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社区

标题: 生怕情多累美人(作者 董高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孙建邦    时间: 2024-11-16 11:44
标题: 生怕情多累美人(作者 董高生)
生怕情多累美人(作者 董高生)

) M+ m& }% Z! u, K
    郁达夫先生有一联语: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细品这两句,觉得“酒醉鞭名马”与“情多累美人”有点风马牛。郁先生之多情,是出了名的,仅从其追求美女王映霞足可见其一斑。但说情多能累美人,也有点说不过去。美人何惧情多?美人对自己所爱之人,不唯不嫌情多,而是多多益善,惟恐其不多也。郁先生的“生怕情多”,当然要“节用”,既节用,想必美人是不累的。很有点怜香惜玉,但其有点外行,真的怜香惜玉,正宜多用情耳。
    近读陈传席先生的《悔晚斋臆语》,却把达夫先生的首句记为“只因情多累美人”,这“只因”与“生怕”,意思大相径庭。“只因”是美人因情多已经累了,而“生怕”是怕用情之多,使美人感到累。这一对联嵌于郁达夫的《钓台题壁》诗中。原诗是: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放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凭我的记忆力,“生怕情多累美人”是断然不会错的。
    郁达夫真的是“生怕情多累美人”吗?作诗而已。请看郁先生的另一首诗:“左家娇女字莲仙,累我闲情赋百篇。三月富春城下路,杨花如雪雪如烟。”原注有“十三岁秋九月遇某氏于剧场,有诗,不存集中。”诗人早慧,亦早熟,13岁便有了“关雎”之思。他说的在剧场遇到的某氏,吾恐即这位字莲仙的左家娇女。想必此女别有风致,引起诗人的关注,闲情竟能赋百篇之多。这莲仙累不累呢?不知道,但诗人是很累的。诗人再有才,这百篇小诗写下来,也绝非易事。若这“百篇”并未转达到莲仙手中,又若是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一笑置之,这莲仙是肯定不累的。郁诗人也真够多情了,剧场中的一次偶遇,便能生出许多情丝,真才子风流也。
    但“美人累”,会不会呢?会的。今人曾有“爱情疲劳症”一说。恋爱之初,两情相悦,海誓山盟,要死要活,蜜月已过或数载之后,情爱必当稍减,此人情之常也。“美人累”不怕,怕的是“美人恼”。苏东坡有一首《蝶恋花》,记他曾路过一富户的花园之外,有几个女子在园内打秋千,秋千荡过短墙,如玉女飞天,一起一落,“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僧惠洪诗),苏轼伫立凝视,看得发呆,他接着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这无情恼,便是美人不高兴了。你想,几位佳人正玩在兴头上,突然发现墙外一位“长髯男士”正在目不转睛,兴致顿减,一哄而去,便声息不闻了。这苏轼虽为文豪,但形象却不敢恭维,面长多髯,且个头不高,不宜引起佳人兴致也。冯梦龙在《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说到苏氏兄妹互嘲的事。苏小妹额头突出,洛阳人称“奔颅头”。东坡嘲其妹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反唇相讥,嘲其兄面长,曰“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双方都极善夸张。此乃笑话。而苏轼的《蝶恋花》,只是一个小小的现场报道,很真实。但即使苏轼是一位“玉面郎君”,而秋千上的美人,一瞥而已,也绝不会对他投以“多情的微笑”也。
    行文至此,便当结束,但关于多情寡情,陈传席先生有一番论述,说得有些道理,附录如下,略作参考:
    今人无情者多,有情者鲜,势其必然也。陈眉公云:“多情必至寡情。”吾每读其《小窗幽记》,则必驻目于此良久,何哉?盖多情人所钟情者必多,故不专。若所钟者一,则所需钟情者亦须专一,则多情者必转而至寡情,此其一。出与入必至平衡,多情人亦需他人多情,他人情不足,则冷多情人之心,心冷必转而至寡情,此其二。情最难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夕,多情人处处用情,情尽则自寡也,此其三。纳兰性德词云:“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我言,世间唯情之一字,最难索解。至语也。
& ]; L1 R  m8 ]& R





欢迎光临 洛阳社区 (https://bbs.ly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