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洛浦秋风 2 C* G/ @ @; ]
石南 % j+ q1 q0 p u- Y
* v8 Q9 G: b; j, i! o X
大美洛阳又是一年春来早,在整洁清新的洛浦公园那曲廊林间,或锻炼或徜徉,真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洛浦秋风是洛阳的八大景之一,它不仅是千古帝都洛阳的一张名片,更是一个有文化底蕴和故事的地方。7 o6 @9 J! t; h; c& ~+ A! j a8 ~
: u2 C0 k p' v) p) T “洛浦秋风”这一景观的命名,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诗中这样写道:“洛浦秋风启,龙门夜月明。”从此,洛浦秋风便成为洛阳的代表性景观,被历代的文人墨客和百姓后人传颂不衰。
, I( o% V" T) P5 R
" @0 I2 K' K# U" h! c1 j! b 在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相传伏羲的女儿宓妃非常美丽,有一天在渡洛河时不慎落水,死后化为洛水之神。
h3 d9 ~ t$ E: I( y# j* O5 r3 X
# F# H& j, ^0 }* y 魏晋时,曹植有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并以此为题写下《洛神赋》,其中对神女描写道:“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虚构了自己与神女的邂逅与彼此的思恋之情,洛神形象的美艳绝伦,人神之恋的缥缈迷离。由于人神殊道而不能结合,抒发了无限的悲凄和惆怅。
' U- O6 Q- e, y( {& ?
& j8 r8 E9 F, X! o) e& s 洛浦秋风自隋唐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历朝历代的治理使之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帆樯林立。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东都漫士《洛阳赋》中赞道:“龙门山色可赞,洛浦秋风堪评。”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千余年来洛宾景色更使无数人流连忘返。+ b6 ~+ D( y- Q2 S: N
) |" }# n6 U p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 D8 _- N- Q. J! T2 P
) \, Q/ G; l7 F
明代诗人翟廷蕙的《洛浦秋风》:“沙头日暮送新凉,败柳枯荷两岸黄。独倚绿杨惆怅久,洛神不见水茫茫。” B7 g" s( ?7 Q) w: k( U; A
6 O; J5 k+ J( W6 S: I; x 清代洛阳知县龚崧林的《洛浦秋风》:“碧云日暮迥生愁,立马西风古渡头。何似闲游无一事,白家高吟洛阳秋。”$ @% J6 _! W. h0 U2 @$ a
2 G* B$ N+ b5 W 洛河及洛浦秋风在诗人的眼里和心中意境是如此的壮美。在远古时洛河两岸的景象更加原生态,林木草滩也更加茂盛,在洛阳生活的人都知道,洛阳春短夏长。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对秋爽的感觉更加珍爱,更加有感情。每当金风乍起,秋阳高照的时节,闲暇的人们或登高远眺或河边徜徉,看着逐渐变黄的柳枝荷塘抒怀一下各自的胸臆。所以才有了“自古洛阳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可见在远古的隋唐时期这里就是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2 b/ [9 Y& S. e: @3 f+ o
4 x: ^/ [9 I+ X+ |, h# Z) u 如今的洛浦两岸经过多年的修建,北岸景区有16公里,南岸景区有12公里,总面积已有三万多平方米,供人们休闲、锻炼。两岸的主要景点有:魏王堤、波月堤、窈娘堤、斗亭等著名景点。河道经整治、疏浚,由五道橡胶拦河坝形成梯级水面,水面宽度达700多米。岸边是碧草林荫映清波,河上是彩虹飞架伴车流。西苑桥、凌波桥、洛阳桥犹如臂弯将洛河两岸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8 h+ k! l+ n+ @* l; B0 A! o: w7 P
每当夕阳西下,人们漫步洛浦林荫,沉醉爽风轻袭,感叹国泰盛世的时候,静谧的洛河依旧在缓缓流淌,它在告诉享受洛浦秋风的人们:“柳绿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燕不成啼。”
E7 ^) C5 P+ N% v7 X" l
" a5 P0 Q7 \) M) t 洛浦秋风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上苍赐福于大美洛阳的一张独特的魅力名片,它那美丽动人的故事将随着洛浦秋凤飘向天际…… |
|