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社区
标题: 品读厚重的汝阳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yizhe 时间: 2024-3-15 10:12
标题: 品读厚重的汝阳历史
品读厚重的汝阳历史
汝阳县地处黄、淮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南北文化的并蓄,孕育了特有的汝阳历史文化。仰韶文化古迹遍布汝阳境内,汝阳文化遗产丰富。1957年1月,洛阳专署派考古专家程立、贾峨两同志,从洛阳到汝阳,开展汝河沿岸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普查。程立、贾峨两同志沿汝河两岸工作了三十八天,发现了上店南寨岭、古严蛮城岭、城东古城寨等多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自此,汝阳县组织三次文物普查,发现文物点800多处,其中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就有20多处。仰韶文化时期是古史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也是汝阳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在汝阳县流传的炎黄会盟、杜康造酒、大禹治水、商汤祈雨等事件,正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前后。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聚落在淮河流域的汝河两岸和黄河流域的杜康河、刘伶河两岸出现了大繁荣。
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笔者近年来,对汝阳县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开展走访考古调查,其中汝河流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分布区。在汝河两岸和支流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4处。黄河流域的杜康河、永定河、刘伶河、柳沟河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汝阳境内新石器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属汝河流域和杜康河流域。这些遗址按照时代可划分为仰韶文化初期的聚落,仰韶早期聚落,仰韶中期聚落,仰韶晚期聚落,龙山文化聚落。纵观汝阳文明历史形成过程与早期发展脉络,属于中华文明重要的根脉文化的组成部分。
汝阳的遗址聚落,大都在两河的交汇处和河湾处的黄土台地上。汝阳早期人类生活在河流附近的原因主要包括:河流提供了丰富且稳定的水源,满足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河流沿岸的土壤通常较为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家禽的养殖。河流作为水路交通的大动脉,为早期人类带来了外部资源交流和贸易的便利。河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周围地区的气候,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靠河流的水、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为,汝河为早期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诸多便利条件。所以,人类通常选择在河流附近居住和繁衍。
从汝阳众多的遗址上发现的遗物有石刀、石斧、石锄、石镰、石球等石器。有彩陶片、钵、尖顶瓶、碗、高领罐等遗物残片,泥质红陶最多,夹砂粗红陶、夹砂粗灰陶次之。器形有鉢、小口大腹尖底罐、陶罐、夹砂粗陶质的鼎足和圆底鼎的残片。发现有灰坑、墓葬。还有兽骨、兽牙、螺壳、鹿角、骨化石等遗物。
汝阳的仰韶文化史料十分丰富,可以说古严庄遗址发现的薄而黑亮的黑陶片,就是标准的蛋壳陶。其特点是器形精美,表面光洁,带有一定的几何纹饰,整体呈黑色。由于经过了打磨,黑陶表面漆黑光亮,十分美观。薄胎黑陶的器 壁厚度仅为1毫米左右,故人们称其为“蛋壳陶”。黑陶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主要陶器类型。是龙山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最典型的器物。古严庄遗址发现的龙山黑陶,堪称世界级文化瑰宝。
古城寨遗址发现的泥质红陶片,夹砂粗红陶片、鼎足、夹砂粗灰陶片,推测器形有钵、小口大腹尖底罐、陶罐、夹砂粗陶质的鼎足和圆底鼎。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器物中,似乎没有哪种器物能像鼎一样,能沿用时间自古至今,被赋予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含义。鼎的原始功用是炊煮食物,进入国家礼制社会后,鼎成为贵族专用的礼仪重器,进而演化成权力和国家的象征。古城寨遗址陶制钵形鼎、圆底鼎,其时代约为公元前五六千年,这为探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确凿的地层依据,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杜康遗址发现有罐、瓮、盂、碗、杯、小口大腹尖底罐等酒器图片。特别是小口大腹尖底罐,有学者认为是水器,也有学者认为是酿酒发酵容器。若是酿酒发酵容器,那就说明,早在四千至六千年前,杜康河畔已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汝阳的原始先民依托着丰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农产品,已经展开了酿酒的活动。这与先秦时《世本通释》记载:“杜康,黄帝宰人知康也,主粮食饮膳而能造酒,其后食于杜,故称杜知康,略为杜康,其胤皆主酒事,酒甘旨,故曰杜康旨浓,尧能千钟。”相吻合。
汝阳仰韶文化彩陶见于圣王台遗址,从遗址文化层中发现的彩陶片上绘制着一些图案,传达着重要历史信息。彩陶的颜色有红、黄、白、黑、褐等,其中红色尤具代表性,是当时人们有意识地最早使用的颜色之一,这是充满激情的一种色彩,代表着生命、活力,也是一种精神。汝阳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制陶技术已相当成熟,所以陶器出现彩陶。从圣王台遗址发现的彩陶片来看,汝阳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在制作工艺、装饰图案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窥一斑而知全豹”,列举的汝阳这些仰韶文化遗址,无疑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汝阳这片土地,每一寸土地都遍布历史遗迹。汝阳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
-
mmexport1710155792430.jpg
(85.75 KB, 下载次数: 335)
作者: yizhe 时间: 2024-3-15 10:59
中华文明探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作者: 石在 时间: 2024-3-16 10:13
关注。。
欢迎光临 洛阳社区 (https://bbs.lyd.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