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社区
标题:
《母亲的剪刀》
[打印本页]
作者:
13027637990
时间:
2022-1-22 05:37
标题:
《母亲的剪刀》
《母亲的剪刀》
; c; }7 Z; A/ l) w/ X) c+ P
1 J/ _6 r$ E; o& b$ a/ G7 i
跨入农历腊月,我看到家里放着的剪刀,内心总割舍不断对母亲的思念。
! A# Y4 U* G6 g S% q
之因为迭进腊月直到年关,母亲手握剪刀,坐在煤油灯下,整夜不息灯,扯住粗布料,没明没夜地剪呀、裁呀、做呀……
' r5 F u+ G' a9 B
小时侯,我看到母亲裁衣的身影,就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
3 n# S6 {; J* s0 L( m1 d! O
曾记得我七、八岁时,母亲把我们兄弟姊妹的旧衣服,由大改小,由宽改窄,由长改短,直至我们兄妹们都穿上得体合身才算如愿。
3 `6 K9 _: ^# x; E4 a& \! i* |
我每每夜半醒来,母亲不是坐在纺花车前纺棉花,就是坐在衣筐旁边缝制衣衫,弟弟妹妹谁若醒来,母亲就会走到床铺前,给妹妹掖掖被子,再给弟弟盖好衣服,拍拍我的身子,嘴里还哄我们说:“乖乖,都好好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去呢!
, q7 h6 e$ R; B! r# j7 y
每到春节,母亲常用的那把剪刀,右手握着的剪刀手柄,久而久之手柄磨得明光光的,我就不由的想起母亲那辛劳,那剪刀就是母亲化身的像征。
J. D0 i5 V, ?0 }# J+ r* U
母亲还有一双剪窗花手艺,每逢春节,什么“喜从天降″“五福临门″“春暖花开″和“人勤春早″等等,有着诗情画意和时代特色,并富有崭新创意的红色窗花,在母亲的剪刀下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老人家的剪纸照片,还刊登在《大河报》报端,以《农家艺人》的题标被刊出。 母亲不光是料理家务的行家里手,她时常还肯乐于助人,把邻里家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去做。母亲常对我们兄妹们讲:“邻居之间要以邻为善,要做到相互团结,如遇到困难,还要伸出援手相互帮助,假若自家遇上什么难处,人家自然会拉咱一把。
- k9 K, R, n( `6 {& F
一次街上李姓家庭一老人病故了,母亲连夜为病故者赶制送老衣裳,当送老衣裳做好了,又与其家里人给已故者穿好衣服,回到家里已到凌晨时分。
6 F4 O W4 I7 I4 q. V: u" K
还记得,村里一张氏女儿出嫁婚期即将来临,家里放着一块时尚的布料让出嫁女看中,其父母只好“请″我母亲给其赶制。可老丢下手中活儿,拿起剪刀就去给出嫁女赶制嫁妆,然而嫁妆做好了,可在回家的路上,双腿拌住了石头,头上碰了大血包。出嫁女父母知道后前来看望,母亲开囗就说,“这与你家里人无关,打发女儿出嫁要紧,忙你们去吧″!给人家支走了。 这些都是母亲历来的风格和为人,母亲的剪刀写就了她老人家一生的风范,我们兄妹们因母亲而自豪。(王书敏)文电话:13027637990
3 F+ x2 C/ M" ]: H$ O+ F3 w
B0 s1 R+ h9 r
欢迎光临 洛阳社区 (https://bbs.ly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