是错误的。神农氏和虞朝以及夏朝,一转眼就淹没了。我要去的乐土又在哪里啊!多可悲啊,即将身赴黄泉,命途多舛啊,似乎早已注定!
: _$ g& w1 n* J* W , w" s% K; ]( A- o& h; K6 |
       薇菜漫山遍野,是吃不完的。两人你一碗我一碗,吃得正香。忽然不远处的山坳,上来了一个红脸膛的农妇。农妇眼尖,一眼瞧见他们吃的不是什么薇菜汤,而是稀汤水,毫无菜色,就像他们两个人的脸色一样映着浮云的苍白和无奈。
9 X5 |, R8 R0 _* N, J
7 R) a  r( O9 D( A* J# P" l       农妇的善意是接济他们,想给两个异乡口音的他们一点粮食。农妇提到商朝没了,伯夷叔齐的木碗一下子滑落在地。这么说!纣王败了,武王胜利了,天下要姓周了。伯夷叔齐手臂上的青筋不是在暴突,而是在萎缩。农妇绘声绘色地谈起周武王在西亳城中,举行论功行赏大会,有个叫利的将官得到了很多青铜,连西亳这个地名都改为偃师了。
% w# K) H- ~( V' e' I: v* \
8 G3 h- D1 S; Z$ k0 s       义气的分子,在时光的窠臼迅猛地发酵。这么说!山上山下,城里城外的粮食包括粟米,都姓周了。农妇笑得合不拢嘴,早该姓周了!我们黎民百姓,都天天盼望着呢!义气的原子在大脑的沟壑中以及血脉的通道中加速碰撞,以一种视死若归的速度超越时光的速度。我们就是饿死,也绝不吃一粒周朝的粟米!谢谢你的好意。4 z. P5 B4 h! L' L

- p' G6 U- P. l; L8 X       是的,只要有薇菜就足够了。薇菜多好啊!薇菜上的露珠多美啊!薇菜是一个绝世的美人呢,梦中有薇菜的呢喃,醒来有薇菜的抚慰,薇菜不是青铜,薇菜是金;薇菜也不是绿,薇菜是白;薇菜不是仁,薇菜是义。薇菜不是死,薇菜是生。, H5 ~* q5 h) I7 Q6 m9 x9 H- `

- i( N) o. H5 d: P6 _6 L       红脸膛的农妇挥手告别,临走扔下一句话:全天下都姓周,整座首阳山自然都是周朝的地盘,薇菜也是周朝的草木,你们可不要太执拗哟!
1 F  i- E; A% ^. p5 J % T" B' U. V7 B. n2 J% Z$ k
       只有绝食。绝食。绝食。绝食。绝食。绝食。绝食。绝食。绝食。伯夷叔齐不吃不喝,让义气灌满精神和肉体,伫立在偃师城北首阳山巅,成为两尊风雨无法侵袭的带有旷古性质的人间雕塑。
0 _' c0 S3 C/ b/ U# _
6 T! o8 W6 v; b! A1 q, S2 X. ~     (未完待续). i3 X, }/ c( c; p
       欢迎关注《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的义气之城》
7 b: y3 W6 Q  l/ g+ g; _/ w
5 g4 T) s1 u7 q% f: R7 M  @. v; V       2023.04.15/偃师
5 k- T5 I5 V# _3 D( {6 ^

! {! F0 @3 N# P  o
+ e% [3 L5 ~' k3 _
怀锦先生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5 14:46
偃武修文,天下和平。
豫偃李红军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5 09:18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披靡的五行之城偃师(3)
(河南)李红军
+ \- q' D  [* i+ q$ {; X" \
" r, L* D9 T) _, ^9 x2 @; n5 a  w
〇(混沌)-周武王的和平圣城
3 N3 u8 F1 _) z( c2 \
2 y0 @6 ^) e6 e
历史的砧板充满牛皮绳断掉的竹简,烹饪小鲜的治大国者,从炊烟升起的欲望里,捻出一对沾满花粉的翅膀。历史的空档,必须留给文学化的想象。周武王对于偃师的开创盛景,是否也允许现代人想象的成分介入其中,来一个对于当时的情景还原呢?

' s: W! @4 r) E
6 T/ a7 \! A- _
周武王伐纣的年代被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偃师最早得名的年代与之相同。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伐纣胜利后的周武王在偃师举办了论功行赏大会,大会的盛况应该是空前的。

/ _# Y7 t" O2 p7 o# m$ |  }9 ^
3 ~, ~7 u1 N0 O1 q
论功行赏大会最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就是:偃师这一地名的产生与利簋这一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将士们抚摸着刀伤或者箭伤,高呼着王的尊称;子民们穿着草鞋或者木屐从邙山之巅与洛河之滩奔来跪地膜拜,颂扬的言辞在惠风中一缕缕闪烁,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 V$ C  _7 p' a: x, x, w" |

% \/ l! n6 }1 ?
王在偃师,奖赏功臣!
王在偃师,回师息戎!
王在偃师,开创盛世!
王在偃师,天下威武。
  N8 N0 V& ^1 `% w
$ x9 x, o8 m6 b/ a/ d
总有一天,关于偃师的历史性介绍,会呈现这样的结果:偃师,史称古亳邑、西亳,又称阑师。

! Z+ R" h0 D4 M9 s' q' D- I' @0 j
2 h& v. S6 y" R+ b' V$ u% ^
正因为利簋没有在偃师出土而是在陕西出土,这可以解释为利簋的铸造者利(人名)是陕西人,利最终把利簋带到了陕西老家,用于祭祀。再者,利簋的铭文中提到的“阑师”一词,因为是孤有名词,没有第二次出现在考古发掘物或者史书之中,所以,产生了阑师地名所属地的争议。
2 z3 q2 m) ~, E

, k2 O# a0 }3 J) C$ Z. g, z" W
阑师不但和偃师读音接近、意思也接近。阑与偃,两个字韵母相同,系叠韵字。阑师今已不存,偃师则屹立3000多年。阑师这个地名虽然不存,但是,阑师所代表的地点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来看,偃师实际上就是阑师,阑师就是偃师。

- S; y/ J( W/ b  c

7 l! p; r' g& O
我们在回溯历史的时候,可能暗中总有一个抱怨:古人留给我们的材料太少,而且有些模糊不清,难以进行古今对照,以便准确定位。而这,正是历史的秉性,它是需要由文化来扶正、厘清的。借助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我尝试着对于阑师一词进行一番探索。

" ?$ j4 V9 N0 a* z
; L5 |. k' C3 `0 U0 K  m/ j
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八百诸侯盟誓,这是战争的发端。孟津位于邙山之北、黄河之南,山北水南谓之阴。而偃师位于邙山之南、洛河之北,山南水北谓之阳,这里是战争的末端,又叫收端。

2 v# F' _1 P7 P' U" p" \0 B

- g! B1 B, r& }
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在孟津“阴发”,于偃师“阳收”,这就是所谓的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阴阳平衡。而从洛阳市偃师区主城区出发,翻过城北邙山一岭之隔的偃师邙岭镇,就是偃师的北邻洛阳市孟津区。邙山,可谓是阴阳一肩挑,平衡总在心中留。
+ y7 s" _8 ]% H) O; r: t) v: V9 |

' D  n7 V8 t/ f; V; ?$ R
因为发动征战,按照老子的观点,兵者乃不祥之器,战争总归是不祥的,所以要选择“阴发”。而战胜,按照“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观点,万物在结构上都是阳在正面而阴在背面,打了胜仗,自然要光明正大地收兵并且举办论功行赏大会,也就是所谓的“阳收”。
7 \/ O- i" E& D/ `2 F; g

9 Q$ U0 c7 A% F  ?! z* M
按照杜佑的《通典》中关于偃师来历的线索指引,我认为“阑师”就是偃师。不可否认,人们总是偏爱成功前的磨难,并酝酿诉诸于笔端,而对于成功后的喜悦,总是一笔带过。欢乐总是短暂,而奋斗和拼搏的过程总是漫长的。对于国人,尤其是这样,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国人缺乏西方人那种幽默感,不会放松地享受人生和生活的根底之一。

& n8 n# k- n1 l% _/ z
% W0 D* G& q" G/ q, k/ t! A6 n
对于快乐的保守和对于幸福的矜持,压缩了武王伐纣后,回师息戎时的历史语景。就像利簋的铸造者利那样,不肯在铭文中多写下一个字,好告诉后人阑师的具体地点,他不知道这正是我们无比期望知道的一个答案。利也没有报道论功行赏大会的其它盛况,或许,他认为那些只能留给小说家去虚构。即便如此,利已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用心血为我们雕琢了历史的轮廓,剩下的只是用文学化的想象来进行填充。
& t" q/ g* S+ N( @

6 D# e- ~: i$ g  ~4 Y: ^
三千多年前的那场庆功会早已被历史的风雨挟裹着,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成为一朵朵鲤鱼跳龙门时激发的后浪推前浪的浪花,在砂金的淘洗中归于逝者如斯夫的一涓水滴。周武王一定是从夜观星宿、不寐达旦的状态,慢慢在美酒和烤肉的双重麻醉下,向着御风而行、秉烛夜游的状态游离。
- N& r, P6 t$ o" m) w; p/ g4 N0 W
( \. P; {* ?) o; C) `$ L, c
剩下珷(音武,专指武王)的将士和子民,也纷纷醉倒在充满和平旋律的圣城偃师的怀抱,记得明日的归途,就像来路一样坦然,只是多了一份祥和的微醺,不忘偃师,铭记幸福等同于前事不忘。偃师,就是后事之师的榜样。
- N+ A, a6 V% d2 E. L
/ T; @* W' t* m# s+ h- u
(未完待续)

4 V& Z4 P! o2 F0 M( Z
欢迎关注《金(尊贵)-田横+蔡邕的义气之城》
+ C7 ^/ d+ v$ i5 \
2023.04.13-14偃师/
豫偃李红军 来自:河南洛阳 发表于 2023-4-14 08:36
◎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披靡的五行之城偃师(2)
(河南)李红军
〇(混沌)-周武王的和平圣城
一连串的问号,就像一个躬身探寻往事前尘的记者,在历史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和跋涉,当满面风尘成为他留个时代的唯一影像,他所掌握的真相则成了一种对于完美的妄想。
上一章我们谈到,通过出土的利簋可以证明: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在“阑师”这个地方,命令有司(右史)利(人名)用金(青铜)铸造青铜器,纪念先祖檀公。
我的观点是“阑师”就是偃师。除了“阑”字有“拦”的本义支持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论据,在暗中支持着我怀抱的无形的琵琶。
同为《通典》中第177卷“州郡7”一章偃师条目下有这样的记载:偃师(帝喾所都,亦古亳邑也。商有三亳,成汤居西亳,此即一也。……)括号内这短短的22个汉字,却隐含着闪电般来回奔突的信息流酿成的带有“汤武革命”烙印的字符串,再次将偃师这块土地固有的伟大和丰腴的基因,以递进的嬗变形式,蔚为壮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可以说,偃师历朝历代的地方父母官,都没有效地利用好帝喾之都和商汤之都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也难怪,因为偃师的王都之气,更多地隐藏在或者汇聚在她一以贯之的行政管辖权所有者——洛阳的掌心。
关于偃师的历史,我在10年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诗集《赤子还乡》的封底宣传语中,写过这样的话: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偃师的历史就有多长。偃师的建都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的曾孙、五帝之一的帝喾。但是,在帝喾的时代,偃师并不叫偃师,而是叫古亳。古亳就是偃师小时候的名字,小名是也。但是,小名不小,古亳显然要比偃师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要大一些。
因为商朝有三个都城,都称为“亳”,于是后代史学家就把商朝开国皇帝商汤王讨伐夏朝最后一位帝王夏桀成功后,在偃师的“亳”建立的都城,称为“西亳”。……这些都是杜佑在《通典》中的明确记载。
我在此只是拾人牙慧而已。朝花夕拾般重拾这段尘封的历史,顿然感觉到历史的浪花,在每一个人类命运转折的攸关时刻,繁衍出无数带着求索和上进的芝麻花一样节节高升的芳香,以及无限趋向于尽善尽美的韵律。
每一个奴隶和封建王朝的开头都是全新的、美好的,尽管这个朝代的结局注定都是阑尾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正义之战,少不了战前的祭祀,以及战后胜利了的封赏。周武王灭了商纣,论功奖赏地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在何处最有意义呢?周武王肯定经过了三思。
跳跃的烛光映照着他饱经风霜的脸膛,火红中出落一抹砂金色,第一思,他抛开了跟商朝没有联系的地点;第二思,他再度抛开了商纣的都城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因为那里即使没有遇到致命的抵抗,还是沾有周朝将士们的鲜血,在遇难同胞葬身的异乡土地上,奏响凯歌,自有一种于心不忍的“残忍”,就像刀子一样割着牛皮鼓的胸腔。
木星每12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1/12,因此,古人把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木星又叫岁星。现在,木星当空,预示着今后每一年的每一天,都将是无比丰赡的、祥和的。周武王把目光从木星的光环,转移到大帐前。第三思,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三思而后,就要行动了。面对军师姜子牙和周公旦的建议,周武王听不进去,他徘徊在混沌与清醒的边界,牧野之战,是一场大战,大战过后,他就要开启周朝盛世,这是一个全新的朝代!
周武王想到了商朝的开创之地,也就是建都之地:西亳。起点也是终点,对手在哪里起步,就让他在哪里永远止步!这个观念,像木星一样镌刻在他头脑中硕大的星空版图上,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止战之殇的圆满的象征。
没有比这样的论功行赏地更有意义的!利用8天时间,每天行军20公里左右,沿途还可以接受子民的膜拜,并借机加强军队补给,同时安抚殷商遗民,何乐而不为呢?这场回师,不亚于一场正义与恶毒较量后的有效展示,散沙般滑落的民心迅速向着带有磁性的周朝军队聚集起来,周武王垂手可得天下。
西亳按照预先规划好的到达了。西亳是殷商人的称谓,周武王很有可能听从有司(右史)利(人名)等官员的建议,将西亳改为“阑师”。论功行赏的一切细节,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片由周武王开创的和平圣城,就这样永远地拥有了一个崭新的芳名。从“阑师”再到“偃师”,可能是流传过程中谐音转化的结果,也可能是史官为了突出字面意义,让偃旗息鼓的“偃”字取代“阑”字的结果。总之,从“阑师”到“偃师”,历史老人因为牙齿脱落,跑风漏齿,语焉不详,等待着另一场碳14的一纸证明,或者另一部史书的重见天日。
偃师,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带着岁星赐予的收获,不停地凯旋和归来!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金(尊贵)-田横+蔡邕的义气之城》
2023.04.13偃师/
  [* b; f5 R! m2 |+ H7 f9 e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